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评:今音,王荣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曾获《上海文学》小说奖赛二等奖、知青文学长篇小说奖赛一等奖。
按收稿排序:华心(美国) 子瞳 孤狼 然空 老男孩 金露 张绪康 胡晶清 显微镜

旅途
文/华心
过去回来
回来再过去
不爱旅行的我
将梦想装进行囊
踏上不舒坦的旅途
让飞机越洋过海
把理想和希望一一盛载
人世间演变着各种套路
生活不会依然如故
我还想驾驶飞船 太空穿梭
超越凡尘把天命飞渡
人生不是双程旅途
无论前面是甜是苦
再不会有回头的路
12/5/2018广州-组约飞机上
【今音点评】
《旅途》这首诗歌的特色还是在于一个“七”的数数字的本身也是一个理显。而在现代化的今天来认样的数理关系,其趣味也是存在的和浓浓的。比如它是指诗歌段落结构的相同。如相同在于数字表示的是西方或者西面。这是诗歌面。如果再扩展一点的话,就会发现这首诗歌的趣,仅和理联系在一起,而且它还和志结合在一块。又如它包括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很多质上的相似。而诗哥的道,它是一条“过去回来”的道,是一条“回来去”的道。诗歌的切入口,就是从这条“道”上深入的,在深入的过程中,诗歌同时也把这条“道”上的艰辛表現出来。

已在彼岸赏花开
子瞳
清与浊何需分开
母亲的眼里也有黄昏
灯灭时思念很长
日出让黎明心悦诚服
道路的尽头无路
你只能义无反顾向前
生和死原本同母
渡梦河只需泰然自若
…
【今音点评】
《已在彼岸赏花开》写了一个人物的折中处事法,是出于其门第与情怀。诗歌在第一段第二行的“黄昏”是用暗喻形式记录了人物的当时的心情。心情与“清”和“浊”之间。这也是普通百姓求生存的最好保障手段。因为前方的“道路”,要求人物必须要在“渡梦河只需泰然自若。”人物把自己的精神家园移于“浊”,首先会“分开”。作为人物的铁律,此意被结构在了诗歌的第一段第一行。能否读出醒目之言,这就要看读者的各取所需的本领了。欣赏。

蚂蚁
文/孤狼
目光下
它用咬着米粒的牙齿
与我对决
覆盖了这块土地上的蚂蚁
它们的忙碌
占据着每一寸时光
丰收的日子
蚂蚁们却像冬天的鼹鼠
行走在岁月的缝隙里
【今音点评】
这首诗道出了一个普通人的宿命。求真务实和不好高骛远的提醒和提示,是确认一个身份感的相对与他人的不同。诗歌从安身立命的角度,揭示了这一个非常敏感的事实和道理。对这样的看法持不同意见的人有,不愿承认这种事实的人也存在。诗歌显示出了忠言逆耳。当然,有违“蚂蚁”的突破也有。但如果蚁能够变成一只虎,或者是一条龙,这其中的演变及道路非常遥远。如果落实在一个家庭中,甚至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这是诗歌提出的一个传承要求。这时候,诗歌的严峻也就出现了。

骊 歌
文/然 空
雁掠过窗前时
我正在写 致远方的信
此时 天抖动了起来
雨 在布满灰尘的窗户上 留言
遥远的信箱 久盼 久盼
谁能替我 做一回邮差
【今音点评】
这首诗利用了空格键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做法,所起到的作用是对诗歌旋律在休止上的体验。比如体验触景生情的契机(第一段)思维展现的长项(第二段)寄情于生命动力的渴望(第三段)这是人物在一个阶段所完成的自我精神蜕变。其中有勇有谋,比如勇在“抖动”,谋于“遥远”。于是,诗歌一段距离就凸显在读者的面前。 这是人物对自己最好的负责态度。进行诗歌创作,不就是为了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吗。

