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苦涩的初恋
作者 段清华
二十几年前,我曾经有过一段刻骨铭心、永世难忘的恋爱。虽然这份爱最终没有开花结果,但却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至今回想起来,仍让我心中隐隐作痛,是我的胆怯和幼稚无情结束了我们美好的感情,辜负了她对我的一片真情和厚爱!
她叫亚,当年是老家陕西华阴桃下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小学教师,刚满20岁,身材苗条、漂亮大方、又能歌善舞,是十里八村年轻小伙趋之若骛、争相追求的对象。特别是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也会说话似的。
那时,我正在西北边陲武警伊犁支队服兵役。1991年5月中旬,我因出差顺路回家,到一个在村口小学任教的高中同学办公室聊天叙旧,隔壁的亚敲门进来,经老同学介绍我们相识。交谈中我才得知:她和我同村,比我小三岁,她的二哥也曾在青海当过兵。她自小就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很高兴和我认识,当时我们的谈话很投机。于是,便互留了通信地址。
回部队不久,我便收到她的来信。在信中,她用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农村姑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努力和奋斗。当然也有对人生,特别是对个人婚恋问题所产生的困惑。信中说,她曾在父母和亲友的撮合下与一个富家子弟订过婚,相处不久就因性格不合分手了。在信的结尾还问我是否愿意和她兄妹相称,这分明是在试探我对她有没有意思!
我一夜未眠。回信接受她的爱吧?部队纪律不允许。再说两人天各一方、相互了解不多。回绝吧?又不忍伤害她的一片真情。那时我也二十三岁,早已情窦初开。没等我回信,她的第二封信就来了。
我很快给她回了信,在信中我没有过多地涉及感情问题,简单介绍了自己在部队的生活、工作情况,但也难免流露出自己远在他乡,孤单寂寞的心情。
她很快回信,给我以安慰,我们的通信日益频繁,由最初的每月一封到每周一封,有一周我竟收到她五封信。她说写信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每当她看到别人成双成对,她就会想起我,惦记我的冷暖,就忍不住要给我写信。而读她的信则成为我紧张部队生活之余的精神享受。父母没多少文化,来信里只是那麽几句“希望儿在部队好好干”之类千篇一律的话。而亚的信中既有家乡的讯息,又有淡淡的儿女私情,让我这个离家的游子得到心的慰藉。
通过书信交往,我们进一步加深了解,两人的感情与日剧增.当年初冬,她给我寄来精心编织的毛衣毛裤,叮嘱我注意保重好身体,天凉及时增添衣服,这使我深深感受到她的细心体贴,打心底喜欢上她。
1992年年初,当我写信告诉她我准备考军校时,她给我寄来三百元,并写信叮嘱我一定要加紧复习、注意劳逸结合,争取考上军校,为自己为家乡亲人争气.还主动提出让我少给她写信,以免影响复习.那三百元可是她当时三个月的工资,多好的女孩啊!
1992年7月中旬,我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安武警学院录取.当我将这一好消息告诉她时, 她立即给我发来特快专递表示祝贺,并询问我上学回西安的日期和车次,说是要接我.可因为当时电话联系不便,没法通知她我回家的具体时间,让她冒雨在西安火车站等了两天。
万万没有想到当我回到家时,父母亲不知从哪儿得知我和亚恋爱的事,极力反对.原因是村上传闻亚订过婚,有过一些不明不白的事,而且说的有板有眼.我的热血当时就往头上涌,真想找她当面质问.可转眼一想,一个女孩长得漂亮,自然会有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至于亚的为人和作风,还是等以后在交往中自己用心去感受。
上学前的一天,我和亚相约来到华山脚下的仙峪口,这是我们相识之后第一次单独相处、交谈。虽然我们在以前的通信中,都曾用过了“亲爱的,吻你”的字眼,但从没牵过手,更没有接过吻.在仙峪口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以后,我们相对沉默了许久,谁也不肯打破这难得的宁静.可谁心里都清楚,我们之间的爱正在遭遇到来自父母的无情阻挠.还是我首先打破了这沉寂,鼓起勇气向她靠了靠,顺势牵起她的一只手,认真的问:“这几天,我听到了许多关于你的传闻,凭心讲,你有没有对不起我?”
她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立刻撂开我伸过去的那只手,委屈地哭了起来,顿时我不知所措。
过了一阵子,她慢慢平静下来,对着我说:“你要是不相信我,随时都可以验证。”
天哪!从没有恋爱经历的我听了这话,心咚咚直跳, 也一下子红到了脖子上。这时,老天爷被我们的苦苦恋情所打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整个山峪就剩我们两人,被雨水淋湿也浑然不觉.亚这时就象一个刚出浴的美女,脸色红润,双乳在被雨淋湿、紧贴身体的衬衣下若隐若现,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冲动。
我一把将她搂入怀中,只见她双眼轻闭,将玉唇递了过来,亲吻拥抱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她强烈的心跳和玉乳的颤动.但一想到父母和村里好多人都在我耳旁说她和别的男人好过,一股厌恶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她好像察觉到我的心思,火热的心立刻冷却下来,理了理被雨浇湿和被我弄乱的头发.不解的问:“怎么了?”
我说:“你对我的真心我很清楚,但我绝不会过早地为了爱去伤害你,更不愿伤害父母亲,我们现在暂时先不要再让感情放纵下去,好吗?”
