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君,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创作。诗,散文,小说均在《文学报》《上海文学》《北京文学》《劳动报》《都江堰》《新民晚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北京文联出版社出版《行囊》诗集。2008年获上海市五一文化散文金奖。2008年获北京文学散文三等奖。2017年长篇小说《弄堂深处有人家》由丹飞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改偏电视剧的合同,2016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诗集《魔都咖啡》。2017年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无法刹车》长篇小说。2020年12月获得苏州河公共艺术奖并将诗句镌刻于苏州河公共空间。2021年8月一首观舞剧《永不消失电波》的诗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推送。
今夜,来一杯月光
陈佩君
夜上海的美名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夜色充满期待和遐想。走,今夜我们到九江路成隆行蟹王府坐一会儿。
古雅的餐厅里的灯光也是暖色调的。因东道主的诚情邀请,使暖色光营造出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今夜,来一杯月光,揉和于金盏蟹粉,酿制一首下酒的诗。
雨后的夜晚,想着时间渐进中秋。是否要沏一壶民国烟火,半生缘里一杯茶?可口的柠檬茶藏住徐徐的微风,你我已轻轻捧起靠向唇边,呷一口,融入月光的心里。
琵琶、古筝、二胡、丝竹,悠悠扬扬,仿佛已飘向魔都的夜空。夜色中斑驳砖墙似乎给我腾出了空间,摆个造型,不由自主想起那位穿着旗袍的女子走过。
而你偏偏补充还有一位西装革履的绅士经过。爵士乐逐渐升起,成为这缕凉风的配角。一盅蟹黄花胶黄鱼羹,放几滴米醋,再放几许胡椒,心甘情愿在小匙的陪伴下,口口入胃,美馔成就一番心情。此时此刻,还能细问谁是配角吗?
曾经的中国华尔街,风采依旧。正当八仙桌边切切私语,又送上一份活拆蟹黄小笼包和一道浮刻龙泉摆盘的蟹柳芦笋。鲜美已敌过所有,谁能否认低调精致可以两相宜呢?
都说九江路是上海最适合步行的一条路,历史建筑保存最完整的一条街?还是掩藏繁华故事等你来寻觅?与人潮拥挤南京东路一条仅马路相隔,我如何寻觅?来,今夜,让我们干尽这杯月光吧。
【今音点评】
《今夜,来一杯月光》是以冷静、以暖色、以沉思开篇。途中以随性、随意而侃侃而谈,谈上海的传承,谈记忆中的含金量,品大都市文化的根深蒂固。比如,第一段的冷静、第二段的温暖、第三段沉思的引子是“雨后的夜晚”。第四段的传承形式是以民间尚存的乐器切入,其中突出一个不起眼的专注,是“旗袍的女子”。这其中有个必然联系是受传承影响的散文人物,具有内在的文化底蕴在外部条件刺激下的自然散发所致。当其他人可能跟旗袍以外的事物发生关联,而在这篇散文中,专门指向的是“旗袍”。旗袍是一种文化。第五、六段也特定描写了“还有一个西装革履的绅士经过”。散文写人物动作的视角,一旦具有小说意识,这时候的散文语言和结构则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不会写小说的人是无法发现的。纵观六段,共性是以质感取胜,比如每个自然段内都有细节描写,如果要具体分解的话,恐怕这篇评论的文字要超出这篇文章的数倍。“一杯月光”是一则良方,它能够使人物的情绪安定下来,人安定了,身上的戾气不会浓烈。同时也不会殃及他人。这是文章的价值观体现。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王荣根,中华知青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曾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赛二等奖,全国知青文学奖赛长篇小说一等奖。出版长篇小说15部,评论25部,中短篇小说、诗选各1部,合集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