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第十五届“三木秉凤”杯征文的序幕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五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征文自2021年6月1日起至 2021年9月底截稿,共4个月。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200元。
一等奖2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5名:奖金150元。
优秀奖30名:奖金 6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30元。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1年3月26日






《野火人生》

文/三木秉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的野火潮起潮落,凡尘红世枯枯荣荣,人生穷通枯荣,其命运非愿所能,江川洄曲绕肠,其缓急尽在其中。大道通天,人在穷困聊倒之时,往往一叶障目,难见曲径通幽之美,人在事隧行达之时,常常心高气骄,孤落山重水覆之难。
人,需要修炼出一幅平常豁达之心,任凭风浪起落,我自稳坐钓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不做有悔亢龙,也不做观天井蛙。《庄子.秋水》云:“子独不闻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此文以井底之蛙和东海之鳖相向对言为题,井底之蛙虽眼光狭隘,无海鳖之志,但从另外的角度讲,井底之蛙放弃了江海河川的欲望之阔,安静地选择了一处超越世俗的优雅之地一生炼达,难到不是一种独善其身的快然。人生之最高意义,就是透观世界万象,达到开悟成物。
世间万象自有其支配的内理和规律,自然界各物类链条上的每个环节,不管低级还是高级,都不可或缺,外在的变化发展仅仅是规律支配下的一种现象,我们需要的是具备一颗出红尘不染的心去透观一切遮目的名利现象,这需要用已悟得之社会规律达济天下的雄心壮志。志恒于心,则就会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对于世间的棋手、棋子,与棋手弈,留他一片空间乐土,与棋子落,给他一柱高枝蓝天。如果我们不具备“兼济天下”之胸魄,却坐上棋手的位置,面对一盘天下大棋,若无“诸葛张良”之人扶持,我们往往临事举棋不定。人不可做墙头草般随风摇摆,在大局面前,只要坚持公正的评判标准,坚持良心良知的导向,坚持人类的道德底线,既是因为力量对比、技不如人等而输掉了一盘大棋,但只要输出风格,对手也会对你的人格肃然起敬。
清冽井水下的小蛙,心态宁静淡泊,在东海之鳖的狂号面前,泰然自如,这不也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人生步步落下的棋子很多,每一桥棋子都可成为挽回败局的开始,也都可能是满盘皆输的败笔,但只要以共赢互利为优先选项,即使出现一步失误,我们依然得到对手的敬佩,只要大盘仍然存在,我们就具备东山再起的条件,这就为成己达人创造了机会。
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诗人裴多分在生命、爱情和自由三桥棋子中毅然放弃了生命和爱情,而自由却因此成就了他的人生。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用放弃生命的方式去成就共和国的解放,由此向后人诠释着一个死得其所的辉煌,不管他是棋子还是棋手,都必具备了兼济天下的胸怀,这是人格的庄严。人生匆匆走过,应当死而无悔!
愚有愚福,智有智得,小聪若智,大智若愚。我们不可在穷通荣辱中掩耳盗铃,或明理以达人,或明理以善身。《中庸》言:“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上下无怨,“君子固穷”,穷且毅坚。是故,不管命运将我们人生历程定格在哪里?当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应是一生之准则,枯荣本是自然,野火岂可毁之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