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锐意求变 月饼家族推陈出新
——薛锐明“新五仁月”、“岭南佳果月” 脱颖而出
图文:梁卫国、罗宙纶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民间流传 “无月饼不中秋"习俗。今年中秋将至,广州各地月饼纷纷应节上市,其中,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凤饼(鸡仔饼)制作技艺的代表传承人,广州市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薛锐明,坚持与时俱进,坚守品牌质量,传承与创新结合推出“新五仁月”、“岭南佳果月”备受欢迎。

薛锐明从1979年开始跟着成珠酒楼的师傅学习制作小凤饼,四十多年来未曾间断。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小凤饼(鸡仔饼)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每年中秋节期间他都会生产月饼。他主理的“五仁咸肉月”历年备受广州老食客的追捧,不少顾客提早就预订,可以说是“唔忧做”。但薛锐明一直在传承的基础上锐意求变、推陈出新。

在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饼制作上,薛锐明除了生产传统的五仁月、莲蓉蛋王月等外,还独家首创了的“新五仁月”(即用腰果、夏果、南瓜仁和盐焗杏仁等作馅料)。这一变,变出了“五仁”的新口味,提高了月饼的品位,从而深受市民欢迎,争相去广州市南华中路仅存一间的成珠小凤饼销售门市部采购,经常供不应求。去年七月,薛锐明结合国家级榄雕非遗项目,又推出了“榄仁月饼”新品,甫一面市便到受顾客青睐。

今年,疫情虽然时有反复,但薛锐明坚持做好防疫工作,带领员工坚守岗位,创新推出荔枝、黄皮和凤梨等岭南佳果水果月饼。在生产过程坚持用传统手工制作月饼。备料、揉面、包馅、揉圆、压扁、压模具……经过熟练员工的巧手加工,一个个精美的水果月饼成型了。月饼放入烤炉中进行烘焙,散发着水果香气的月饼出炉了。细细咀嚼品尝,岭南佳果请新气味让人齿颊留香,别有一番风味。“如今,小凤饼也在顺应潮流,不断改良,以便更加适应现代的饮食结构,口感由软柔变得甘香松脆,少油、少糖,更加健康。”薛锐明笑着向我们介绍。
薛锐明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月饼包装标准,在月饼盒包装上进行了改进,切实做到环保、实用。同时在包装图案上构思,“梦幻彩虹”水果月饼盒上的金色月球和粉色玉兔设计,寓意从古代玉兔飞天传说到中国现代航天员实现太空探索的伟大创举,令人梦幻成真。
薛锐明为人踏实,性格开朗。作为广东省非遗小凤饼(鸡仔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传承非遗文化,还积极走进校园传播小凤饼技艺制作。从 2018年起,广州市海珠区鹤鸣五巷小学建立了小凤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开辟专用场室给同学们学习小凤饼制作技艺。薛锐明老师常年定期免费为学生们传授,手把手的教学实践,不但吸引了孩子们,同时受到学校老师、家长的欢迎与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