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为我点赞
口述:黑龙江大庆 陈书生
整理:黑龙江大庆 卢政连

1964年9月,我调入油建11中队,这个队当时是大庆油田的先进队。
全队有300多人,和我年龄相仿的七、八十人。我的文化程度是高小,经过几年部队的锻炼和参加工作以后的学习,自己感到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到队里就担负起了换宣传板的工作,每周更换一次黑板报。有些年龄大的老师傅看我写字还可以,就让我代写家信。全队学习的时候还时常让我念念报纸或者其他的学习材料。每次写学习体会,都得到领导表扬,说我写的质量高。不到两个月,我担任了队里的团支部书记。
我感到任务重,压力大,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为先进队争光、添彩。我发挥团员青年的作用,组织起了青年突击队,业余时间平整井场、紧急搬运设备等,我们的事迹还在当时的《大庆战报》上发表过。
1966年5月初,我们队在南21联合站附近的一口井施工新设计改型的“四小井口”,就是小分离器、小水套炉、小井口阀和小采油树,这是当时的新型井口。 一天下午正准备下班,队党支部书记肖纪汉把我叫住:“今天晚上出一期黑板报,突出我们队的特点,质量要高”。至于写什么内容,书记也没说。我顾不上吃晚饭,抓紧找了墨汁,把黑板粉刷一遍。然后冥思苦想怎么突出特点,抓紧构思进行版面设计。就在束手无策之时,我的目光落在队部挂着的奖牌上。1965年,我队被石油工业部命名为“自觉从严、好字当头”的标杆队。对,就写奖牌上的字。于是,我在黑板中心位置分两行写下8个大字,“自觉从严 好字当头”。写的是空心字,看起来很醒目。又在其四周画了井架、我们施工的井口设备、采油树等图案。那时没有手表,晚上几点完成的我也不知道,只觉得睡了一会儿天就亮了。

第二天一上班才知道,周恩来总理来我们队视察。队长让我组织全队列队欢迎周总理。我们敲锣打鼓,那个高兴劲儿真有过节的感觉。当周总理向我们走过来的时候,我带头喊起口号,“欢迎周总理,欢迎周总理”!周总理一面频频挥手,一面缓步走过来,快到队部门口,看到宣传板时停了下来,对身边的我们队的党支部书记问,这是谁写的呀?肖书记说,我们的小陈儿,团支部书记,青年突击队队长。说着话用手指向我。当时我和周总理距离有两三米远,周总理向我点点头,伸出了大拇指。我向周总理敬了一个军礼:"谢谢总理”!
这一美好的瞬间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给我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令我终身难忘。即使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还清晰可见。

作者简介:卢政连,中共党员,成人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大庆油田退休。热爱书法和诗歌,作品散见于新闻媒体。
主人公介绍:陈书生,1937年出生,中共党员,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和大庆石油会战,1964年至1972年八年间在石油部标杆队一一大庆油建11中队工作。2021年6月获《在党50年》纪念章。
编辑 本人与作者在海南鹭湖国际度假区为邻,春暖花开离别去,严冬落叶各自来,谈诗作词互为师,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