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腾讯视频平台因VIP会员服务和超前点播机制引发社会热议,不少消费者对平台满含套路的操作表示质疑和不满。对此,9月9日上午,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发文,对当前视频平台广受诟病的超前点播模式进行了批评,表示超前点播重自愿,逐集限制要取消。同时认为视频平台VIP服务应依法合规、质价相符。视频平台贴合用户需求,提供VIP会员服务,应当尊重广大消费者、广告特权应保障、计费规则要公平。

中消协表示,从不少消费者投诉看,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消费者认为已购买了会员,享有提前观看剧集的会员权益,质疑其后推出超前点播收费的合理性,认为涉嫌重复收费。二是消费者反映春节期间,视频平台对热播剧单方修改更新周期,由原来每周三至周日每天更新两集,改为每周六至周日每天更新两集,每周少播4集,同时推出付费超前点播,使会员权益受损。
三是平台宣传充会员将免广告,实际上只是去掉了视频开头的广告,视频播放中间仍多次插播各种广告。四是会员服务未到期,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续费,认为平台强买强卖。还有的消费者反映视频平台协议称对自动续费会员到期前5日会发送续费提示。实际上既未履行提示义务也未与消费者确认,就直接进行了扣款。
不久前,上海市消保委也曾点名批评,称腾讯视频热播剧《扫黑风暴》超前点播必须“逐集解锁”的规则并不合理。按照腾讯视频此前的规定,用户必须按照顺序一集一集的购买,不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集购买。比如用户想超前点播看第23集,必须先买第20、21、22集。超前点播每集3元,原本只需要花3元钱就能看的剧集,用户必须要花12元钱才能看到。腾讯此前就曾因为热播网剧《庆余年》的火爆,首次推出了超前点播业务,遭到无数用户的强烈抵制,用户认为自己明明已经充过VIP了,为何还要继续花钱使用超前点播,并将超前点播称为“朝钱点播”,纷纷吐槽这波吃相太难看。
超前点播重自愿,逐集限制要取消。
中消协认为,对于超前点播业务推出前已购买VIP服务的老会员,视频平台应按原有会员协议提供服务,不应借修改格式条款增加收费项目,向VIP服务未到期的老会员收取超前点播费,减损老会员依据原有会员协议享有的提前观影权利。对于超前点播业务推出后的新会员,视频平台应明确会员享有的权益内容,不得为收取超前点播费用故意减慢视频更新节奏,损害普通消费者和会员的既有权利。

此外,视频平台规定单集收费、逐级购买或者逐级解锁,不论消费者是否需要,都必须按顺序购买才能实现超前点播,有损消费者自主选择权,违背消费者真实意愿。目前仍有一些视频平台置若罔闻,打着保障用户观影体验的幌子,无视消费者呼声,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杜绝唯利是图,违法欺客,霸王条款。希望各视频平台经营者认真自查,主动整改,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依法承担应尽义务和责任,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真正在完善用户体验方面下功夫,让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能得到质价相符的应有回馈。
对此,9月10日腾讯视频发布《关于优化超前点播服务的声明》,称此前设置逐集解锁规则,原意是为了保护观看内容的连贯性、尊重内容创作者的艺术创作,但是也给部分有跳集观看需求的用户造成了不便。为提升用户体验,腾讯视频调整了解锁规则,支持用户选集解锁。
河南全媒体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为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解决互联网营销、品牌推广、提供舆情监测、突发事件预警、热点事件追踪、品牌监测、舆情分析、舆情报告、舆情处置、信息安全等产品专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