

作者简介:
峰行天下 ,本名:谢立峰,四川省达州市人,现客居新疆喀什市,为人坦荡、感情真挚,对生活有感悟时笔尖随时流露的文字诗情画意、诗意盎然,诗文自然随性、文釆斐然,勤笔耕、善沉吟,自诩风趣而不失幽默,高雅而不失内敛,清新而不失精致,是为亦诗亦文亦友,张驰有度、虚怀若谷。

陪伴
作者|峰行天下(四川)
朗诵|薇薇(香港)
(一)
昨天去我哥哥家,给我八十岁的老父亲洗头洗澡,顺便把他老人家的衣裤洗了晒好,陪着老父亲说着话,说着老家的人和事,说着老家的变化,我一边说着话一边对老父亲的头部、手、脚进行轻微的搓揉、按摩,望窗外的天空一尘不染地蔚蓝,一阵微风吹来,我的心变得像洁白的羽毛一样的柔软,老父亲的目光依旧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祥,我在陪伴老父亲中感到前所未有的愉悦和舒畅,老父亲笑呵呵的,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和自豪。
陪伴是最深情的温暖,陪伴是最大的幸福,陪伴是最快乐的圆满,人到中年尤其当四五十岁时,能陪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妻有儿女相伴,还时常能和兄弟姊妹们团聚,是最幸福不过了。原来亲情是需要陪伴的,俗语说得好:爸爸妈妈陪我们小,我们陪爸爸妈妈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80后以前的人群都是无比幸运的,尽管那时候生活条件困苦、物质匮乏、经济状况差,生活水平相当低,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但不管日子是多么的艰难不堪,按我老家的话来说都是把老人、大娃细崽拖住,住在一屋的,可以说父母陪伴了我们苦难而又简单喜悦的童年,陪伴了我们青涩而又迷惘激荡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们很乖巧很柔顺很听话,我们说话做事都特别小心,生怕一不注意就说错话做错事,惹爸爸妈妈不高兴、生气、发脾气,害怕爸爸妈妈不要我们,只要爸爸妈妈发脾气,我们都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不敢吱声,家里有六七个、七八个孩子的家庭,白天大人们忙农活,到了晚上才点人头数个数,有感冒之类的小毛病都不吭声一直硬扛着 ,生怕给爸爸妈妈添麻烦,直到病情严重了才被爸爸妈妈发现送去医院,爸爸妈妈心疼极了,互相指责对方的粗心大意,很着急地说:幺儿你病了昨不早说嘛。其实爸爸妈妈最疼爱我们,对他们来说再多的孩子也不嫌多,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一个孩子也是养,十个孩子也是养;一个牛儿是放,十个牛儿也是放。爸爸妈妈为我们遮风挡雨,爸爸妈妈陪伴着我们战胜生活的苦难,爸爸妈妈陪着我们成长,爸爸妈妈陪着我们长大,爸爸妈妈将稍微好吃的都留给我们,自己却吃糠咽菜。我们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都被爸爸妈妈记挂在心上,只要我们一生病,不知道爸爸妈妈会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爸爸妈妈对我们严加管教,教育我们要有礼貌,教我们为人处世,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我们才少走了多少人生弯路,爸爸妈妈的陪伴成了我们的精神支柱。而80后的人群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尤其是农村,为了生计,为了改变生活现状,为了让日子好过点,无数农村人离开老人离开小孩,离开土地离开故乡,背井离乡、四处漂泊不定,许多小孩都是在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长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有的小孩一年一度爸爸妈妈仅陪伴着他们过春节,只有短短的那几天,当爸爸妈妈又要远行时,你会在村口听到孩子们呼天抢地、声嘶力竭般的哭喊,你会在村口看到孩子撕扯着爸爸妈妈的衣袖,抱着爸爸妈妈的腿不愿放开,有的小孩几年都难见爸爸妈妈的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缺乏爸爸妈妈的陪伴,从高一点的层次来说他们缺乏爸爸妈妈言传身教的关爱,一旦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病倒了,那他们的生活就更加困难,尤其是在那个通讯条件、交通条件极为不发达的年代,可以说他们幼小的心灵承担了多么重的负担,当然现在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可以通过手机、QQ、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随时随地通电话、语音聊天、视频聊天,家中有事可以乘飞机、高铁、开私家车及时回家,尽管这样,我觉得还是无法弥补许多遗憾,还是会心生内疚,当孩子需要陪伴时,父母却不在眼前,当年老体弱的父母需要陪伴时,儿女却不在身边。我们也许会说实在没办法,我们也许很无奈,我们也想陪伴父母陪伴孩子,可条件不允许,现实不答应。是到了我们静下心来扪心自问的时候了,我们有条件了又有多少人能真心陪伴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是不是又会有新的托辞和借口呢?我每次回老家都有一股说不出的酸楚和难过,老人们要么独自带着孙子,要么带着外孙,真可谓是家家都有托儿所,户户都办幼儿园,欢闹嬉笑满庭院。看着老人们体力不济、勉为其难,看着孩子们缺失了来自父母的精神食粮,我心里隐隐作痛,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二)
