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焦将学校的情缘
作者║刘亚谏
2021-09-10教师节
2018年春,我在终南山下的家乡作画。有一天早上,去我上小学和当过老师的焦将学校转转。
几十年前,我在校时,全校有800多学生,现在锐减到83名学生。 学校和过去相比,已面目全非,以前的古柏树、大柳树、檀树都无踪迹。
我用手机拍几张做为留念,一门卫来问我“干啥?“我说“看一看。"他说“学校不许生人进来。"我说“我也是这村的人。"门卫又问“你是这村的,认识刘亚建不?"我说“我就是"。他说“你胡说?刘亚建是我们校长,咋能是你?”我觉的好笑“我过去是这里老师,现在不是。”
这门卫有点耿楞,叫来校长刘亚建,似乎有对质的意思。
刘校长与我同村,住我家后对门。由于我俩姓名相近,我叫刘亚健(刘亚谏是笔名),他叫刘亚建,人们有时会弄混。我离开焦将学校之后,他后来进校,干到校长。
我俩相熟,见面自然热情。门卫在旁,便有了几分尴尬。
和刘校长聊一阵学校的变化。他说学校几经拆盖,没有留下以前任何遗迹。我开玩笑说,学校的过去和今天,就像我俩,名字相同,其实是俩人,完全不一样啊!
焦将学校,以前是一座古老的大庙,叫孤魂庙。解放前改建为学校,先叫圭峰小学,我祖父为首任校董。我母亲在生我前后,也曾在此当过一段时间老师。
我是1977年春节后,来到焦将学校当民办教师的。这要感谢温士儒校长。第一次见温校长,当时我在五中门两边画壁画,温校长夸我画的好。后来,他多方了解我的情况,并找村干部要调我当老师。村干部不同意,说我家成份不好不能教书,要推荐其他人。温校长力争,说到学校已全面调查了,认为我不仅画画的好,发表了多幅作品和多篇诗文,而且村民夸赞人品好,学校缺美术老师,除了他,其余人不要。于是,我成了教师。从农民到教师,这一步,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教书之后,有时间复习功课 。两年半后的1979年夏,我终于考上大学。
漫步在校园里,这里是我启蒙的学堂。教了我们三年的高淑云老师,打下了我的学习基础,教了我做人的道理。高老师由于书教的好,从小学二年级一直上升,最后教到高三毕业班,是户县有名的老师。在此向母校的高淑云老师和其他老师们致敬!向接纳我当老师的温士儒校长致敬!
过去学校规模很大。校舍一大片,还有几座古庙改成的教室和校长办公室,假山和花园,富有特点,有几分古色,加之不少高大的树木,很有些雅致。
如今旧迹全无,学校被外面建筑占地,缩小了不少,显得很小。我故地重游,多有感叹!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承载着文化、文明的留传,也承载着学子的回忆。因此,学校的古迹、特色应尽量保留。
2018年秋,随着村子拆迁,焦将学校也被夷为平地。春天学校转一转,秋后学校已不见。那天早晨在学校倘佯,竟然是最后一别。
作者简介:刘亚谏,男,著名书画家。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