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一—银龄西行游记(3)
作者/刘芸
穿过了漫长的河西走廊,我们终于进入了新疆。新疆的公路真好,除几条重要的国家高速公路外,全自治区内的路网也很发达,纵横交错、且多半都是高等级公路;考虑到新疆地域太大、县与县距离一般都很远,在这里汽车过路费都不是以公里数多少计费,此举无形中给私驾车主们省了不少费用。
经过几番疫情防控的严格检测,终于来到了吐鲁番葡萄沟5A级景区。发现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都前移了很多,到主景区须坐20多分钟的区间电瓶车。维吾尔族女司机很热情,主动与游客攀谈、开玩笑并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车载喇叭里一路播放着各个景点的导游讲解,逆着飞瀑湍流的河沟上行,看到的是美景,听到的是欢笑,旅途的劳累瞬间荡然无存。
到葡萄沟一般游法是:先乘电瓶车到主景区的终点,然后徒步下行往回走,观看沟两边的景色,也可在各乘车点依次坐车。我们到终点后,首先到集中的饮食大排档吃饭,热情的维族老板免费给我们端来新疆的大西瓜和葡萄沟现摘的葡萄,饥渴难耐的我们,大口吃着沙瓤西瓜和新鲜葡萄,一个劲地称赞:“好吃,甜!”饭自然是点这里的特色美食,烤羊肉串和拉条子拌面。
吃饱喝足的我们沿由各色葡萄搭建的绿荫长廊往回走,累累葡萄串像倒挂的座座宝塔,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这里除了葡萄外还有遮天蔽日的树木花草,“阿凡提风情园”、“达瓦孜”(高空走钢丝)、“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啤酒庄园”等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雕塑和有各种休闲娱乐项目的园区点缀期间,因我们还要去火焰山,各景点只能是走马观花,走了一段就又乘车返回。
著名的火焰山景区大门就在公路旁,因山体由红色砂岩构成而得名,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它主要是依据《西游记》里“唐僧取经”的故事而建造的国家地质公园。山下有巨大的“芭蕉扇”,上面显示的即时温度是摄氏40度,当时还是多云天气;山上有唐僧骑白龙马、沙和尚挑着担子、猪八戒扛着钉耙、孙悟空腾空飞跃的雕像,有埋着鸡蛋的沙堆(能煮熟鸡蛋),还矗立着孙悟空拿的巨型“金箍棒”,实际也是一个温度计,上面显示为46度,通过这些人物造型向游客弘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西游文化;还可以坐电瓶车到后面山头观看火焰山全景,因怕热决定放弃。
吐鲁番还有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创造精神的宏伟工程“坎儿井”。“坎儿井”是干旱荒漠地区为了克服蒸发、渗漏和污染而建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有水源地、地下暗渠、竖井(取水口)、地面接受集聚地(涝坝池)所组成;新疆的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三大伟大工程,因时间来不及前去,只能留下遗憾了。
二〇二一年八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