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圈杂谈
文/花溪水
(1715字)
每天浏览着朋友圈,看着圈里的朋友们有的晒图片,有的晒视频,有的晒短文段子,有的晒诗歌古律,有的晒小说散文,有的晒书法绘画……真的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有的看着赏心悦目,有的看着忍俊不禁,有的看着感同身受。手指滑动,一个接一个的看着、读着,就与逛菜市场联系起来了。当然朋友圈里的所有,不用说看,即便你转发到自己的空间,也都是免费的。只要你不把别人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大名。
每天去文化道菜市场买菜。小街两侧大都是老年人在这里摆摊,摆的是他们自己种的菜,或者是从别处趸来的也说是自己种的。
那些摆摊的人,把自己种的茄子辣椒茴香韭菜摆在那里,有的水灵灵透着天地精华,绿的鲜亮红的艳丽,如同那些写作大家的文字赏心悦目,透着智慧带着魅力,让你从中领悟人生真谛;有的颜色暗淡叶片有被虫子咬过的痕迹,但是你知道这些吃着放心无公害,像初学者的文字,不饰雕琢透着质朴,但肯定是原创;有的块头大、模样好看,差不多都是趸来卖的,就像朋友圈里那些转发的心灵鸡汤。
而当你打开一个个群,就像是推开了商场的大门迈进了庙会的场地,更是一个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我一直认为我是那个摆摊的人,每天把自己写的东西摆出来,有时还吆喝几声。过路的亲们有空闲了看看,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没关系,只要有人看,我就没白写,倘若有人把它转走,我就更兴奋兼自豪了。
每天早晨醒来,我都会在朋友圈里逛逛,然后出摊——大都是晒出我自己的文字图片,也有为朋友转发的。
因为我是一个随性的人,也是一个闲人,所以我出摊比较勤。我的摊位上啥都有:美景图片,八倍美颜自拍,诗歌散文小小说,间或晒晒娃,唱几嗓子。虽然都是卖相一般,但是这些都是我自己实打实的原创。电视剧《阳光的快乐生活》里那句经典台词怎么说的?——乐呵乐呵得了!
圈里的朋友有的如我一样喜欢发圈,每天差不多发几条。也有的发圈但是不多,一天一两条或者几天一条,有的很多天发一条或者一个月发一条,从来不发的也有。当然这不排除人家设置了权限,让谁看不让谁看。也许就是不让你看呢!
说起权限,我认为朋友圈里那个设置权限很人性化。假如你加了别人好友,你不想看他,你可以设置不看他的朋友圈。这样他也不知道,既不让他打扰你也不失面子。假如你设置了不让他看你的朋友圈,这就让人有点别扭了,好像你在防着人家,怕人家窥探了你什么秘密或者偷你啥东西似的。如果你真的有一些不想让某人或者某些人看的信息,你还可以置让谁看不让看。最好不要屏蔽所有朋友圈或者拉黑,这样会伤害人家的自尊心的。
回头再说发圈,有的时候为了推文,我就多发几次,这样信息就多了,有的友友就会觉得烦了——现在朋友圈里这么多人,刷刷都是你的信息,占用人家宝贵时间了!因此,我会尽量压缩,有时也会忍不住,还是多了。
有啥办法呢?这样的外向性格,啥都不想据为己有,啥都想给你分享,哈哈!
其实,现在的生活节奏,人们的交流大多是在朋友圈交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必要的事情,朋友之间也很少私聊。就可以在阅览朋友圈的时候,得知朋友的现状。
朋友圈信息还有“点赞,留言”的功能,看到朋友圈里的图文,
在下面点个“赞”,代表一声问候、一个赞同,一次欣赏……。也会在留言区留言一句或几句简单的文字,摊主啥时候看到了留言,回复也好,不回复也没关系。反正达到了沟通目的。而私聊就不一样了,私聊你必须回复,不回复就有点爱搭不理看不起人了。假如需要对话,那就必须双方同时在线,而且时间允许。无论是点赞或者留言,都让朋友感觉到你在关注着他,他的状态你在看,他的感受也许能得到你的共鸣。这难道不是最便捷的沟通方式吗?
微信朋友圈的好处还在于你利用碎片时间达到了学习的目的。现在纸刊少了而且即便手头有你喜欢的书籍,也不能随时随地的带在身边,而手机是会随身携带的。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见缝插针的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一段视频看一段文字,达到从中了解新鲜事物,学习新知的目的。
朋友圈里的朋友们,我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洋洋洒洒写了这么长,其实是想告诉您,既然有朋友圈这么好的联系工具,你就别总是潜水,该冒泡的时候就冒个泡,说不定有人心心念念的等着看到您的信息看您头像呢?毕竟大家是微友不是?
2021/9/10 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