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祭拜
胥全迎
今天,是2021年9月9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回想起2003年去韶山“祭拜”的情景。
2003年的九月份,中国冶金报社在张家界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我们淮安无直通火车,赴无锡乘始发车至株州,转长沙。到长沙已晚十点了。下了火车即买好翌日韶山一日游的车票,这是我走前已经计划好的日程安排。因为我此行最向往的不是张家界的武陵源风光,而是多年来魂牵梦绕的韶山,那可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啊!
第二天一大早,一日游开始了。上了游览车后,我才意识到今天的日子多么特别: 九月九日!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逝世纪念日哎!冥冥之中的安排,使我此行又蒙上了更为庄重的“祭拜”的色彩。
首先经过橘子洲头,远远就看到白色大理石毛主席青年读书的塑像。这场景,使我十分激动。1968年秋季,我上淮阴师范学校初中班的第一堂语文课,就是张玉波老师上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在此,我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13岁的少年时光。
车子在山间绕行。满目苍翠,山青水秀。韶山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先扺达毛主席塑像广场。毛主席的塑像我也见过好几座。不说文革中各单位建立的那么多的毛主席塑像,就说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如长春市大街上的、成都市人民广场上的、南京军区司令部大院里的毛主席塑像,好像都没有这座塑像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
毛主席塑像广场距韶山小学不远。塑像取之于五、六十年代毛主席站立的形象,真的是神采奕奕、光照人间。毛主席着“毛式中山装”,大领,裤角卷边。在我印象中,没有谁穿中山装比得过毛主席穿的大气,具有伟岸、挺拔的神韵。毛主席手中握着一卷书刋或图纸样的卷轴,慈祥地眺望着远方。塑像基座前,摆放着簇簇花圈,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这位伟人的悼念之情。
我伫立在毛主席塑像前,静默哀思。那一幕幕往事浮现在眼前。1976年9月9日下午一点,我在南京军区防化团礼堂的党员大会上,听取防化团袁维新政委传达中央关于毛主席逝世的文件。当时重要文件的传达,都是先党内,后群众。我听到此恶噩后,不由地流下了眼泪。
下午四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那些日子,中国的天仿佛真的塌下了。全国人民的心,确实沉甸甸、空落落地。
9月18日,防化团与中央同步举行了追悼大会。毛主席呀,毛主席!在您的遗像前,这是我第一次向您三鞠躬。
1986年,我第一次去北京。在毛主席纪念堂您的遗体前,是第二次向您三鞠躬。您生前我无缘见到您,在这里,总算是同您见了面。
毛主席呀,毛主席!今天,我来了,我来到韶山祭拜您!今天,正是您离开我们27年的日子。我是您在世时入队、入团、入党、入伍的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啊!是千千万万个您的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之一啊。我现在就站在了您在故乡的塑像前呢。面对毛主席塑像,我极为崇敬并虔诚的向您三鞠躬。
听当地老百姓说,您的塑像在向韶山运的路上,曾在井冈山发生过车辆莫名其妙抛锚的情况。车队在井冈山停了一夜,第二天车子一切正常。人们说,那是您念念不忘井冈山红旗漫卷的岁月,念念不忘井冈山根据地创立过程中英勇牺牲的英灵。
瞻仰了毛主席的故居。后有小山,前有池塘,正是民间所说“后有靠、前有照”的风水宝地啊!这面画多少年来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所以一点不感到陌生,觉得以前什么时候来过。照了好几张留影照片。故居很平常,毛主席的住屋和他老人家曾经睡过的床,也无甚特别。我一直在思考,难道就是这里的好风水,孕育出如此伟人吗? 应该说,即使韶山一带,像毛主席故居风水差不多的民居也有好多处,为什么就这里出了个毛泽东呢?我想,有风水使然,更是伟人多次力挽狂澜、化险为夷的韬略所致。正是中国风起云涌的革命的实践,锤炼出这位能扭转乾坤的伟人的。
韶山有毛主席纪念馆,我恭恭敬敬地请了毛主席铜质像章一枚。毛家饭店的毛氏红烧肉,是其招牌菜。因为传说毛主席最爱吃这样方式烹饪的红烧肉。三十元一盘,来一盘!好吃,真的好吃!毛主席,您的爱好怎么这么接地气?老百姓怎么感到这么亲切?中国的老百姓基本上都爱吃红烧肉呀!就这一点,拉近了这位伟人与百姓的距离。
我想说,毛主席不是神。老人家同凡人一样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想,中国的老百姓绝大多数人都会原谅他。为什么原谅?因为他老人家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共和国的建立,为了劳苦大众脱离苦海走向幸福,为了中国人在世界上可以对任何国家说“不”----建立了无人能及的不朽的功勋。
老人家没有遗产,但留下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多么宝贵的思想宝库和精神力量啊!
我又想说,毛主席是神。他老人家永远是咱中国老百姓心目中顶礼膜拜的神!
原文首发于2014年12月24日淮安论坛(淮水安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