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雨梨花压海棠】
文/龚讯
每年4~5月份绽放的梨花,其颜色纯白似雪,素雅之中透着天然去雕饰的美感,因此便与女子的容颜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一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把杨玉环红腮挂泪的凄然神态,描绘得楚楚动人。
而元代诗文家张雨更是赋予了梨花以深刻的含义。他的《咏梨花》写道:“折得瑶花第一枝,清明时节寄他谁。绝怜天上无真色,虢国夫人淡埽眉。”诗文的意思是,梨花白得如此纯净,应该送给一位素面朝天的真美女,可是,上哪里去找这样的美人呢?就是皇帝的后宫个个都要浓妆艳抹,连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也是化了淡妆呀!
张雨苦苦寻觅的大概不只是没有涂脂抹粉的佳丽,应该还有可真面示人的那份洒脱吧。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尽管在喊着要追求无拘无束的本色人生,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无需关注别人脸色,勿用顾及他人口舌,可还是会在出门前照照镜子,将肩头的一根落发弹掉;还会在居高临下的领导面前,上身微倾略显谦卑;还会在面对周围人的冷嘲热讽时,内心翻腾起无数的国骂。
或许,掩饰并非虚荣:嫔妃略施粉黛岂会让皇帝蹙眉?应是文人墨客吃不到葡萄时嘴里泛起的酸味;仪表之美也不全是为了夺人眼球,更多是可增添些许的自信;对上级的恭顺不完全是谄媚,也有自己有朝一日飞黄腾达时被人拥戴的期冀;在乎他人的评议未必是坏事,说明你会根据褒贬适当修正自己的形象。
独善其身无非是穷困潦倒时的自慰,人如浮萍,怎能搅动江河横流,只有尽量避开飘忽不定的旋风,才可幸免于四处飘零,或可觅得一处安详之地终能枝繁叶茂。所谓自由自在的潇洒大多是沙漠旅人眼里的海市蜃楼,当奋不顾身地扑向幻觉的盛宴时,他便是在用黄沙将自己掩埋;所谓的素颜最美,应当是意欲满足窥见粉底下真容的好奇而已。
张雨遥望前朝丽人发出的感慨应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白居易对同一朝代贵妃的歌咏想必更为真切,其用意也更为切实,“梨花带雨”的描绘自然打动人心,“清明时节寄他谁”的感慨就显得矫情了。但愿现实给人留下的不是“玉容寂寞泪阑干”的缺憾,而是带雨梨花压海棠的喜感。
(2018.04.05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