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评:今音,王荣根,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委员,曾获《上海文学》小说奖赛二等奖、知青文学长篇小说奖赛一等奖。
按收稿排序:邓瑛(德国) 木子(香港)关敏仪(香港)秋秋 萧潇 白杨 谢富云 俞贤同 沐心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
鄧瑛 德国(櫻子毛毛)
By Ying deng _Klein
我来到这个世上,
是偶然,是偶然。
遇到你—-
是必然。
你有多好,
我写不出来。
遇见你,
心有多欢喜,我写不出来。
只道,琼花素蝶漫天飞,
片片相思,片片心……
于是
白天就好好读书,
书里有你不知道的;
晚上就好好睡觉,
梦里有你想要的。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
在时间尽头——等——你。
【今音点评】
一段十七行,诗歌人物以自省与独处、以静和安逸,作为“来到这个世上”的又一次考量。关键是量“你”。于是涉及到了人物有关精神力,诗歌就把它进行了逐渐化形于十七行之中。因为思考需要精神力量来作支撑,否则会发现力不从心。诗歌避免了这样的缺陷,同样也是从“心”出发。如果关注第八行,会得到心余和力足的感觉。诗歌在这里表现出了转折,是一个上扬的态势,有第九行的“漫天飞”见证。评论可以在任何一首诗歌当中发现意外,而在这首诗歌里面的意外是“白天”、“晚上”和“梦里”的三个方位设定。仿佛一眼千年的刻骨铭心,是在于斩不断的人情世故。
树上熟(散文诗)
文/木子(香港)
这之后,匣子和温雅常常到处走走。匣子是为了寻找记忆,而温雅是为了树上熟的果子。
“我喜欢阳光的味道。”温雅说:“阳光的味道是苹果的香脆,是木瓜的牛奶味,是草莓在滕篱间的缠绵,是植物钻出泥土在阳光下的舒展。”
直到后来,温雅只愿意留在树下等候果子,再也不愿随着匣子到处走了。匣子虽然再一次空洞,却留下了味道,这样的味道属于温雅,属于阳光,属于树上熟的果子。
【今音评论】
《树上熟》是由人物构成事件发生的环境发生了变化。这篇相对的独立性是指人物与事物在成熟之感的一致上,就在于选址与确认有效的自信程度。比如选址为“树”,确认为“阳光”。作为人物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依赖和信仰来讲,属于独特的认知。如独特在一般人无法预料和触及到的事物,拿来为我所用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那个就是一个字“熟”。亦指成熟,又指硕果及收获。
五星红旗,我的骄傲我的光荣
关敏仪(香港)
在七月的阳光中舞动
在东方之珠上空招展迎风
五星红旗——
祖国的标志与象征
在金紫荆广场徐徐升起
我以手捧心一腔热血沸腾
升旗仪式这时刻庄严的注目
我激动我骄傲我光荣
国歌高奏响彻万里碧空
伟业垂成举世之功
黑色风暴被平定
国安法大吕黄钟
鲜血浸染的红
金灿灿闪亮的星
五星红旗——
祖国的尊严无比神圣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二十三年
闪烁眩目光芒在东方明珠上空
何惧金融风暴、沙士与占中
香江之水归大海波涛汹涌向东
国旗是我们强大永久的动力之源
海阔升帆鹰高放翼搏长空
我举起右臂庄严致敬
永远守护国旗在心中
【今音点评】
诗歌提出了一个原则,它就是“标志”和“象征”的“五星红旗”。诗歌结构了三段的段落旋律特征是按照长短短的方式在处理,很明显的可以感觉到,歌的旋律非常明显,明显在歌与诗旋律的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像这样的认识,还仅仅是在围绕诗歌的浅表,如果深入下去,就是要认识“国旗”就是我们“动力之源”。能够服从它,就是坚持了原则。像这样的原则的具体表现,就在于第三段的第三行和第四行,“我举起右臂庄严致敬/永远守护国旗在心中”。
慢 听雨
文/秋秋
夜雨
时缓时紧
敲打着
芭蕉
残磬
瓦砾
曼妙的乐音
似梦似醒
相伴
到黎明