《敢骂老男孩,就是我们成功的标志》
文/老男孩
老男孩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创建了一个《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吗?不就是始创了一个《2.1世界口罩日》和《2.16世界手机日》《5.10世界情诗日》吗?不就是创建了人类第一个《太空诗社》和《海洋诗社》吗?人家西方人还没干的事,你老男孩,一个东方人凭什么敢这么做?!
老男孩做的事情真的没什么了不起,我们是不想做而已! 我们才不想像老男孩那样,活的那么累呢,我们是一群专门骂人的人,以骂人为乐趣,以口臭为高雅,我们什么都不干,别人干了,我们就骂他,只要把老男孩骂倒了,就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成功,我们就创造了人间奇迹!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老男孩做出的事情呢?只要老男孩做出来,我们在边上为他鼓倒掌,挑毛病就可以了, 只要我们骂他,背后诋毁他,我们还可以做出链接骂他,这样我们就比他更出名,更了不起!我们坚信,敢骂老男孩就是我们成功的标志!
我们见面打招呼都在说:你今天骂老男孩了吗?!
敢骂老男孩,就是我们成功的标志!
我们在骂老男孩的时候,老男孩在干嘛呢?原来他正在睡梦中,说着梦话: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哈哈,老男孩的脸皮比城墙都厚,居然有人骂他,他都不在乎!
2021.9.8
【今音点评】
之所以要选这篇文章上刊,而且还配评论,是因为同感。当互联网给草根作家提供了能够展现自己才华的平台,首先要感谢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尤其是草根作家都是受益者。在这里,以此文表示感恩。网络文学的兴起,也给一些既得利益的行为,形成了制约和竞争。文坛这块蛋糕就这么大,草根作家的创作实力,正在以日新月异的势头发展着,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凭能力和机运的媒体人,把传媒体做大甚至做强。这归功于国家的政策好,具体的某个传媒人只是一名自觉维护党的宣传的执行者。虽然没有在作协领工资,没有在作协任职,但是,分担了大量的文化与文学的管理及创作工作,理应受到尊重。尤其是文学创作,本着互相学习和提高以及交流,不能采取谩骂、攻击等来对自由撰稿人进行打压。繁荣文坛,首先要尊重作者,以貌取人,以头衔来替代文学作品质量的现象,会给文坛造成损害和损失。
爱在春回大地
文/金露
爱你,在淅沥的雨天
纵使小草的矜持守住枯裂的大地
爱你,在雨后撑开的每一片彩虹
驱走阴霾花香从骨朵绽开
爱你,在云朵飘摇的晴天
随手采撷枕着入梦
爱你,在拳掌间一拍一合
鲜花欢腾叶脉不再隔断回家的路
爱你,在万马纵横的碧波之上
浪涛拍岸 葱茏丛生
【今音点评】
《爱在春回大地》分两段计十行,由前六后四来划分。这首诗歌在选词和用词上,已经避开了网络文坛所看好和提倡的陡峭式语言,而是选用了一些读者常见的和传统的一些文字在尽量结构出来的新意,是以暗喻形式蛰伏于两个段落里面,供有心人来进行识别和欣赏。比如识别诗眼“爱你”这两个字在结构中的重复设计与体现。尤其是突出了人物身心得到自由心态,而且在诗歌中不断得到端正以后的修复和享受韵味。这时候,一种别致的心境由人物所搭建,其背景在于第一段第一行的“雨天”,这是诗歌氛围一种宏观上的构造。在结构上,折射出来的是人物心胸获得不断扩展的状态。从微观上看,也就是第二段的四行,它继续沿袭着从第一段的宏,结构了一个特写镜头,被设计安排在了第二段的第一行,“爱你,在拳掌间一拍一合”。

落叶,在一片雁声中哭泣
文/张绪康
深秋的夜,是冬怀孕的前奏
怀揣春意的初冬
藏着怀春的河,河水流淌的声音
秘不示人,心跳加速
同样,一颗流星涉过天河
穿越整个宇宙
如落叶一样凄美,落在山的那边
让一棵枯萎的小草,厮守山头上的一缕清风
天空中,几粒星子闪烁着泪花
一只孤雁,凄惨的叫声
划破了黑夜的宁静
落叶,在风中寻找着落下的雁鸣声
山路,弯曲的延伸,越来越长
随着大雁的远去
落叶的脚步声,在树丛中越来越小
被雁声渐渐地压低在山谷深处
小河之上,落叶与炊烟
盼望着怀春的鱼儿
等待一枚雪花,在枝头上摇下春的芬芳
落叶,在一片雁声中流下泪滴
【今音评论】
一个有作为人的心神。这是张绪康诗歌《落叶,在一片雁声中哭泣》的评论题目。首先发现诗歌在布景上的用心,是把题目尾部的“哭泣”的狭义进行了扩展,而扩展的距离,与“哭泣”之间甚至更短,这其中就透露出诗歌中的一个意,指的是诗歌人物对事物尤为关切的心态,处于一个迫切和紧要这么一个关头。而这个关头就是诗歌第一段第一行的切入语“深秋的夜”。这四个字所透析出的质量,都会被一般人忽视,甚至还不屑一顾。这种常在诗坛上发生的现象,一旦拥有了足够的知识点之后再去复读它,就会发现诗歌的美,在这个地方所体现出来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近距离,人物和所被关注的事物之间,在态度上能够正视,而不是避而不见。

