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帝乡-霸凌之殇
——评“911”廿周年美国由傲慢陷混乱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今天9月12日,正是美东时间9月11日。20年前的今天——2001年9月11日,随着纽约上空两架民航客机乌鸦般的接踵惊现,摩天的世贸双子塔瞬间轰然倒塌,美国本土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 怖 袭 击,3000多人因此丧命。20年后的今天,回想起这震惊世界的一幕,美国人依然悲愤难消,恐惧犹存……。

9月11日,参考消息网转载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9月11日发表题为《“9·11”事件的真正教训——美国可能从傲慢转向混乱》的社论,全文摘编如下:
20年前,在“9·11”袭击后,美国着手重塑世界秩序。如今,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这个外交政策已经在喀布尔机场的跑道上被放弃了。


美国总统拜登说,从阿富汗撤军是为了“结束”一个远距离战争“时代”,但这让美国的盟友忧心忡忡,也让美国的敌人欢欣鼓舞。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一切感到厌倦。然而,国民疲惫和冷漠的情绪是美国未来在世界上扮演角色的糟糕指南。


美国本土约3000人遇难引发的反应凸显了美国的“单极时刻”。在一段时间内,它似乎拥有无可争议的实力。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塔利班。后来,反恐努力继续加强:乌萨马·本·拉丹丧命。

但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对“9·11”袭击反应的遗留问题是痛苦的。摧毁“基地”组织的任务演变为对政权更迭和国家建设的渴望,从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产生了难以令人信服的结果,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个幻想。美国打破了酷刑禁忌,失去了道德高地。在国内,团结精神迅速烟消云散,有害的分歧是对其拥有政府最优形式的说法的嘲讽。
拜登在喀布尔的溃败是一个糟糕的收场。为取悦国内选民,美国人为设定了从阿富汗撤军的最后期限(9月11日),也忽视了一个事实,即美国适度驻军原本可以阻止塔利班接管政权。


在新冠疫情问题上,美国错过了领导一场全球疫苗接种运动的机会,这本可以为美国赢得感激和善意,并展示实力。
风险在于,拜登在国内的偏好可能会使他的外交政策变得不那么有效。
拜登无疑想要重振美国的联盟,然而,他的保护主义会损害盟友。拜登政府对达成一项全面的亚洲贸易协议没有表现出多少兴趣。


外交政策既是由战略来指导,也是由事件来指导的。拜登必须临时应对一个难以控制的时代。但他不应该幻想屈从于令人担忧的国内政治的外交政策将重振美国对世界的领导。


值此,“911”美国之殇廿周年,美国由傲慢陷入混乱之际,笔者特赋《思帝乡》为评为纪。
中邪。
帝都飞恐鸦。
追忆逝年肠断,
痛伤疤。
瞬间摩楼双塌,
霸凌骨散斜。
傲慢陷沦难尽,
始丧家。
——2021年9月12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