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情秋愈浓
韩玉彬
(一)
我50岁那年,父亲75岁。
晚饭后灯下,我端详着父亲。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仔细地端详过父亲:
半头白发,几道皱纹,
戴着老花镜,
读《北京晚报》和《参考
消息》里的趣事新闻。
时而端起水杯喝一口茶,
时而自言自语发点评论。
父亲只喝茉莉花茶,
别的茶,不屑一顾,
哪怕是西湖龙井铁观音。
茶杯是用了多年的搪瓷把缸,
一个红色的“奖”字印在中心。
已有两处摔掉了瓷儿,
可父亲就是不换,
像是和老伙计难舍难分。
这个搪瓷把缸,
陪他度过了火红的青春。
父亲是八级钳工,
厂长夸他是大国工匠,
徒弟说他平易近人。
我的堂弟少年丧父,
家境困难,没上大学。
为了给他买房结婚,
父亲退休又工作了几年,
直到堂弟拜堂成亲。
今晚,我偶然发现,
父亲洗脚时有些吃力,
我要给他洗,他不肯:
“我能行,到85岁你再帮我。”
虽然倔强,但充满自信自尊。
今晚,我有生以来,
第一次拥抱了父亲。
他说:“真好,我有福。”
从此,我每天给父亲打洗脚水,
递擦脚巾。
啊!
居室两间,花草三盆。
面积虽小,却很温馨。

(二)
我75岁那年,儿子50岁。
晚饭后灯下,我端详着儿子。
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仔细地端详过他。
额头很宽,像他爷爷的模样;
鼻梁很高,像我的这个鼻梁。
他下班后先来我这儿,
陪我吃饭,聊天——
从养生长寿,到京剧唱腔;
从北京奥运,到中超排行榜……
有时,他敲键盘、滑鼠标,
忙忙碌碌写文章。
我递给他一杯茶,提醒他:
“站起来活动一会儿,
坐久了脚会胀、腿会僵。”
他笑着说:
“对,人生第一是健康。”
儿子是高工,
研究人工智能。
经常加班加点,
出差外地来去匆匆;
发表了不少论文,
网上论坛也常见其身影。
我生日那天,
他买了台笔记本电脑,
说:“这个礼物最实用。”
设密码、连网线、
拷软件,忙个不停。
教我使用,步骤分明,
注意事项,反复叮咛。
我对他说:
“有儿真好,我有福啊!”
他对我说:
“有爸真好,
我有乘凉的大树吉祥的星。”

(三)
今晚,儿子没来,
来的是“常亮”。
常亮是我孙子,小名叫“亮儿”,
寓意心明眼亮,前途光明。
亮儿说:“我爸出差了,
担心您记性不好——
打开电脑不会用,
就在卡片上写了发邮件、
上微信的方法和要领。
我接过这摞厚厚的卡片,
一股暖流在心里涌动……
亮儿说:
“我研究生毕业了,
从今儿起,就住您这儿,
陪您下棋、画画儿,
青梅煮酒论英雄。
晚上给您打洗脚水,
递擦脚巾,
我爸再三地叮咛。”
当天,亮儿教我用手机网购,
顺便买了双老年旅游鞋,
整个过程才用了两分钟。
哦,差点忘了说,
是亮儿付的款。
他说:“孝敬爷爷要有行动。”
今夜,久久未能入梦。
我想:
能有儿孙陪伴尽享天伦之乐,
能和朋友聚会喝茶海阔天空,
这就是老来福吧?
对,
这就是老年人心中最美的梦!
啊!
天意怜幽草,幽草岁岁荣;
人间重晚晴,晚晴秋愈浓。
2021年9月5日初稿


诗歌作者简介
韩玉彬 网名 萃华园主-秋翁 从事编辑出版工作。退休后研习写诗和朗诵,现任中国编辑学会出版之春朗诵团团长。《韩玉彬诗集》于2014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离我们最近的天使:为屠呦呦教授而歌》《共和国勋章:为钟南山院士而歌》等多篇诗文获各级奖项;《黄河》《在樱花树下等你》等多个朗诵作品获各级奖项。

朗诵嘉宾简介
刘伙力,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公益志愿者,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昌平区朗诵协会,昌平区民族管弦乐协会理事,北京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北京风雅诗社副社长。
北京有声天使阅读会主席,北京回龙观歌友艺术团团长,北京古塔读书会文学顾问 北京古塔读书会特约诗人 草根诗人。其诗歌作品被广泛传诵,并被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平台选用。所发表的朗诵作品请网络搜索刘伙力,您就会欣赏到无数声音者二次创作,非常专业的和深情朗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