周浦筑巢引凤
胡晶清(上海)
一
周浦
周浦的儿女赞美你
从龙王山倾泻而下
在浦东运河中枢自立门户
内通钦塘各地
西邻闵行区 北接康桥镇
南连航头镇 东挽六灶镇
陆路四通八达
承接周边省市产业扩散圈
为国家创造了非凡的财富
世人称赞浦东十八镇
周浦第一镇
二
周浦
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
南宋绍熙《云间志》曰
“永定禅院在周浦村”
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美名
澧溪 杜浦 华谷里----
令人眼花爱不释手
明弘治《上海志》县图
标有大名“周浦镇”
宋代诗人储泳寓扎根于此
清代秀女诗人冯婉卿诞生地
创作许多佳作
当代著名翻译家傅雷
在春天的鲜花丛中与美女
朱梅馥结为连理
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中西方文采
三
周浦
在改革的大潮中
广袤的热土上
筑巢引凤
建起一幢幢优雅的高楼大厦
一所所幼儿园、中学、大学园
一座座林立的高科技厂房
引来一批批高人帅哥美女
不负青春年华
搏击于“小上海”
为国家贡献聪明才智
奔向幸福小康生活
【今音点评】
胡晶清的诗歌《周浦筑巢引凤》是一首讴歌诗。 现在谈适合诗歌主题的结构形式。诗歌是以三个章节来进行划分的结构显示,就是要反映“周浦”的大气之势,然而,在诗歌结构的处理上,也就自然显出了用章节来划分的情况。在浦东开放、开发的日子里,上海的“周浦”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且,还拥有“小上海”之称。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并且用诗歌形式把它反映出来的本身,是肯定了浦东开放、开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是认识这首诗歌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再谈诗歌本身的结构。也有人自认为水平高,要主动帮改这首诗,这时候,就要看这个人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从语法上改;比如从修辞上改,再比如从结构上改,如此等等,都不能够解决如何认识浦东开放、开发这样的大事。任何修改都替代不了诗歌里所表达的一切。那么,用诗歌来认识和肯定浦东开放和开发的样式可以有多种,这首诗也算其中的一种。

就在那一刻(一)
显微镜
夜还没有
把黎明送来
梦早已被雨淋湿了
穿上月光
蹒跚在暗淡的走廊
跌倒在了星河的怀里
就在那一刻
我听到了爱的知音
就在那一刻(二)
你在春天里织音
我在夏天中弹琴
蝶恋的秋天
撒下了满地的冬天雪殇
就在那一刻
看到了
我们远去的背影
就在那一刻(三)
知青的名字
我已收藏
蹉跎的戏意情折
点亮了西山下的黄昏
就在那一刻
我收到了
释然的请帖
自在于世
就在那一刻(四)
时间走着走着
就把风云看淡了
光景走着走着
就把记忆留下了
就在那一刻
陪伴
读懂了你
最可爱的人
就在那一刻(五)
萧
穿过黑夜
守望在晨曦的开启
匍匐的涟漪
折断了西湖的妖影
就在那一刻
碎了音色
瑟风劲吹残月声
就在那一刻(六)
品世间陈酿
方知醉意人生
行世道苍桑
得知累的代价
举起叙怀的酒杯
就在那一刻
唤醒了五谷杂粮的道理
就在那一刻(七)
路
不再脚下漫延
情
却在一路狂奔
黑夜来临
就在那一刻
青烟升起
把月光剪了粉碎
投向了心海
就在那一刻(八)
诗是一位
厨艺的高手
喜怒哀乐
在一撇一捺的烹饪里
送出美味佳肴
就在那一刻
心品到了
美的温柔
情尝到了
爱的温馨
就在那一刻(九)
当你老了
混沌的眼睛
布满了飘摇的雪花
寂寞夹着孤独
守候在静默的炉旁
就在那一刻
你翻开诗情的章节
爱的虔诚
没有离你远去
就在那一刻(十)
放下曾经的爱过
心被撕裂
失去曾经的拥有
情被肆虐
就在那一刻
残留的身影告诉我
走
自然有她的道理
因为
那——也是一种——爱啊
【今音评论】
显微镜诗歌《就在那一刻》里的心怀善意,是选择你所关注的人,甚至比写作本身还重要,而我选择评《就在那一刻》,也是这个道理。先看作者作品是以序号方式把它间隔开,但是我还是按照长诗的模式来进行阅读,这首诗的外框结构是以并列结构来展开段落的。《就在那一刻》是指在一个瞬间里所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绝大多数都是一些突发性的,甚至连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的无从适从,然而就在这些"无常"面前,从一个诗人角度来讲,要拿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态度,我把它称作《就在那一刻》。那么,作者显微镜的所谓在这首诗中的谦卑精神又是一些什么,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比如,没有架子,容易使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新的诗点,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写出这首诗的原因之一。这首诗而且相比他以前写的诗歌要长。写长诗没有什么不好,写长诗跟无病呻吟是两回事。而作者能结构出这么一首长诗,我认为,作者在创作的道路上又突破了一个"瓶颈。"作者面对大千世界的世象,要突破的"瓶颈"有很多很多,但是,作者在这首诗里所突破的是自己在诗歌方面创作的高度。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王荣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曾获《上海文学》小说奖赛二等奖、知青文学长篇小说奖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