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节有吟
文/牛素梅
默默耕耘无索求,盈盈热血灌田筹。
寒窗正气传千载,红烛清光照九州。
植树成梁梁栋起,培桃育李李桃收。
书山路上鲜花绽,春满文园盛誉留。
教师节有吟
文/牛素梅
勤耕不辍作孺牛,乐伴青灯照九州。
三尺讲台培桃李,一方黑板写春秋。
传文有意师恩重,授业无私世德修。
解甲归田霜染鬓,韶华未负得盈头。
致人民教师
文/杨美林
书山自有逍遥境,教学生涯从未休。
三尺讲台持早晚,一方黑板写春秋。
栽培桃李恩情著,读解文章笑语留。
满腹精词通世事,甘当朴实老黄牛。

七律·教师节感怀
文/张学英
晨迎曙色晚携霞,育李培桃抚幼芽。
三尺讲台编锦梦,一支粉笔绘新葩。
全心默默呵芳草,双手轻轻护蕾花。
致爱致忠倾热血,鬓丝落雪耀云涯。
七律.教师节寄语恩师
文/孟建华
山自青黄水自流,恩师辛丑已霜头。
三千弟子多成就,七秩年华少戚忧。
博学鸿文才慧涌,精言慎则楷模留。
兴科重教延龙脉,禹甸腾飞有壮猷。
七律.我的老师
文/刘永国
犹记当年授课时,耳聆算术语文词。
李桃育满须然白,试考荣优笑喜眉。
一世辛劳无表述,几番通夜有谁知。
尊恩心愿凝成句,诵曲长歌敬我师。

教师节感怀
文/王忠
九月秋风送郁香,师生情义感恩长。
寒窗共究书山路,黉校同游学海茫。
三尺讲台勤授业,一支粉笔苦开荒。
古稀年迈迎佳节,作赋吟诗笑夕阳。
教师节感怀
文/王忠
回顾黉门步讲台,传承国学启蒙开。
竿头百尺勤登顶,教案多方巧剪裁。
伟业千秋培硕果,文明万代育贤才。
年逾花甲精神健,作赋吟诗赏雪梅。
教师节吟 (新韵)
文/邢太平
黉门职圣岗殊荣,师当常修范例行。
三尺讲台全尽力,八时工作继稀星。
堂上精授随实践,课外强身导以恒。
天下遍家学子任,皤翁心坦乐人生。

七律.喜贺教师节(新韵)
文/翁童(河北)
丹心玉手绘春园,独伴清灯望万川。
风雨兼程无苦闷,夏冬驼背有甘甜。
一茬送走一茬又,数载迎来数载鲜。
培育幼苗成大树,凝眸明日意翩跹。
七律.等你
文/李珍
漏尽夜阑思发小,梦回故土沐朝阳。
兰花溪水平川秀,童幼黉门李子香。
岁走七旬吞雨雪,程行万里饮炎凉。
时归序往心相系,等候君来举杜康。

七律·写于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之日
文/张玉荣
国有难时君赴疆,家无恙日骨归乡。
三千里地邻邦定,七十年来禹甸伤。
翠柏青松迎烈士,白山黑水叹苍黄。
忠魂热血吾侪仰,染就神州帜海扬。
次韵晴翠女士《步韵张玉荣老师秋兴之五》
文/张玉荣
巍峨五岳伴江湖,兴至毫端赋鹧鸪。
立世尤须真学问,建功何必苦经儒。
多悲伯叔随周殁①,更叹曹刘与晋无。
千古离骚渔父对,心中少碍便通途。
①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哥俩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
步韵张玉荣老师秋兴之五
文/晴翠
秋声客里就江湖,遍觅东西少鹧鸪。
排闷何堪思世道,遣怀最是慕真儒。
此时野渡少来往,一片青山看有无。
却望二三双去鸟,独行半百忆经途。
附张玉荣老师原玉:
秋兴五
崎岖莫叹险江湖,渡峡凌关唱鹧鸪。
雨霁波平观菡萏,风清夜静览经儒①。
胸膺疏瀹虚浮弃,臆志悠闲躁恼无。
万里行囊山水踏,不思伏枥再登途。
①经儒:经典和儒家著作。

