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汉上沙
2021/09/09
日照山冲天骄润,
推山立潮遨苍穹。
南昌挥戈划时空,
井岗会师旌旗红。
抗战跨江扬神功,
建国立业盖世雄。
人民万岁东方龙,
毛公远行哲思存。


“你们不走,我也不走!”
今天是一代伟人、旷世奇才、睿智超凡、德才兼备、胸怀宽广、海纳百川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四十五周年纪念日。
1973 年,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还记得,大会闭幕时,全体代表们起立鼓掌欢送毛主席离席,但年迈的毛泽东主席已经因腿疾而站不起来,他又不想让代表们看出来,便坐在座位上不动。 周恩来总理见状机智地宣布:“毛主席要目送大家离开会场。” 毛泽东主席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 代表们依依不舍地回望着毛主席。
四十五年过去了,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无人能撼!毛主席,您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我们永远怀念您!

品毛主席最后一首词,感慨老人家此刻心情。
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写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 词《 诉 衷 情 》。在这个毛主席逝世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重温这首词、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浓墨重彩的家国情怀!
当年忠贞为国愁,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这首诗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岁,写给周总理的。
这首诗,不到50字,为何让人泪流不止?
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
毛主席已经预感到,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
他问自己,也问周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这首词,字数虽然不多,但情感真挚,读来沧桑心碎,令人潸然泪下。
在50年代,毛主席批评“现在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
中央、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八一小学,孩子们相互之间,比坐的是什么汽车来的,爸爸干什么,看谁的官大。这样不是从小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吗?这使我很担心呀!”
在60年代,毛主席批评“有些干部自认为是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靠资格吃饭,做了官,特别是做了大官,就不愿意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
在70年代,毛主席批评“部分党员不想继续革命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为什么呢?做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
毛主席敏锐的察觉到,有些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老革命开始特权享受,放松自己、膨胀了私欲,置人民的利益而不顾,党内特权思想、官僚主义盛行。











作(编)者简介:笔名汉上沙,原名陈大清,出生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人,中共党员,一九七六年二月入伍,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一九八O年退役。乡镇公务员退休,现为汉中百利原盛财税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国风社陕西分社认证编辑,居住地陕西汉中。饮酒花树下,诗自成两行。

编审简介:张富贵,男,汉族,1955年8月8日出生,甘肃省泾川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先后从事教育、军旅、公安和青海石油党群、职业技能鉴定、人事服务等工作,退休后定居西安。作品见《中国培训》《中国石油》《青海石油报》等纸刊及网络平台。诗观:抒心志,言真情,以诗歌为载体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现为国风社陕西分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