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章 全寨皆兵孙家添丁
为了防止日本人把大部队开进孙家寨,孙家老大哥老龙头儿,带着孙家寨的男丁,在寨子四周挖了深一米,宽两米的壕沟;族长孙季山带着另外一些乡亲,把寨子里用来存放红薯、萝卜的地窖,再次深挖,把各家的地窖挖通,把吃的用的都放进地窖;被任命为国军连长的孙玉琰,把他的士兵,分派到寨子各个路口把守,晚上再带着寨子里的男丁操练,他把带回来的枪支发给乡亲们,并且把上司给父亲的营长委任状当众宣读一番!孙家寨的乡亲在孙家父子的带领下,正式进入了抗日保家卫国的战备状态……
再说中秋节那天夜里,大岛松二带着刘青莲,刚出了孙家寨,狂风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当他们途径澧河时,刘青莲借口要下车解手。大岛松二就命令人停车。刘青莲下了军车,趁日本人不防备,她抱着琴匣,纵身跳进了风雨交加的河水里。风浪裹着大雨连同刘青莲洁白如莲花的身影,不一会儿就淹没在黑沉沉的夜色之中。大岛松二慌了神,一个中国女人生命,在他眼里根本不当回事,大岛松二担心的是那把绝世古琴。他来之前,已经打电话给自己的老师——嗜琴如魔的东条泽川,许诺要专门开一场古琴盛宴来迎接东条泽川。这一下古琴没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向东条泽川交代。大岛松二抹了一下头上豆大的汗珠,让自己因无法交差而惶恐不安的心镇定下来,慌忙命令几个特种兵下去打捞。无奈天黑雨大,加上狂风,几个特种兵有劲儿使不上,大岛松二只好让士兵上车。又派了几个人守在河边,想等天亮雨停之后,再打捞寻找那把古琴,自己坐车先回城里去了!后来派的人报告说,未发现刘青莲的尸首,琴匣也随着河水,不知道漂到哪里去了……
大岛松二后悔万分,发誓要血洗孙家寨。可惜他已错过了最好时机。大岛松二心里明白,在大日本帝国的大部队占领中原之前,他拿孙家寨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凭他大岛松二手下那二十几个士兵,再强悍也敌不过孙家寨几百号人,更何况还有孙玉琰带的百十号国民党正规军。
大岛松二只好花大价钱,暗地里收买了一些亲日分子,编成队伍,日夜操练,多次想偷袭孙家寨,都被孙家寨的正规军加乡兵,打的稀里哗啦,元气大伤。大岛松二决定先休养生息,再伺机而动……
出于安全原因,孙家寨的私塾馆关闭了。喜欢读书的孩子们只有在家里读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五经四书等,孙家的大小姐孙玉琴,在嫂子张甜的辅导陪伴下,也读完了这些书。
孙家寨的乡亲们一边轮流值班,固守着每个路口,一边还要在农作物耕种的季节耕种,施肥浇水,收晒粮食。妇女们除了农忙时帮着干地里的活儿,还要纺线、织布、做饭、做衣服、管理孩子、伺候老人。就这样,孙家寨的人们在一天天的紧张忙碌中,过了一天又一天……
1941年春天,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孙季山一家迎来了第一个孙子。孙季山闻声,大步跨进堂屋,看到孙太太笑盈盈的从里屋走出来,怀里抱着一个白白胖胖如麒麟童子一般的新生儿。孙季山急忙伸手接过来,轻轻打开红色缎子面的小包褥,看看赤裸新生儿两腿之间如雏鸟一样粉嫩的小鸡鸡,果真是全家期待的男婴。他笑呵呵的对旁边焦急等待的儿子说:“琰儿,你当爹了,我也应上爷爷了,天大的喜事啊!快,给我的大孙子起个响亮的名字吧!”听爹爹这样说,孙玉琰忙谦虚的说:“爹,您是爷爷,又是族长,还是您给孩子取名字吧!”
“哈哈!算来,咱们孙家大小孩子,差不多都是我起的名,特别是你们玉字辈儿的,叔伯兄弟姊妹十几个,我起的就有十个了。”孙季山自豪地说着,一手摸摸逐渐花白的头发,感慨万千,继续说:“十表示圆满。我的义务算完成了,你爹我老啦,思想也落伍了!你念过洋学堂,识字比我多,以后都靠你们这些后生小子们啦!”
“那好吧,爹,我起个您听听,不好了您重起啊!从清末,外国人都欺负我们中国人,说我们华人是东亚病夫,我希望孩子长大了能振兴中华,让我们国家国富民强,雄立亚洲,成为不再受人欺压的强国!就给我的大儿子起名‘兴亚’,以后再生,就顺着这个起,老二叫‘振亚’,老三家‘伟亚’,老四叫‘惊亚’,老五叫……”孙玉琰兴致勃勃的发挥着想象的空间,想象着自己像岳飞一样,不由自主的笑着说:“能有五个儿子就好了,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上阵父子兵。或者像杨家将那样,来个七郎八虎,儿子们齐唰唰往跟前一站,那该多威风啊!”想着想着,孙玉琰不觉笑起来!