江南之秋
文/邓嵘
秋到东南景不同,湖光十里柳丝风。
塘盈碧水闲云荡,雨落江天薄雾濛。
霜色驮来人字雁,凄声鸣破小蛩虫。
琴邀澹月陪金桂,浅绿橙黄倒影中。
读李白诗选感诗仙风骨
文/江南羁客
潇洒江湖三尺剑,超玄华翰一壶觞。
行云流水情如泄,吐玉喷珠气若霜。
梦醒金樽邀月飲,诗成秋雁旅仙翔。
风樯阵马思无忌,揮袖浮奢别帝乡。
七律.致远方
文/牧野闲人(内蒙古)
梦里花开郁郁香,遥程顾念在何方。
征鸿昔已情难寄,别棹今来事更伤。
澄冽秋波萦玉浦,斓斑霜鬓叹青阳。
此生执定天涯路,谱曲幽歌韵亦长。
七律.薯都秋韵
文/昆仑(内蒙古)
秋风秋雨又秋凉,恰巧金秋访故乡。
薯海茫茫天际阔,麦涛滚滚浪波长。
粮商畜贩人声沸,省道村途货运忙。
一曲新歌家国颂,万民同唱贺辉煌。
七律.禅意人生(新韵)
文/昆仑
老来无事应心宽,逐利追名切莫沾。
泼墨挥毫兼信步,唱歌跳舞且登攀。
清茶一盏新词咏,浊酒三杯古曲弹。
禅意人生何不乐,康安愚叟似童还。
秋思
文/蘭☆
远山衔影入斜阳,闲步郊园足踏黄。
秋色绕阶霜叶老,蓼风穿径晚亭凉。
人随驿路遥千里,雁去云天各一方。
采菊归来重九日,共谁月下对琴觞。

七月
文/杨柱
果穗充盈五色新,叶凝白露洗秋尘。
芦花起舞鸣禽醉,林草翻波走兽巡。
乞巧心声惊九界,感恩茶话暖三邻。
几多俗世沉浮客,窃羡农家笑脸纯。
注:此七月指农历七月
自骄
文/杨柱
每忆从军履历荣,千姿百态悟人生。
折腰枉坠公卿泪,护国还夸子弟兵。
士气如虹骄自赏,前程似锦喜先行。
蓦然回望来时路,遍地花开耀眼明。
七律·游集宁人民公园
文/雷翔
金风袅袅恋霞光,满院缤纷紫气扬。
菊染脂颜凝玉露,莺依翠柳唱秋妆。
芭蕉绚烂蜂前舞,柰子玲珑鸟远望。
婉转歌声牵缱绻,伊人脉脉动情肠。
七律.秋之韵(新韵)
文/翁童(河北)
白露节来又见霜,金风梳柳叶初黄。
离家鸿雁南飞去,入户棉花北晒场。
日照深秋林果硕,鱼翔浅底苇蓬扬。
闲云爽气人人乐,在望丰收溢紫光。
七律.秋韵
文/翁童(河北)
常道秋高空气爽,孰知日蔽雨嚣张。
街舟巷水封门户,鸟树原流入海洋。
幸有军民齐救助,方无灾患尽安祥。
天如顺意天应老,华夏欣然着盛装。

苏东坡
文/卜兰如
乘风把酒向天吟,一醉经纶问宦林。
当世入堂垂几度,老夫击水瞰千寻。
仙才路拾珠玑骨,鹤梦溪含雨露心。
满枕逸情穷宇内,圣山寺僻悟禅音。
七律.秋色
文/璞玉
秋色斑斓韵华章,田间五谷笑声扬。
风掀彩浪飘香远,露润嘉禾染穗黄。
落叶剌梅迎醉客,盈枝月季挂银霜。
金川一片丰收景,喜悦心情奔小康。
七律.秋声
文/璞玉
敲窗细雨到黎明,蔽日阴空午后晴。
习习清风驱暑气,沙沙落叶伴秋声。
天高云淡苍穹碧,林静幽深雁阵鸣。
血染山枫杨柳瘦,田间禾稼正丰盈。