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上军校不久,我却忍受不了对她的思念,入学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就写信约她来看我。中秋之夜,在学院的后操场里,我俩激情相拥,相互诉说着“分别数日如隔三秋”的思念。
当晚,我在熄灯后溜出宿舍和她在招待所彻夜长谈,虽然没有干什麽越轨的事,但这在军校也是绝对不允许的。不知是谁向领导告了密,我受到严厉的批评和处分,并写出保证:以后在上学期间决不再犯类似错误。父母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指责,要我和亚断绝联系,并拜托队领导对我严加管教。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一边是刻骨铭心的恋情,为何如此水火不容?那段时间,我好像掉进了万丈深渊,心绪非常糟,甚至想到过自杀。
但一想到父母养我的艰辛、当兵考学的不易,我只有忍痛答应父母和队领导的要求,给亚写了一封断交信。当年寒假,我主动到学校偿还了她的三百元钱,并请求她能够理解我。当时她没有说什麽,只是很伤心、很难过,好像得了一场大病。
后来,我放心不下,给她写过几封信,但都没有收到回信,看来她已经让这份爱伤透了心。
我和现在的妻子认识前,也给她写过一封信。信中说如果她还保留着对我的爱的话,我就和她继续谈下去。但不巧的是她已离开桃下中心小学,没有收到回信。后来才听说,她自从和我分手后,很快就离开学校,远嫁他乡。听说她开办过幼儿园、开过小酒店、后来还经过努力考取了小学教师资格证,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今她的生活过得很好,我的心里才稍稍有一丝欣慰。
我结婚成家之后,也曾将这份恋爱故事讲给现在的爱人听。她听后淡淡地说:“爱是一种缘,有缘就有爱情,没缘就没有结果!”可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总为这已失去的真爱而感到心痛。要是当初自己能成熟一点,用理智的心态去对待亚的爱,我们要是能够再勇敢一点,敢于向世俗抗争,就不会有今天太多的遗憾和惋惜!
段清华:微名笔名QQ名均是l小白杨。曾经军旅十余载,痴心文学终无悔。男,陕西华阴人,现居渭南。中共党员,军转干部,热爱新闻文学写作,在中省各大媒体报刊网络发稿百万字。创作歌曲《再访小白杨》已在军内外传唱,受到关注。

读《难忘苦涩的初恋》有感
作者 马艳红
一怀愁绪,二十年离索。悠悠岁月,亦真亦幻,好困惑,难诉说。
灯光下,细读段清华的《难忘苦涩的初恋》一文,令我感叹,久久不能平静。提笔而写“一点相思泪了眸,眉头新解又春愁。三生三世何人许,却话韶光逝水流。”
一篇朴实无华的文章吸引了我,阅读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一个永世难忘的回忆。故事的主人公小白杨的初恋,一个凄美的爱情往事。我品读小白杨与亚姑娘的青葱岁月,感受了他们纯洁的爱恋,他们像一双受伤的小鸟,在封建礼教面前,在部队的军纪前,小白杨屈服了,不得以舍弃了爱情,背叛了誓言。一句句血泪合成的文字在深深触动我的心弘,梦难圆,已成千古恨。
在北疆边防的战士段清华犹如一棵玉树临风的小白杨,情窦初开之时遇到了美丽善良的亚姑娘,鱼雁情书,聊聊我我。
亚得知段清华上军校了,倾其所有资助,痴心绝对。穿上亚亲手织的毛衣毛裤,千万条线纵横交织,浸透了姑娘多少情与爱啊!阿哥去当边防军,十里相送难分手......
可这份恋情却如温室里的花一样脆弱,毁于谣言,失于世俗。父母的严厉反对,犹如棒打鸳鸯而不得孔雀东南飞。
那份纯情,那份渴望,止于相拥,止于理智。为了孝心,为了虚荣,小白杨放弃了初恋,以至于那丝丝苦涩一直萦绕心底。
小白杨也曾想去寻找,寻找那份失去的爱。可亚已远离他乡,在通讯不发达的九十年代初,只好引以为憾。人生最苦是情痴,惟盼相逢梦里知。犹恐泪珠禁不住,只因缘去已无期。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后来得知亚结婚了,并且生活的很好时,段清华稍微心里轻松了点。
字字句句倾注泪滴,情切切,意深深。虽说“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句,也有“天涯何处无芳草”流世。红尘滚滚,大千世界,你我微若尘粒,皆为过客。
段清华文笔细腻,娓娓道来一段尘封往事,也是要有莫大的勇气,令人佩服。
他们是平凡的,正是这寻常世界中的平凡的事,打动了每个善良的人。也许故事还没结尾,因为生活还要继续,还会遇到风雨,还会遇到闲语,可活着就要坚强面对一切,有情有义的人,一定会有自己的幸福的。
【作者简介】马艳红,笔名清秋,河南沁阳人,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理事,焦作诗词学会副会长。诗歌散文发表在《焦作日报》、《河南日报》、《澳门市民日报》、《兵团开发报》、《奔流》等报刊杂志以及“中国作家网”“原乡书院”“援疆网”“中国诗歌网”等网络平台。歌曲代表作《老同学》。

【主播简介】
燕子,本名:傅燕,甘肃省兰州市人,中国朗诵联盟会员,喜欢唱歌,喜欢阅读与朗诵,感恩生活愿以声释美,以声传美!丰富自己,温暖他人!2018年参加中国好声音经典朗诵赛获得好声音银奖。在《朗诵联盟》《散文阅读》《敦煌诗社》《千千微刊》《朗诵艺术杂志网刊》等多家微信平台担任主播。发表朗诵作品两千多首,曾创作发表《母亲我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孤独》《又到父亲节》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