我站在故乡的土地上,马鞍山还是那么矫健,我的脚步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我头脑里一团乱麻,一直冥思苦想着陪伴,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半点头绪,只见一只燕子嘴里衔着能吃的东西从我眼前飞去,飞向屋檐下的燕窝,燕子喂着窝里的雏燕,燕窝里大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原来陪伴就是那么实在,鸟类尚且能如此,何况人乎?细细一想而今陪伴并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样单纯,陪伴很珍贵,而如今陪伴并不像过去那样自然那样水到渠成,陪伴居然成了奢望,陪伴有时会遥不可及,陪伴有时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陪伴需要考量,需要计成本,需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陪伴需要长途跋涉,需要三番五次折腾,陪伴有时会透支体力,有时会让人精疲力尽,最重要的是陪伴需要耐性,人在利益面前一般来说就显得物质一些现实一些,当然也有超凡脱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存在,但大多数人在利益和陪伴之间难以取舍、难以选择,很多人拜倒在利益的石榴裙下,成为利益的忠实信徒,成为利益的疯狂追求者,在利益的指挥棒下东奔西突、南征北战,他们已经远离了生活的本真、人性的初善、亲情的羁绊,陪伴在他们眼里变得若有若无、若隐若现,陪伴在他们头脑里变成了很模糊的概念,陪伴在他们意识中变成了九牛一毛根本不值得一提,甚至随着观念的不断淡化,最终沦为冷漠、麻木不仁,你想想这是多么的可叹!可悲!可怕!这也许就是时代的发展留给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值得深思,特别受人关注,可一时半会儿又无法真正解决,无法平衡的问题吧!但愿陪伴能及早还原到她原来应有的样子,但愿陪伴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优越的物质条件,而且还有更沁人心脾的文化底蕴、历史传承、血脉相连、携手并肩、守望相助、互敬互爱,但愿陪伴满人间、欢声笑语度流年!
人是喜欢群居的,在生活中有无数的陪伴者,小时候一块长大一块玩耍的伙伴,那时候我们一起捉迷藏、跳房子、玩弹dàn珠、滚铁环、拉国、跳绳、丢沙包、踢毽子、叠纸飞机、打陀螺,那时我们一起放牛、割草、拣柴、吃桑泡、捧地桂根、偷摘水果,摸泥鳅、掰螃蟹、捉黄鳝等,我们在相互陪伴中找到了乐趣和快乐;我们在相互陪伴中尽管吃得孬穿得差生活得不好,但我们养成了能吃苦耐劳能忍辱负重的禀性;我们在相互陪伴中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彼此温暖,尽管我们长大之后天各一方,很多年没见过面,但这些伙伴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一部分,都在我们记忆长廊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每每想起我们都是至亲至爱的亲人,我们就激动不已,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渴望和你们相拥,很想和你们相聚,让我们的陪伴延续下去。

(三)
一上学,无论是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陪伴我们时间最多的就是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那时的我们真的非常不容易,有的同学连小学都没毕业,甚至有的同学只读到二、三年级之后就没再读书,尤其是女孩,在农村那时重男轻女的观念很重,那时大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女孩读那么多书做啥子嘛,长大了反正是别人的人,正是这种愚昧的想法狭隘的观念阻断了无数女孩求学梦,那时小升初也是非常残酷的,只有通过考试考上初中的才能读初中,许多人又被拒之门外,更不用说上高中、读大学,那时候的我们都十分珍惜在校园一起读书的时光,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