咏菊
文/牛素梅
一花独放染深秋,丽景迷人醉眼眸。
绿叶层层藏韵味,金英朵朵抖风流。
东篱翠拥风光好,南岭香飘草色羞。
玉骨贞姿霜下艳,邀君共赏解千愁。
七律.闻妹与夫人笑语偶占
文/赵秉礼
家长里短小姑贤,嫂嫂温良姑舅涵。
柴米油盐尝岁月,诗书礼乐润瑶函。
子孙无妄门庭训,鸿雁留声邻里谈。
怀志春风拂年少,识琴甲子三思覃。
释注:〈1〉共与家人有事外出途中。〈2〉姑舅,旧文字释指公、婆。〈3〉覃,深思。尾联之尝乘岁月矣。
跋:女子角色多矣,女儿始,至媳姑嫂,做母,当婆,识耄耋。人生苦短,砥砺卓有。言之难,媳姑嫂耳,有道闻,不闻难也。心之比托,性之善和,妹备矣,夫人亦矣。家始至亲,延师、朋、友、邻。尝言不古,非仅难养也,当持厚家风也哉。云喟占,子孙蒙之。

教师节感怀
文/日 月
从教四零秋,园馨学子稠。
一岗身以许,数载几无休。
执手弘正气,箴言解惑忧。
不图名与利,甘为老耘牛。
黄浦秋意
文/邓嵘
晓破敲窗雨,清江拍岸风。
云稠烟笼岛,海阔浪排空。
北去三分霭,东来一道虹。
霜天承玉露,落在桂香中。
又见红叶
文/蘭☆
殷殷一叶红,静卧僻园中。
点点寒霜迹,纤纤冷雨风。
题诗投御水,寄梦出深宫。
日月安如许,恬然笑草丛。
昙花
文/卜兰如
冰肌半夜芳,彩蝶紫裙妆。
问醉聊愁眼,怀归欲断肠,
笑颜谁与慕,相约几曾忘。
薄雾珍珠满,分明怨女殇。

打工者思秋
文/杨美林
辞亲舍妻娃,外出走天涯。
有母心中念,离家别后怀。
难眠忧思梦,又见戏嬉乖。
远望繁星闪,秋园是否佳。
五律•接英雄回家
文/刘永国
战美援朝烈,英雄血浴疆。
山河犹记忆,忠骨返家乡。
浩气千秋颂,尊名万代扬。
神州流敬意,为国奉馨香。
五律•白露
文/刘永国
夏翠风光老,天凉早晚生。
归南燕逐暖,茂草气凝晶。
饱穗弯头密,农人笑语迎。
秋收机械作,何见舞镰争。
叹秋
文/张学英
西风染叶黄,冷露又凝霜,
绿瘦荷塘静,红残塞柳殇。
疏林莺不语,旷宇雁成行。
菊艳篱笆下,难寻蝶影翔。

有赞教师
文/薛翠珍
一枝粉笔学牙牙,伏案文书任晚霞。
最是千门桃李怒,何妨雪落染霜花。
七绝.同贺教师节
文/昆仑
热血青春上讲台,染霜两鬓育英才。
满天桃李成新梦,強我神州更未来。
七绝.有感教师节(新韵)
文/董克约
桃李芬芳慰我魂 ,远方微信送温馨 。
声声祝语心中暖,无悔昏灯夜半辛 。
退休回顾
文/李生财
执教生涯卅六年,鲜花半育半耕田。
退休有幸逢尧世,茶酒诗文作散仙。
忆六十年代单人班教学
文/李生财
贫中执教苦中熬,深夜油灯伴我劳。
忽见家乡桃李艳,青春不悔讲台耗。