张甜听了丈夫的话,不高兴了,故意嘟着嘴,假装生气的说:“孙玉琰,要生七八个?你要累死我呀!你想多要儿子,自己生去!再说了,也不是你想生儿子就都生儿子,我还想要闺女呢!”
“甜甜,就是跟你说笑话,你可别生气啊!生气了回奶,咱宝贝儿子该挨饿了!”孙玉琰见张甜不高兴,赶紧说好话,“你想生几个就生几个,儿子闺女都欢迎,是吧,娘?”说着,孙玉琰把胖嘟嘟的新生儿从父亲手里接过来,重又递给旁边的母亲。
“是啊,甜甜,咱们家虽然希望你多生男丁,特别是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打仗扛枪还是男孩儿好啊!不过咱家从来不重男轻女,看看你妹妹朵儿就知道了,一家人把她当宝一样,快把她宠上了天。包括你叔叔大伯他们,还有你,都跟着宠惯她。我真怕我的朵儿被你们宠坏了,长大啥都干不了啊!”孙太太感叹道。
“娘,您才是杞人忧天呢!您啥时候看我被宠坏了?您看我每天读书,现在我还要帮嫂子抱孩子呢,还要跟哥哥去查岗,可忙了!小莲姐教的那些女红针线活,我才懒得学呢!我长大了要像哥哥一样,扛枪打仗,给我干妈报仇!”还不到十二岁的孙玉琴,因为遗传,很像她的父兄,长成了和年龄不太相符的大个子,比母亲嫂子还高。
“哎呀,我的朵儿呀!你长的跟个野人差不多,再去打仗,小心嫁不出去!再说了,打仗多危险呀,让你哥哥和你爹他们为你干妈报仇就好,你女孩子家家的,多读书就好!可不能满世界跑着喊打仗,像什么啊!”孙太太一听女儿说长大了去打仗,吃了一惊,想打消她的念头。
“娘,都啥时候,您还想着让我像您和古代的女子一样,裹上脚足不出户的日子啊?再说了,就是不出门,鬼子还不是照样打到咱们寨上了,难不成让女儿窝在家等死啊!还有,您没看那些戏上唱的,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杨门女将,哪个不是女的,我也要像她们,不爱红妆爱戎装!哥,明天给我一套你们的军装,我也要当兵打鬼子!”朵儿当兵的念头,不但没被打消,反而更强烈了!
“她爹,快劝劝你的宝贝疙瘩闺女吧!我看她想为她干妈报仇,都想疯了。”孙太太无奈的向丈夫求助。
“老太婆,我看咱朵儿当兵不是啥坏事,最少能锻炼个好身体!咱都一把年纪了,你还指望我能保护她一辈子?还不如让她学会生存学会保护自己的好!”孙季山不愧是当族长的,看事情的眼光总比别人更高更独到!
“娘,我也支持爹爹和妹妹,现在兵荒马乱的,我和爹不可能时刻守在你们身边,所以我赞同朵儿当兵。朵儿,明天开始,做我的助手吧!我得空教你打枪。回头上城找我们长官给你买一把小手枪。等你再大点儿了再练长枪!”孙玉琰马上给妹妹筹划起来!
“好啊好啊!还是我哥最疼我!娘,你说是吧!”听哥哥说给她买枪,小朵儿高兴的快要跳起来了!张甜看着丈夫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她微微的笑着,没有插话。
“你们就惯着她吧,早晚会被你们惯坏的!”孙太太看看连媳妇都没反对女儿,无可奈何的说。这时,襁褓中熟睡的婴儿好像饿了,或者被大人说话吵醒了,啼哭起来,孙太太急忙向外面大声喊:“小莲,你给甜甜做的蛋花汤好了没?快,我大孙子饿了,你快点让甜甜多吃点饭好下奶。我大嫂给咱们推荐的奶妈李嫂来了没?快叫她进来给孩子喂奶!”正在厨房往眼中盛蛋花汤的小莲听了,急忙应声回答:“来了,早上就来了,在西厢房侯着呢。太太,我马上把蛋花汤端进去,这就去西厢房叫李嫂子过来……”
“朵儿,别闹了,咱们都出去吧,别吵了我的大孙孙。”孙季山听了孙子的啼哭,以为是人多吵了新生儿的瞌睡,急忙拉了女儿向外走。“不,我要看小亚亚。”孙玉琴第一次看到新生儿,特别新奇,挣脱父亲的手,去抱小侄儿。
“琰儿,走,咱们到外面说去,你看现在的形势,咱也不好大摆宴席,兴亚的满月酒咱就简办吧?咱把办酒席的钱用在乡亲们身上,他们白天种地,晚上巡逻,咱得让他们吃好穿好,不能让他们身体营养不良。我也看了,龟孙的小鬼子不得到咱这地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现在添了小孙孙,为了孩子,咱们得更加谨慎,小心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