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散文)
在一年冬天的下午,我们三个人把受伤的知青,送到哈尔滨王岗兵团医院以后,已经到达营部的所在地柳林镇。天阴了一点。从经验判断来看,步行三小时三十华里,完全有可能赶在天黑之前,到达一个荒凉的村落得胜屯。
走着走着,已经看得见西大岗那拱起的岗包,在岗东头八里地,那就是插队的屯子,我们不由得加快了步伐。天,这时候说阴就阴,只见黑压压的乌云从东北方向滚滚袭来,顿时就天昏地暗,狂风夹着雪怒吼着,三米开外看不见人影,此时的生命正在随着风雪飘摇。
不一会儿,雪就埋到了膝盖,其中,有一个女知青,神情沮丧,三个人趴在雪上互相喊着各自的名字,然后爬着向前,三双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并且,马上向小树靠拢。到了小树跟前,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寒冷。一般有树的地方,在边上都有路。而路在哪里,又辨别不出来,此时的暴风雪已经把路两边的濠沟、田野抹得一样平。
这时候,记忆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开始扒雪,然后用手去感觉地上的垄沟,是南北方向的呢?还是东西方向的?庄稼地每年都在换茬轮种,只要让我们感觉得出来,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大概所处的方位了。这时候,我们相信,路就在脚下。然而,我们又渐渐感到恐惧,在绝望中三个人谁也不说话,眼睛只是盯着黑黑的天,脖领里全灌满了雪,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三个人互相看着,人在绝望的时候脑子里一片空白。
突然,从老远的地方传来一阵马铃声,我们三个人拼着命的喊,然而,喊声也很快被暴风雪吞没了。但老马识途,一辆马车踩着雪终于遇上了我们。马车在树边停下来,我和另一个男知青,把那个女知青扔在车上,再用喂马的空料袋披在她的身上取暖,然后,为了减轻马车的负荷,我俩就拉着马车厢板的两根粗麻绳,走在马车趟出的辙印上,这条道尽管窄,但毕竟是一条求生的路哇!
作者简介:今音,王荣根,中华知青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曾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赛二等奖,全国知青文学奖赛长篇小说一等奖。出版长篇小说15部,评论25部,中短篇小说、诗选各1部,合集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