就读不成书了,就要告别校园步入社会,好多女生就早早地结婚成家了,可我们同学之间的陪伴是真实的,只要在校园一天,我们就在一起上课、写作业,一起上早晚自习,一起跑步、做课间操,有时还会恶作剧、搞怪,有时还会吵架,甚至是拳脚相向上演全武行,一起哭闹,一起欢笑,给女生递纸条,见到漂亮的女生脸红心跳,在课桌上划下三八线,一起心事重重,一起忐忑不安,一起长吁短叹,一起信誓旦旦,一起去河边看那远行的船帆,一起去电影院,一起数着天上的星星,一起看天上的月亮,那些陪伴我们一起长大,一起成长的同学已成为了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时过境迁,随着岁月的地不断更替,我们年龄在不断地增加,还有多少人能说出小学同班同学的姓名,还有多少人能记住上初中同班同学的姓名,我自以为是地认为能说出二十个小学同学的姓名,能记住三十个以上初中同班同学的姓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在那个信息极其闭塞的年代,许多同学离开校园就失去了联系,几十年的时间杳无音信,我们真的得好好感谢这个时代的发展,真的得好好感谢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我们通过QQ、微信以及其它时兴的通讯才取得了联系,才互通有无,才互通互联,才知道彼此的存在,才让我们在同一片星空下再继续陪伴成为可能变成现实,至少我们不时地语音通话陪伴、视频聊天陪伴,至少我们彼此的心永相连,我有时很固执地认为小学同学无法联系,初中同学偶尔联系,高中同学经常联系,大学同学很少联系,当然这里指关系特别好的同学除外,不管怎样,我们还能相见,还能彼此陪伴,那我们应该万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份,是缘份把我们集结在一起同窗共读,是缘份让我们相互陪伴,是缘份又让我们再续前缘,让我们的陪伴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姊妹,情深义重、至尚至善,让我们的陪伴像阳光一样灿烂!

(四)
陪伴对我们来说无处不在,山水陪伴着我们,空气陪伴着我们,月光和星辉陪伴着我们,花草树木陪伴着我们,风雨雷电陪伴着我们,炎热和寒冷陪伴着我们,喜怒哀乐陪伴着我们,荣辱和兴衰陪伴着我们,可我在这里要郑重地说的是,陪伴我们最可爱的人那便是让我们终生受益的老师,可以说老师对我们的陪伴是无法用语言来准确表达的,可以说老师对我们的陪伴真的是恩重如山,老师在用他们的精力、心血、青春陪伴我们,并让我们茁壮成长,教我们学知识,学文化,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我们明辨是非,给我们努力学习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指引我们找寻人生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从一个音一个音,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教起,教我们拼音,教我们发音,教我们说话写文章,教我们数理化,教我们天文地理,教我们历史生物,教我们音乐画画,教我们阅读,教我们思考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教我们专业知识,对我们谆谆教诲,和我们促膝长谈,和我们交心,和我们沟通交流,当我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老师总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帮助我们想办法解决;当我们经受苦难和挫折时,老师开导我们安慰我们,提振我们的精神和士气,让我们迈过一个又一个坎;当我们遭遇不公时,老师总为我们打抱不平;老师看着我们哭闹,老师陪我们止住哀伤,老师陪我们欢笑,老师陪我们歌唱,老师陪我们默默无语,老师陪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陪我们走向远方。可我们呢?又有多少人能记起老师的样貌,又有多少人能想起老师的慈爱和温和的微笑,又有多少人向老师登门求教,又有多少人抽出时间看望老师陪伴老师,就像当年老师陪伴我们一样,我想大多数人都很少和老师联系了,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许是我们想联系而不知怎样联系,或许是我们的境况和际遇各不相同,羞于启齿和老师联系,或许多年之后和老师联系不知道说什么,或许多年之后和老师联系显得有点唐突,有点惊恐不安。不管怎样我们那浓浓的师生情谊是割舍不掉的,我们想念老师的良知没有泯灭,我们内心深处对老师的那份牵挂是长期存在的,这也许是我们对老师最好的陪伴吧!那种心灵之约的陪伴,我想只要我们心在,陪伴就一直在。

(五)
