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河南•商丘

世界视野 天下共享
佳作精华展示平台

爱吃烤红薯
江其田
说实在的,我是吃红薯长大的孩子。

我的故乡在豫东的小山村,那里盛产红薯。
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童年时代,是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度过的。那个年代,家家仓廪空荡,户户五谷欠丰,当然粮食是短缺有限的,粮食是不够吃的,父母只好用红薯,喂养我们兄弟姊妹。
脆甜而又挺硬的地瓜,被母亲烧煮成又软又富有弹性,又香又甜的食品,尽管上顿吃红薯,下顿还是吃红薯,可我和哥哥、姐姐们吃得都那么香甜,是红薯延续和促进了我的生命和身体增长的速度。至今,我虽已人到中年,可我永远不能忘记被红薯喂养的那段童年时光,是红薯帮我们全家度过了那忍饥挨饿的年代。
红薯伴随我走过了童年、少年时代,我对红薯是一往情深的。记得我八、九岁的时候,常常跟着大人下地拾红薯,那个时候,在生产队,大家集体出工一起劳动,我们这些刚懂事的孩子,也跟在大人屁股后下地乱闹,帮着拾红薯,红薯有圆形的,有长条型的,还有扁形的;有红色红薯、白色红薯、还有黄色的,红皮颜色的红薯较多。红薯可以生吃,挖出来后,挑细长的,一掰两瓣,脆生生、甜滋滋、津液直流,当时,我们就拿红薯当作苹果吃。

最难忘的是童年时代,在野地里烧红薯吃的情景。烧红薯是很有学问的。先是要从大堆红薯中挑选细长、两头一般齐的红薯,放在一边。这是第一道工序。接着就是挖一个土坑。也叫搭红薯窑。搭红薯窑时,要选一块平整的地块,在地上挖一个土坑,土坑的大小,要看地瓜多少而定。这土坑得靠人手来挖。这坑要求还不低,必须得是一米长左右宽,半米左右的高。这样的土坑才能最受热均匀。这是第二道工序。第三道工序就是挖完土坑后,再在这土坑前面的空隙地,架上一根根的铁棍子,如果找不着铁棍子,挑一个长而略粗一点的红薯当横梁也可以。然后,再把红薯一层层摆上去,如宝塔山似的,窑门要朝风口,便于烧火通风。一切妥当后,小伙伴们便在周围拣些干树枝、棉花柴、或者玉米桔杆当柴火。

烧烤红薯时,要一边烧火,有时,风力小,小伙伴们一挨一个的爬在地上吹风,为了吃能上烧红薯,一个个造的像“小鬼”似的,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的。领头的不爬在地上吹风,他负责翻腾红薯,这叫“翻窑”。最后一道工序是,等要把红薯烧烤到七、八分熟的时候,就把红薯放到有火星的灰窑里,用湿土把窑捂封严实,用灰火把红薯“闷”熟。等一、二个小时后,小伙伴们再回到烧红薯的地方,用锹把窑上的土撮净,再用手小心翼翼的扒开窑顶。顿时,一股热浪扑面,一个个烧得外焦里软,香甜爽口的红薯,就成了我们小伙伴的一顿美餐。
如今,我已离开故乡四十年了,生活工作在不能种红薯的城市里。尽管如此,但我还是经常惦念着红薯,不忘红薯“救命之恩”,一旦有红薯吃,什么美味佳肴都会抛到脑后。有时,我回老家探亲的时侯,就让哥哥、姐姐烀顿红薯吃,可惜,现在我的老家种红薯的人家也不多了。好在,我工作在东北地区,也有种红薯的农民,每当秋季来临之际,我就到早市买回点红薯,熬红薯粥喝,烀红薯吃。到了冬季,有卖烤红薯的出现在街头,烤红薯的浓郁香味,老远就能闻到,令人垂涎三尺,好诱人哟。
清脆香甜的红薯,为我的童年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让我度过了苦涩与饥饿的年代,我深深地感谢红薯,为我的成长而倾注的一份关爱。
(作者简介:江其田,吉林省白城市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中国经济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名誉主席。白城市政协文史专员;大安市政协文史专员。
创作体裁以散文为主,兼写杂文、随笔、诗歌。研究国学、史学。出版散文集《其田其文》。

作者:江其田




商丘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会
青年文学家商丘分会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编辑部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编辑部
顾问:品墨 好人有好报 听涛观澜 绿水青山 豫洁 思航 水自成溪 宽阔 沐雪赏梅 古韵之声
法律顾问:林效东
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区域主编:崔秀芬(秀美山河)
主编:翰墨凝香
副主编: 林效东 好人有好报 德艺双馨
认证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翰墨凝香 德艺双馨
实习编辑: 风帆 海纳百川 黄老邪书法
本期责任编辑:崔秀芬(秀美山河)

都市头条.商丘头条【都市头条】【都市新闻联播】【德艺双馨】【海纳百川】[诗词雅韵][翰墨凝香][古韵之声]平台主编编辑可投稿至全国各大微刊平台,商丘头条专题栏目在百度上展示,让全球更多人观看,要求本人原创稿件,不得抄袭它人作品,文责自负.
投稿邮箱:Sqttxmsh202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