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叙事诗〉
爱 ,珍藏在家乡的敖包 *
文/祥阳
小路蜿蜒伸向远方,
远方的山麓有成群的骏马绵羊。
这里有一个放马的后生长得帅气豪爽,
这里有一位牧羊的姑娘生得水灵大方。
后生的马群放牧到那里,
那里就能听到姑娘甜美的歌唱。
策马扬鞭,
勇敢的后生赶跑了豺狼,
救回了离群的羔羊。
勒马回头,
牧羊姑娘正向他频频招手,
还有那秋波盈盈的目光。
羊群和马群朝夕相处在青青的牧场,
放马的后生悄悄走进了牧羊姑娘的心房,
马头琴奏响的牧羊曲啊,
在男欢女爱的小河里缠绵的流淌。

小路弯弯伸向远方,
远方的一座敖包彩旗飘扬。
这里有男女相爱、约定终身的明媚阳光,
这里有神灵在位、护佑平安的皎洁月亮。
放马的后生在敖包前等待着心仪的姑娘,
牧羊的姑娘躲在敖包后羞红了脸庞。
手拉手啊,祭山神,
爱的境界啊,
为什么崇高坦荡 ?
因为没有比爱更美好的向往。
肩并肩啊,拜路神,
情的魅力啊,
为什么澎湃激昂 ?
因为没有比情更无穷的力量。
敖包见证了一对恋人的情深意长,
敖包珍藏了俩位情侣的生死守望。

小路蜿蜒走向远方,
远方的尽头一座雪山屹立边疆。
五星红旗在雪峰哨所高高飘扬,
国旗下哨位上一名边防军人器宇轩昂。
要问这名軍人他是谁 ?
他就是当年敖包相会的放马后生,
他就是战士们拥戴的哨所班长。
新婚不久去当兵,
牧羊女欢送爱人上边防。
从此,
天天短信报平安,
月月电话道衷肠。
妻子说:
“三岁的儿子已懂事,天天喊着要爸爸……”
丈夫说:
“我想妻儿,想爹娘。领导已准假,过了春节回家乡……”

小路弯弯奔向远方,
远方赞美着生命的輝煌。
雪山哭泣,雪松垂泪,
诉说着一名军人挡落石、救战友的英雄事迹;
铭记着战士们守边陲、卫祖国的最美形象。
哨所默哀,战友悲恸,
再也看不见班长一马当先巡逻在边防线上;
再也喝不上班长冰天雪地制做的香辣羊汤。
十五的明月伤心地躲进云里 ,
长眠在雪山的丈夫啊,
已看不见家中哭断肝肠的妻子和爹娘。
送夫当兵为了谁 ?
妻子心里最明白,
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中国军人血染的风采。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弯弯的路上马儿跑,
海棠花簇拥着挂满哈达的敖包,
牧羊女带着儿子祭奠她心上的丈夫。
生死守望的爱啊,
珍藏在家乡的敖包。
〈2021年9月北京丰台〉
注:* 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意为木、石、土堆。初始,草原上的人们用敖包作为道路和境界的标识,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一首蜚声中外的经典歌曲《敖包相会》,又赋予了敖包爱情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