陪伴我们最亲密的人是爱人了,同床共枕、相濡以沫、风雨同舟、携手前行、五味杂陈、朝夕相伴。我们在一起生活,我们在一起打拚,我们在一起买房购物,我们在一起为柴米油盐醋打转,我们在一起孝敬老人,我们在一起生儿育女,我们在一起同风雨、共磨难,我们在一起同欢乐、生闷气,发脾气,我们在一起洗衣、买菜、做饭等等。也许我们的爱人并不是我们的心仪之人,也许我们的爱人并不是我们心中的男神或女神,也许我们的爱人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美好,也许我们的爱人并不是我们一见钟情,爱得刻骨铭心,爱得死去活来的那个人,也许我们的爱人并不是缘定三生的那个人,也许我们的爱人不是我们的初恋,也许我们的爱人很现实,也许我们的爱人我们根本就不爱,可命运就是那么神奇,我们却偏偏在一起,我们在一起本身就是传奇,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性,性格差异,不同的为人处世方法,甚至是不同的教养,不同的人生态度都无法阻止我们陪伴在一起,这种陪伴最先是激烈的碰撞,不仅是身体上的、生活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思想观念,都要改造对方,都想让对方改变,都想把对方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可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谈何容易?我们在不断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彼此折磨着,彼此争吵着,彼此冷战着,在矛盾激化不可调和时甚至有时升级打闹着,我们在不知不觉地融入对方的生活,我们悄无声息地被对方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真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甚至是迷失了自我,我们在这种陪伴中重新锻造了自己,为了生活,为了将这种陪伴继续下去,只好妥协,包容对方的缺点和过失,接受对方的一切,这种陪伴的时间越长,对彼此的苛责就会越来越少,对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就会越来越多,对彼此的心态就会越来越平和,对彼此的态度就会越来越温柔,这种陪伴变得越来越默契,越来越适应,越来越有情调,越来越有味道,越来越敞亮,越来越浓郁。说实在的牵手一生、相依相伴、不离不弃真的是很不容易,正是因为不容易才彼此倍加珍惜,当然也有不珍惜的,让陪伴就此中断,告别已有的陪伴去追求新的陪伴,也有选择独善其身的,不管我们是处于怎样的生活状态,不管我们选择何种方式陪伴,我们都不要抱怨,都要善待,都要心甘情愿,让我们的陪伴多一些温暖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欢笑少一点苦痛,多一些关怀少一点伤害,让我们的陪伴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紧密相连、坦诚相见,让我们的陪伴情深意厚、功德圆满!

(六)
陪伴我们的当然还有朋友,常言说得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这足以见得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朋友的陪伴,才使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陪伴我们的朋友有男性朋友、女性朋友,陪伴我们的朋友有按当今时髦的叫法男闺蜜、女闺蜜,陪伴我们的朋友有高山流水般的知已,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红颜知已,有情同手足般的兄弟,有吃喝全部到场、遇事隐身避之不及的酒肉朋友,还有当面仁义道德、甜言蜜语,背后给你挖坑使坏、捅你一刀让你陷入万劫不复的所谓朋友,陪伴我们的朋友有的直爽仗义,有的豪气干云,有的心思缜密,有的风情万种,有的柔情似水,有的热情周到,有的工于心计,有的老谋深算,有的坦率真诚,有的思想狭隘,有的大大咧咧,有的斤斤计较,有的八面玲珑,有的口蜜腹剑,有的内向木讷,有的风趣幽默,写到这里,听着窗外嘀嗒嘀嗒的雨声,一阵阵凉风挟带着雨丝向我迎面扑来,在这炎热的夏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清凉,难道这不正如朋友的陪伴吗?需要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来,给我们抚慰,给我们呵护,给我们支持,给我们帮助,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勇气,给我们信心,给我们友爱,给我们美好让我们走出黑暗,甚至给我们伤害让我们吃一堑长一智。我们真的太需要朋友的陪伴了,因为有了朋友的陪伴我们不再孤单,不再孤立无援。我们真的感激朋友的陪伴,不管我们之间的陪伴是永恒还是短暂,是欢乐还是伤感,是开心还是烦恼,我们的陪伴是那么生动具体、活灵活现,我们的陪伴是那么细致入微、与人为善,我们的陪伴是那么牵肠挂肚、流年依恋,衷心希望我们朋友之间的陪伴直到永远。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本期配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