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母文
文‖樊川樵夫
惟公元2010年11月18日9时25分先母驾仙鹤以归瑶池。享年84岁,不孝男军利,具时果新仪表文祭慈母于灵前:
昊昊皇天,敦敦厚土。慈母归天,悲痛至极。子侄婿甥,媳女孩 孙。哭拜以祭,上德弘范,常昭后世,千古永契。
1927年11月11日,我母生于刘门。我母一生命运多艰,我外爷善良忠厚,家中赤贫。我母幼失亲娘,外祖母虽给我母留下了美德,但我母也从小就承受了比别人更多的苦难。孤苦养聪惠,勤劳出巧针,心灵描龙凤,贫穷更淑贤。
及聘嫁我父,视婆婆如生母,待叔姑似弟妹,亲朋无论远近,乡党无论长幼,都能真诚相待,终生和睦邻里,忍让宽厚,乐于助人。乡党们无论谁家有丧、难之事,她都主动前去热心帮忙。无论何人,凡有所求,她都热心相助。她心肠特别善良,我父当村干部几十年,她从不仗势欺人。

母亲一生刚正眀达,不欺天,不欺地,不欺人,不自欺。虽普普通通一农村妇女,亦目不识丁,然惶惶然立于天地之间,不羡慕富贵,不嫌弃贫贱。即使是在极左路线的高压下,她对村中身遭不幸的人,也在人格上给予尊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也偷偷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关怀和帮助。她穷苦而好施,忠厚仁爱,有口皆碑。今众乡亲,爱我助我者,皆是我父母一生积德行善所为。
我家早年贫寒,赖慈母谐父亲勤苦操持,勉强年月淡度。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无分昼夜,劳作不息,时常饥肠辘辘,衣薄风欺,而未曾展愁容于颜面。强忍挣扎奔波盼望,日复一日,咬牙用命,或有夜半灯昏,凄凄流泪,而不使我知之。忆我幼时,二、三月间,青黄不接,家中时常缺粮断炊,我有时饥饿难忍,偶有乞食之羞,母亲知之,揽我入怀,,血泪交流。此后,我母总是千方百计向人告借,她自己常忍饥挨餓,让我吃饱。若无我父母的养育,我也很有可能像我的二姐和三姐那样,早就饿死了。母亲对我恩比天高,情比海深,现在,我却再也不能为母亲尽孝了。我的母亲啊!怎不叫儿心如刀绞,肝肠寸断。我幼时别人也曾与我打架,但我的母亲从不护短,总是严责于我。我母一生爱我胜过亲生,爱两个孙子胜过爱她自己。长叹皓月而抚摸儿头,临秋风而教诲孙子苦读上进,千言万语,叮咛再三,声声教诲,常在耳旁。今天,我和我的儿子能为国家效力,都是我父母一生行善积德和苦心教诲的结果。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慈母八十又四辞世,可谓高寿,足见天地不泯人心:修德积善,能无善报?

母亲寿终正寝,为我家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她的美德将作为我们的传家宝,我们要世世代代传下去。我父母的在天之灵 定能 保佑我家世世兴旺,代代昌盛。
亲爱的母亲,你一路走好。你和我父一生的心愿,你的儿子和你的孙子替你二老都实现了。你二老活着的时候,虽未生育过,但你二老活得有尊严、活得体面、活得快乐。现在你们走了,也走得满足,走得体面,走得有尊严。如果有来世,我愿还做你们的儿子。
光阴骤速,人生不永,军利无才无德,几十年来,忙于公事,手头不裕,两个儿子拖累,不能尽孝道于万一,愿来世再报答你和我父的养育之恩。
亲爱的母亲安息吧!
不孝男军利
2010年11月19日
跪祭于灵前

作者简介:樊川樵夫(吴军利),男,生于1959年3月,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退休中学教师,酷爱文史,尤喜古诗词,近十年来时有作品发表于多家诗词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宏扬中华文明,褒真善美,斥假恶丑,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生命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