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关怀谭派京剧几代人
谭寿昌
我是谭富英之子、谭元寿之弟,生长在谭派京剧世家,从小耳闻目染党和国家对谭派京剧的关心与爱护,每当想起,心情总是不能平静,今天又沉浸在回忆之中……
解放初期,北京解放军总后勤部礼堂上演一场内部京剧堂会,是由父亲谭富英等人参加演出的,祖父谭小培也陪同前往。
毛主席也到场观看演出,休息时,毛主席与祖父亲谭小培亲切交谈,并互敬香烟,毛主席还给祖父点燃香烟。
谈话中,毛主席还提到了当年他在北京图书馆工作时,曾经到过戏园子观看了曾祖谭鑫培的演出。主席说,因为京剧的唱唸都是湖广韵,他能听懂。
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能与过去社会低下的戏子平起平座并亲切交谈,这让祖父非常感动!
这次会见或许成为了祖父后来在已经脱离舞台多年身体欠佳的情况下,仍积极参加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的义演的动力。同时,也促使他即使在病重时仍支持父亲参加赴朝慰问的演出。
六十年代,父亲在中南海怀仁堂的一次演出后,被邀请到毛主席书房,坐在毛主席身边,受到主席亲切接见,一起参加接见的有家兄谭元寿及张君秋、裘盛戎、马长礼和新华社社长石少华。谭家父子分别坐在毛主席身边左右,充分说明主席对于谭家的信任,这更是谭家全家的荣耀。
父亲谭富芙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各次运动中,积极站在党的立场上,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地参加一些公益性演出,最后被组织上发展成了一名京剧界鲜有的中共党员。
七十年代,毛主席观看了北京京剧团的《芦荡火种》的演出后作出了重要批示:要突出武装斗争,并将剧名改成《沙家浜》。自此,长兄谭元寿一跃为剧中领衔主演,并成为了家谕户晓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如今,家父谭富英、长兄谭元寿都已离世,但谭派京剧后继有人,晚辈谭孝曾、谭正岩已扛起谭派京剧大旗,不忘毛主席和党与国家对谭派京剧的关怀期望,一定会把谭派京剧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