2017.3.17.凌晨
【今音点评】
《慢 听雨》以双音节、以短语、以意象与动作连贯来对诗歌题目进行反衬的手法,是这首诗歌的新。当然,如果没有评论作陪,这首诗歌的新,会被一阵烟云所笼罩。其中包括对这首诗进行指责、修改、甚至打压。
心中的动物
文/萧潇
心中一直着截然相对的动物
一种是羊另一种是狼
每临大事,就会激烈地争斗
争斗的最后结果
左右着行动的方向
通常的时候,只会跟着群体
在广袤的草原上
啃噬着属于自己的一小块
只有在逼到悬崖或者憋得太久时
才会呲牙咧嘴地咬上几口
后来,终于明白
那些狼性不是自己喜欢的
我的习性就像蒙古草原的现状
羊供不应求 狼奇货可居
【今音评论】
《心中的动物》所依据的其中有一个丛林法则的应用,一旦被充斥其中之后的秩序会发生质的变化。在诗歌的拓展中需要关注的是对社会平衡结构的思考。
《相恋,风吹过》
——白杨
九月的风,失缺了狂躁
相恋,风吹过
吹起被宠爱的娇恬
一脸的小鸟依人模样
初秋的夜空
玄幻而又诱惑
繁星点点和街上斑斓的灯光
交相辉映
仰望星空,遐想
脚踏实地,默念
在这个季节,忘却了悲伤
捡拾起天际的一抹斜阳
池塘边的蝉鸣
忽高忽低如天籁
沉浸在秋高气爽的惬意中
嘴角,不免露出丝丝的坏笑
天很高。星空邈邈
散步,丢弃一切悲哀
数着星星,找回自己
2021年9月8日 于沪上
【今音点评】
能够在烦躁的现实生活中用柔情和委婉来作抵消,给了生活在紧张节奏中的人,有了一个休息之处。学会坐下来,“仰望星空,遐想”,这是本事。文坛不缺诗歌,好与否的标准与取舍,都在一个人的心里,而不在他人的指手划脚之时,一首诗歌摆在面前,说不出道理的敷衍潦草和一味批评指责的风气,也耽误了青苗的长势。在这样的引言过程中,很自然就把人物的自信反映出来,比如第四段第六行的“嘴角,不免露出丝丝的坏笑”。像这样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必要存在它。它能够提醒自身力戒骄傲,能够“找回自己”。其中需要有“数着星星”的耐心。对照现实生活,有多少人还能去数天上的星星。这是诗歌出的一道难题。
梦中春雀
文/谢富云
擦亮稚眼
飘落云颠
最美的枝丫稍作停留
亲吻一口羽翼
跃然花田
舞出漫烂
世界纯真的人间
都是我的仙苑
【今音点评】
《梦中春雀》借助的是向上的“枝丫”在寻找突破以后的人生坐标为第二段第一行的“跃然花田”。可见,诗歌以人物某个阶段的使命为内容,并以超越自我的能力来进行重塑,主要是以第二段第四行的“仙苑”为证。
哦 ,母 亲
俞贤同
哦,母亲
窗外细雨绵绵
一丝一丝的下个不停
屋顶落下嘀嗒嘀嗒的声音
敲打着我的心灵
我的心灵现在震动不已
躺在床上
想起儿时的情景
一碗药汤一碗米粥
俯身床边
一汤匙一汤匙的付出
一汤匙一汤匙的期盼
我的泪眼婆娑
您别猜我现在的心思
我只能在这里写一首小诗
给您给您
我的母亲大人
我的心情已挂在细雨绵绵里
【今音点评】
从这首诗歌的智慧层面上来认识,是针对现实所遇到的问题时的缓冲剂。比如其中有着特意的专注,是“我的母亲大人”的由来,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积垫而成,也因此诗歌有关量词的使用,也在自然中为诗歌赋予了深刻的内涵,比如指人物的心情的专注方式和内容摘要等,其中包含着经历、历练、方向的体验和把握。而诗歌中的人物的体验是真实的,而把握是虚指的一种暗示,比如最后一行的“细雨绵绵”既是如此。
温暖
文/沐心
镰弯的堤岸,未曾错过
我随你
进入
诗的国度
孤独终将远去
时光中,你将我碎裂成无数个星星
从此拥有
豆荚挤暴的力量
【今音点评】
沐心这首《温暖》是以寻找到了作为抒怀的方式,其特征在于一个“堤岸”“镰弯”的弧度。既少了锋利,又没有突兀的视觉与人物心理的感觉是一致的。这个一致,以人物主观上的“随”而显出主动和情愿。从对认识生活甚至生命的质量上,有一种脱胎换骨般的体验。这首诗虽然只有一段八行,从每行之间的推进速度看,是处于一种缓的状态,并由此来暗示和体现人物,已经达到了解惑的境界,并由此反映出结构上的舒展。这个舒展,其实是通过长短句的错落来体现出其中旋律的做法,说明在技巧使用上的老练和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