七绝.教师节作
文/康志亮
黉门耕播忘忧愁,桃李芬芳喜上头。
重教尊师民咏唱,人才辈出壮神州。
致退休老教师(新韵)
文/张金
动情晓理启儿郎,授业诠疑育栋梁。
风骨红烛心血沥,懿行竟体笑夕阳。
七绝.无悔(孤雁格)
文/李珍
肩承重任入黉门,无悔教书举世贫。
厚德传文桃李壮,晓星暮月献青春。
教师节抒怀(新韵)
文/姜树茂
初心未改四十年,矢志不渝执教鞭。
授业无穷传道理,一生解惑苦中甜。
借鲁迅句教师节抒怀(新韵)
文/姜树茂
一支粉笔绘春秋,俯首甘为孺子牛。
奉献终身无悔怨,经年桃李话丰收。

秋日别乡致友
文/邓嵘
且闻霜雁又秋征,休向寒亭作送程。
布谷须知行客早,离歌劲唱伴天明。
九月三日沪雨偶得
文/邓嵘
阵雨初临晓骤凉,朦胧薄雾送清香。
惊雷响过蝉声禁,秋虎原来纸一张。
再访王贵沟(新韵)
文/蘭☆
诗墙伫立再回看,墨迹经年半已残。
老树斜阳犹照影,当初故事问谁谈?
再回故园
文/蘭☆
几多风雨几多愁,劳燕分飞剩冷秋。
衰草满园淹旧事,半弯残月照空楼。
观丁香女子诗社采风摘葡萄有感(新韵)
文/淡然
走进林园硕果香,龙珠垂挂树条旁。
蜜汁染酿醇醲溢,玉液琼浆百客尝。

七绝.秋歌(新韵)
文/昆仑
日冉东方又一天,秋阳高照正挥镰。
夺食龙口齐参战,再唱丰歌颂此年。
石榴
文/王忠
石榴半吐玉玲珑,笑脸含羞掩面红。
绽蕊开怀珠宝现,枝头挂满赤灯笼。
清秋美(新韵)
文/姜树茂
落叶缤纷又作诗,秋菊秀逸绽风姿。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层林尽染时。

七绝.白露吟
文/安美玲(内蒙古)
月窥暮色冷催秋,霜落愁思草木留。
牧笛唤晨农事紧,一行征雁破云头。
七绝.咏兴和涝利海
文/安美玲(内蒙古)
碧水渔帆浪拍礁,天飞百鸟去听潮。
沧桑一世名虽小,敢纳乾坤入九宵。
注:纳指倒映在里面
七绝.暮秋吟
文/安美玲(内蒙古)
篱边残叶滚珠玑,日出三竿竟未晞。
风起檐头巢燕远,新柴燃灶备冬衣。
七绝.送外甥上幼儿班感吟
文/安美玲(内蒙古)
宝贝初园泪眼汪,难分不舍意彷徨。
童真招惹门前柳,欲拽秋风进学堂。
七绝.落日吟
文/安美玲(内蒙古)
小院篱边白发娘,挑瓜择豆半箩筐。
夕阳冠冕西山客,盯着炊烟上瓦房。
七绝.暮秋吟
文/安美玲(内蒙古)
小院黄花独自言,青蔬霜打泪流园。
冷风一缕穿堂入,半送清香半掩门。

咏菊
文/牛素梅
迎寒绽放一花秋,香染东篱朵朵羞。
绿韵含娇惊墨客,闲来漫步自无忧。
采菊
文/牛素梅
又到寒秋菊染黄,金风曼舞送清香。
邀君岭上悠闲采,尽品新茶韵味藏。
赤湖美
文/陈金荣
芦杆白鹭竟高飞,玉浪欢腾笑脸微。
赤水为笺风作笔,细描美景与秋肥。

七绝.接英雄回国(新韵)
文/李珍
怒对狼烟正义行,援朝抗美保和平。
魂归故里英雄愿,告慰西天烈士灵。
七绝.赏菊
文/李珍
深秋又到此山庄,阆苑茶农觅蕊黄。
赏菊迎来收获日,采风作画赋诗章。
七绝.菊花吟
文/李珍
悠然青鸟脆声扬,漫步林荫好纳凉。
夏送芳菲今又去,秋迎邀赏菊花黄。

