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文忠,1985年应征入伍,从士兵至营长,后当警察,大约1989年以来就笔耕不缀,在《闽东报》、《福建法制报》、《福建日报》、《武警报》、《中国改革报》、《长安》、中新社、新华社等报刊媒体发表各类作品100多篇幅。近年来以写散文为主,风格独特,发人深思,具有启示意义,故命名为“哲理性”散文,此后将以写武侠言情小说、歌词为发展方向。现为宁德市蕉城区作家协会会员、福建公安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公安作家协会会员、海上仙都文学社入驻成员。

◎ 游黄柏忆游朴
(一)
周末的一天早上,那天昨晚经受了大雨的洗礼,我们来到了柘荣黄柏,第一感觉就是两个字“清新”,清在于空气,新还在于空气,空气的清新。这里的气候宜人,千年前的游家人因此仰慕而来,定居落户。“冬天虽严寒却能赏雪,夏季虽酷暑竟可乘凉”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令人陶醉,使人流连忘返。

黄柏村是否因黄柏树而得名,我不能获悉,据说也无法考证,但黄柏乡政府的一棵黄柏树却引发我的关注。黄柏树系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属稀有中药树种,有清热燥湿、泄火除蒸的功效。传说,三国张飞酷爱黄柏树 ,就种下黄柏树,又称“张飞柏”。步入上黄柏村,它座落在蝴蝶山下,又叫“柏峰”。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两棵大大的红豆杉,它们分立在村口的两边,就如同两位士兵挺立着护卫村民的安康,千年来兢兢业业,从不懈怠。
(二)
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众多景点之后,我们踩着由石板材与石头镶嵌而成的蜿蜒曲折的小道,来到了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树林,一路鸟语花香,林中有数不清的树种,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灿明霞彩,有风吹过,传来了沁人心鼻的香味。

深入沟壑之中,忽觉眼前一亮,一种拔云见雾的既视感,只见一汪浅水从天而降,时断时连,虽没有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那么壮观,但我也还“疑似世外有桃源”的奇妙,风一吹波光粼粼,花香四溢,恰如天上人间。
(三)
看了自然景观,很自然回到这里的建筑群。始建于唐代的兴福寺,位于上黄柏村西南约400米的山峰上,以“古寺晨钟”而闻名,踏入寺院,瞬间将千年的历史和现代社会牢牢栓在一起。

寺院的大门高达数米,从骨子里透出当年的威严和高高在上。在这院子四周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刻满了浮雕,甚至在左右两边的石柱上也是雕龙画凤,充满了一个个奇幻的色彩。远处望去,秀丽景色在白雾之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
我也有些惊愕,在这深处,历经千年岁月的沧桑,居然还能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此精美的古建筑。
(四)
到了黄柏,就必须提到黄柏的历史名人游朴。游朴是土生土长在此处的黄柏人,他是明代爱民清官,官至湖广布政司,专门主管打黑恶反腐败,倡导“以民为本”,与宋代理学家、儒家代表人物朱熹的观点“国家要以民为本”同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游朴三、五岁能识字500多个,六岁能背诵《四书五经》,九岁就会写文章,十三岁会吟诗作赋,说他是天才理所当然,一点也不为过,但我注意到他的成就离不开当年黄柏浓厚的学习氛围,游家族人注重新办私塾,为后代人游朴起到了熏陶培养的作用,我感悟到另一点就是环境造就了游朴。当然也离不开游朴的勤学,游朴曾远赴福鼎桐山就读私塾,还躲在下黄柏的山洞里刻苦念书,按现代人的说法:“这种人不成功才怪”。

从上黄柏到下黄柏,从延寿宫到寒泉冽井 ,再到摩崖石刻、竹里奇石,还有亭台楼榭,流水人家、鸟语花香,看不完的风景,数不尽的花草树木,更有道不完的游朴传奇故事,这一切切都组合成黄柏文化底蕴,按咱老百姓的语言就是“有文化”。
(五)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爱民模范游朴更是勾起人们对他的怀念和记忆。
“人过留名”,虽然现在游朴离我们很遥远,但后人却永远记住他丰功伟绩。我想,为人民服务的人不管地位显赫还是平平凡凡,只要他们无私为人民就会流芳百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游朴就是这种人。

虽然因种种因素,历史有时候如同“镜里看花”和“盲人摸象”,导致历史被歪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瑕疵,让野史与正史相互交织、相互依存,但事实只有一个,真理只能是一条,历史最终是人民书写的,人民一定会还原于历史真相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对国家、民族和人民作出贡献的人,他们会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六)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这是客观实在的,所以人总会犯错误的,因为人是思维动物,受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在想与做事情难免有偏颇,有时还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所以我们回忆历史人物也要做到客观评价。比如,游朴的系列故事中提到:游朴家穷,只有躲在角落里,盐汤下饭。他怕被那些富家子弟讥笑凌辱,背地里用木头雕了个鸡腿样子,沾着酱油吮吸着木头下饭朴做个假鸡腿。刚好师傅家的鸡被偷,师母疑是游朴而为,还好师傅信任,免了一灾。有人还因此评价游朴贪图虚荣,但我认为凡事都要客观评价,要全盘看待一个人。

人的一生都会坎坷曲折的,游朴也不例外。从“木鸡腿”之事后,游朴发奋图强,最终修成正果,从中我感悟到“要想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先要去改变自己的现状”。
(七)
“春日寻芳黄柏村,风光流水共徘徊;天际景色时时变,林中草木总是新”。风吹来,水流去,风水宝地靠的是风与水的灵动。黄柏不愧是风水宝地,我的思绪也随着飘动,只是动而不定,难于捕捉。突然想到与游朴同时代的戏曲家汤显祖对游朴也是赞赏有加,所以每个人只要做回自己就行了,不是有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历史和人民自会给你客观公正的评价的。
黄柏的景点以自然人文为特点,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既有古典气息,又有现代韵味;既有乡土风味,又有都市情怀;既有历史文化,又有改革成果。

说到黄柏还要提到这里还是老一辈革命者叶飞、曾志等人战斗过的地方,带有红色的色彩。 我还注意到民房墙上的一条标语“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虽然时间已久远,但还是依稀可辨。我也想用一句话结束本文,那就是“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