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九的怀念(外三首)
吴卫东〔内蒙古〕
当年的哀乐真的恰似霹雳,
震得那里的人们一派哭声,
没有一丝一毫做作的神情,
那可是发自肺腑的感受,
伟人的一生也是诸多坎坷,
先后为祖国的新生献出了数位亲人,
自己也曾几次遭受压制或冷遇,
直到那遵义会议时才有了转机出头,
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支人民军队,
从弱到强地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前景,
把革命的道理紧密结合到神州大地,
从此老百姓有了前进的明灯领走,
面对列强的封锁与围攻,
伟人带领我们奋发图强自力更生,
硬是用我们自己的双手与双肩,
迅速构筑了共和国崛起的神魂身手,
几亿人拥有了当家作主的日子,
拥有了原子弹氢弹还有人造卫星,
硬是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
重新屹立到了世界民族之林出秀,
连我们的敌人都不得不衷心赞佩,
全世界都在敬畏这位中国的老人,
到如今时过境迁已经数十个年头,
我们始终站立在巨人的肩头,
从来没有把他忘记,
始终把这一天铭刻在了心口,
怀念是为了继承老人家的遗志,
要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永久。

又 临 教 师 节
又是教师节了
马上又到教师节了,
忽然发现一个新的特点,
现在是全民皆称老师的时候,
这个节日岂不是意义更加非凡。
曾经的尊称是互称同志,
接下来有一段“师傅”更加普遍,
到如今见面必称对方为“老师”,
这已经成了最新的尊重与渊源。
中华文明自古就习惯于尊师重教,
数千载的优育传承从来不曾被扔掉,
现如今的问题转到了教师自身,
师德师范成为目前全社会的一个强调。
如今刚刚开展的全面“两减”,
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破冰的尖端,
时代需要老师们重新托起全民对自己的尊重,
重新把教书育人的职责推向神圣的山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时代推进的助燃剂,
教师把一个民族的未来托在掌心,
教师用自己的身心传承真善美的意义。
让我们在教师节时重新把教师的内涵温习,
让我们在时代面前重新把教师的重任担起,
为了中华民族在全球的圆梦之旅,
我们要重新举起尊师重教的大旗。
教师节的感想
国家正式建立教师节的时候,
我还是一名正在讲坛上挥斥方酋的粉笔匠,
心中那份自豪与喜悦自然是欢乐无疆,
屈指一算,已经过了三十二年的模样,
当时的我年方三十五岁,
应当说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光,
而如果从队办小学的执教算起,
那时的教龄也已经积累到了十多年的份上,
在校园里经历了九个自己的节日,
然后就迁移到了京城重新奔忙,
接收单位写的是环卫部门,
其实直接被一家央企的老板看上,
这家企业正在大刀阔斧中改革,
我则被安排在办公室里打杂帮忙,
重新拾起写作的特长,
从头学起公文的式样,
原以为从此与教育绝缘,
谁知道老师的称谓却一直延续在身上,
多少次随单位去乡村助教的活动,
让我重新体验到这教师节的欢畅,
又不知从何时开始,
老师又成为社会交往中最为普遍的颂扬,
再加上当年学子时常的拜访,
这老师的名头至今还背在肩上,
甚至连敬老院里的邻居,
教师节也不忘拉了我为我照相,
看来这一辈子曾经的经历,
真的成了一份人生的光辉勋章。

教师节的感慨
过去的教师是一个职业,
完成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实践,
为人师表可是需要自己拥有足够知识的,
否则肯定会被人背后诟病指点,
现在的教师还是这样吗?
怎么有很多只是在对学生和家长们作着不停的安排,
那么多的任务都需要家长“配合”帮助完成,
否则就不要怪老师没把学生教出来,
很多教学手段确实越来越新颖科学,
可教师们的教学热情是不是也随之得到足够的升华,
有多少教师还在把学生当作自家的孩子那样爱护有加,
或者想那样做而家长们也不一定真买账吧,
教师现在仍然是一个职业,
但是其中包含了多少育人的文化,
只是负责单纯教书的操作是否有些不够全面,
就像园丁只顾浇水施肥却忘了修枝打岔,
我的一帮老朋友们常常会坐在一起叹息如今的娃娃几乎没有真正的童年,
因为他们的课余时间都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占下,
多少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们大多独得要命,
团队的概念不知何时才能让他们记挂,
以前的教师都会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挫折,
如今似乎那些家长们都不愿意让娃娃接触它,
老师们即使想提及也会被遮掩甚至挡驾,
这看着真想做个合格的园丁恐怕也是难啦,
更不要说教师队伍自己内部问题也挺大,
大家努力的方向还是不是全花在育人的实践啊,
弄虚作假再加上千方百计的弄钱,
不知道多少教师队伍的味道已经令人遗憾的变化,
幸好如今的教师大多数还是自律自强,
幸好更多的教师还本能地对学生爱如鲜花,
如此的教师仍然是社会上最神圣的一种职业,
我们大家仍然对他们敬爱景仰亲如一家。

教师节再唠叨几句
记不清这是第多少个教师节了,
记忆犹新的是第一个教师节时那份激动的心情,
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能有了一个正式的节日,
在当时真的感受到了激情与欢欣。
那时的教师还并不那么受人尊敬,
最明显的还有那明显菲薄的收入水平,
所以教师节时让人感觉最为实惠的,
好像反而是学校为大家增发的那份奖金。
然后的几年就觉得这日子安排得离开学太近,
许多新学期的事宜还没忘完就要筹备自己节日的典庆,
所以常常只感到时间安排上过于紧张,
反而缺少了那份自己过节的愉悦心情。
等到自己重新对教师节加以注重,
却是已经离开了这个岗位的途中,
这时我眼中的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
观察的角度也改为了客观的互动。
我看到更多的是学子们向老师进行的祝福,
这才是设立这个节日真正的初衷,
尊师重教越来越成为社会常态的风尚,
这个职业的神圣与高尚方才体现得更加从容。
大概恰恰由于这旁观者的特殊角度,
我开始更加关注到教师们自身的修养蓝图,
总觉得这项最神圣的事业,
太需要更多精英人物的输入。
因此更加厌恶那些不负责任的做法,
比如把更多的责任推给家长和娃娃,
还有引导学生和家长去投资那些各式各样的补习班,
完全卸掉了自身责任中最关键的心花。
须知教师的神圣并不在于形式上的位置,
而在于真正能够给学子心灵的塑制,
你敷衍了事的讲授了一些学时,
却把理解的重任扔给了补习的日子,
如此从小让孩子养成了拖延的毛病,
以为凡事都可以等待补救后厘清,
遇事不从第一时间投入专注,
这样的灵魂怎么能承担起时代要求的运行。
看起来教书育人的重任还须慢慢推进,
教师们也有必要与时俱进,
教师节说起这些似乎令人扫兴,
却真的是我发自心底的一份声音。

作者简介
吴卫东,网名龙行天下,内蒙古草原插队8年,双下肢残疾,现任中国知青网担任超级版主,居北京。于2015年开始学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