白露偶得
文/白杨树
西风未起水生凉。岸柳垂帘绿染黄,
斜倚木桥听鸽哨,今朝白露落谁乡?
写景诗三首
文/白杨树
一.青城偶得
岸柳轻梳流晚翠,花间蜂蝶尽争娇。
黄云落水风成画,一缕幽香漫木桥。
二.九龙湾晚照(孤雁出群格)
白桦扶摇接九重,青山尽落夕阳红。
溪流乱石穿桥过,相约黄云入海中。
三.辉腾锡勒晚云
万顷红霞烧晚月,风车竞转水云天。
敖包山下连环马,亦学厮磨碧草前。

参观绥中抗日纪念馆
文/李生财
馆设群山胜氧吧,匠心仿古建奇葩。
昔年血沃绥中地,今日正开幸福花。
参观武策劳在羊毛中藏匿杨植霖躲过日军搜查遗址
文/李生财
屋建高岗视野宽,石窑永固抗风寒。
中华儿女多聪勇,敢匿毛中火一团。
白露节感吟
文/李生财
仲秋雨沛降霜迟,候鸟徘徊不肯徙。
地埂田头花竟发,生机不减孟春时
吟秋(新韵)
文/张金
金风调色染田畴,黄绿红橙闹仲秋。
亮嗓雄鸡催曙醒,银镰麦海正加油。

五绝.园丁颂三首(新韵)
文/翁童(河北)
一.熬夜
烛光摇瘦影,伏案阅三更。
两目无眠意,心潮似浪腾。
二.授课
口云天地阔,手绘五洲同。
今日苗枝嫩,明朝广厦擎。
三.图画课
蓝天悬赤日,绿树伴清塘。
目睹纤纤手,宏图闪亮光。
风雨雷电(新韵)
文/姜树茂
雨霁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雷鸣惊燕雀,闪电扯长空。
五绝.咏雪菊
文/李珍
丹霞雪菊娇,茶肆雅香飘。
醒目驱邪火,清心暑气消。

五绝.教育挈纲
文/赵秉礼
教育立规是,今年双减吭。
利国利民好,勋赢大健康。
【按】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确定北京市、上海市、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郑州市、长治市、威海市、南通市为全国试点。
贺内人生日
文/赵秉礼
教师节快乐,生日恰夫人。
慰亦不逾矩,古稀天籁彬。
——2021.9.10
《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绝.赵秉珍老师
文/赵秉礼
姐姐从教耳,善和工作虔。
家风师道训,桃李子孙贤。
五绝.崔承明老师
文/赵秉礼
姐丈老夫子,谆谆解惑虔。
龙钟云耄耋,挥墨字狂狷。
【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摘自《师说》唐.韩愈

秋夜雨.致人民教师
文/牧野闲人(内蒙古)
晨星暮月经行处。新花鸣燕携度。心怀流彩梦,任岁月、青春无负。 精研学教方隅里,便市尘、何屑关顾。绿鬓添雪絮。影索落、匆匆骄步。
浣溪沙.嵌句“谁念西风独自凉”
文/蘭☆
谁念西风独自凉,云中雁字也彷徨,乡关一去几回望。 每恨青春空做梦,何堪疏鬓又添霜。新词可否解愁肠。
卜算子•咏菊
文/张学英
大雁唱秋歌, 篱苑金英惠。不惧寒霜彻骨凉,秀叶琼枝翠。 冷蕊释清香,静雅雍容贵。饮露吟风韵自芳,羡惹霞笺醉。
【双调•蟾宫曲】咏菊
文/常 有
雁南飞列阵成行,金蕊独芳,玉骨清霜。情切切相约郊游,兴冲冲登高望远,喜滋滋来就重阳。访东篱高标尽赏,拈雅韵曲水流觞。学陶令华章,表老叟衷肠。老哥儿们对酒当歌,莫笑我醉酹寒香。

