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
文║倪双民
那是45年前的秋天的早晨,乡村的早晨宁静而祥和,农人们像往常一样照常出工,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校。早上放学站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放学路上不允许唱歌和说笑,如有违背必受惩罚。具体原因并没有告诉我们,大家感到莫名其妙,都在胡乱的猜测。
中午到校后,我们的老师含着眼泪用低沉的语调告诉我们:前天晚上,我们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不幸在北京逝世了!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寂静了许多。大一点的孩子在窃窃私语:“不会吧,毛主席是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怎么会逝世呢?”紧接着教室里出现了低声的抽泣,哭泣声越来越响,最后大家哭成了一团。那时候我还是一年级小学生,懵懂中不知道大家为啥哭也跟着一起哭起来。
下午放学回到家,看到以往收工很迟的爸爸妈妈已经回到了家,但并没有做晚饭。看到爸爸表情凝重低着头忙着做白色的纸花,妈妈在缝纫机上专注地用黑色的布块做着袖章。我没敢多问,就提起小笼给猪拽草。期间碰到了我的好朋友芳芝,她说爸爸妈妈也在忙着做白色纸花和黑色袖章。晚上回到家,爸爸妈妈才告诉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了,全国人民都十分悲痛,公社通知各个大队的社员都要去公社参加追悼会,人人都要佩戴白花臂缠黑纱,表达对伟大领袖的哀思和悼念。
我们公社所辖七个生产大队,追悼会各村轮流参加。我们大队是9月12日参加追悼会,学校老师带着我们一同参加。公社书记怀着悲痛的心情宣读了会议议程,年迈的老支书哽咽着发言,讲到了自己的身世和新旧社会的对比,最后竟然泣不成声,就连平时大大咧咧的大叔也悲痛万分,那些平时爱说爱笑的大娘大婶们也极度的悲伤。那时的我年龄还小,不知道人们为啥会这样,也跟着大人们的哭声哭了起来。
后来慢慢地从小学课文中认识了毛主席的伟大和崇高。在《吃水不忘挖井人》里看到了待百姓如亲人亲民爱民的毛主席,在《两个小八路》中知道了毛主席对小战士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青年一代殷切期望,在《补丁》一文中了解到毛主席的清廉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好情操,在《挥手之间》看到了毛主席在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面前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的伟人胸怀。从而使我逐渐认识了毛主席,情感从喜爱变成了崇敬。后来上了中学,在历史书中知晓了他忧国忧民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秋收起义的号角由他吹响,井冈山上的烽火是他点燃,长征路上靠他指引方向,新中国的创立是他领航,社会主义建设由他规划。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上,难怪人民群众对他有着那样深厚的情意!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少年毛泽东远大志向的体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青年毛泽东豪迈情怀的彰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他豪放的性格和宽广胸怀写照。“备战,备荒,为人民”是他的深谋远虑,“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是对敌人的藐视,“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是对共产党人的告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共产党人人生目标的高度概括。
“抬头望见北斗星,时刻想念毛泽东。”毛泽东的一生不仅是个人的一生,而且是中国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象征。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他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影响与中国的命运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影响了世界,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也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人民的心中他已经成了国家和人民的象征。古人云:“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他把自己的一生完全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对人民却毫无所求。“为了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的人,群众把他举得很高,很高。”尽管他已经离开了人民群众,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作者简介:倪双民,陕西商洛山中一名普通教师,求真务实之人,崇尚修身向善,对教学艺术略有研究,闲暇之时,喜好玩味文字,偶有感悟成文。有文字在平台及报刊发表,愿向文友学习,以提高自己!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