常有临屏对句(98)
20210905
琐事缠身闲不住【芳菲】
谎言入耳恁难听【常有】
移步桃源心放翅【芳菲】
置身梅岭口含香【常有】
半窗山色牵云影【芳菲】
满耳莺声洒月光【常有】
厉厉秋声侵客枕【书痴】
纷纷伏雨爽人心[常有]
满地新苔和雨绿【书痴】
漫天飞雪映梅红【常有】
每见枫红心若醉【书痴】
常怜菊瘦意如痴【常有】
月影临窗如赏画【书痴】
兰香入室可清心【常有】
一川秋水容山月【飘逸】
五岳松风敖雪霜【常有】
疾风催冷雨【飘逸】
瘦月落清霜【常有】
掩面含羞陈独秀【青竹】
引吭高唱李双江【常有】

楹联学习对句练习
(2021.9.11)
出句:花开花落(河北)
对句:翁童(河北)
出句一:闲赏桂花雨;
对句一:轻吹柳絮风。
出句二:枫林尽染添秋韵;
对句二:柳岸常怜少客人。
出句三:幽谷深深秋自晚;
对句三:高山默默梦多情。
出句四:万里清波描画卷;
对句四:千山翠竹唱秋歌。
楹联学习对句练习
(2021.09.10)
出句:中国红(广东)
对句:翁童(河北新河)
出句一:天涯捧酒邀明月;
对句一:客舍思乡化郁情。
出句二:坐对街灯弹旧曲;
对句二:凝思故土化新愁。
出句三:扇底芙蓉羞粉面;
对句三:西厢豆蔻愧红尘。
出句四:枕舟野渡飞芦雪;
对句四:望月他乡寄友情。

桃花源诗刊第77期联部同题
主题:曲阜
出句:樟梓楠
对句:翁童
出句一:杏坛蓊郁聆周乐;
对句一:孔庙森严荡汉风。
出句二:古柏苍松参六艺;
对句二:殷都圣地蕴三才。
出句三:丛林有幸怀仁骨;
对句三:孔府无缘纳小人。
出句四:玉振金声,尼山圣境光中外;
对句四:春秋日月,曲阜祥风荡古今。
桃花源诗刊第77期联部同题
主题:曲阜
出句:樟梓楠
对句:翁童
出句一:杏坛蓊郁聆周乐;
对句一:孔庙森严荡汉风。
出句二:古柏苍松参六艺;
对句二:殷都圣地蕴三才。
出句三:丛林有幸怀仁骨;
对句三:孔府无缘纳小人。
出句四:玉振金声,尼山圣境光中外;
对句四:春秋日月,曲阜祥风荡古今。

献给第三十七个教师节
文/日月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书写人生。
滴滴汗水造就桃李满天下,
谆谆教诲导引学子绘前程。
愿为铺路石,
甘当育人梯。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一生光阴,
四季流芳。
一朝为师,
半世榜样。
老师,您辛苦了!

白露
文/卜兰如
白露,掀开了斑斓的画轴
一袭馨香在叶尖上滚动
晨光中摇曳的风须来
间或又闻到了秋实的甘甜
秋深在弥漫
采撷下一分收获
叶底的露珠打湿了朦胧
那便是满山的枫叶红
缕缕白絮飘向水面
波波银光被风吹乱
无奈在叹息
惊醒了梦中的缠锦
斜阳映红了白云
仿佛是门前的篝火在升腾
一场雨过后
发抖的草丛传来雁鸣
一个秋走了又一个秋去
蝉,望一眼晶莹的露珠
离愁别绪
又侵渍了青石板上的秋红
折一朵菊花
把秋韵溶进酒中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别了月下的夜话
别了池塘的热闹
别了,伞下的风情……

秋雨
文/淡然
初秋的雨依然
倾泻如注
她的到来是给大地
演奏弹曲丰收歌
她要奏出
遍地诱人片片黄田野
奏红一颗颗枫树
奏黄一片片树林
奏的人们
添加衣单……
曲声小时
像黄鹂清脆声音
在树林里回荡
中时像万条银丝
荡漾在空中
如在天地间织起
一张灰蒙蒙幔帐
大时像野兽在低吼
凶猛威严严肃
她的变脸让人琢磨不透!

张爱民书画作品






图 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