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秀
远离故乡多年,品尝过不少的水蜜桃,却始终寻找不到故乡蜜桃的那种香糯、清甜的味道。那是因为远方的蜜桃没有“家”的味道。故乡的桃园、故乡的水蜜桃总会让我想起太多的往事。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老屋后面种了几棵高大的桃树,还知道那是几棵“很争气”的桃树。每到春天满枝满树都挂满了粉红的桃花,每到挂果时,枝头被果子压得沉甸甸的。父母总会砍一些竹子做成三角形的形状放在压弯了腰的桃树的树枝丫下面。看见满树的桃子,父母的脸上难掩喜色。这些桃子是父母的希望,是我们奔向前程的“指路明灯”。

当桃子微红时,馋嘴的鸟儿总是飞向枝头用那倒勾嘴狠狠地、无情地挖食着蜜桃,瞬间蜜桃汁喷射而出,一股香甜的桃子味扑面而来,母亲拿着竹竿吆喝着驱赶,用竹竿支撑起稻草人来“恐吓”这些讨厌的馋嘴鸟。可是还是有胆大包天,不怕吓死的“贼头鸟”时不时来光顾。母亲就找来一个大木盆叮嘱正上小学一年级的我,周末和每天放学后的任务是坐在木盆里看书,写作业,顺便照看好年幼的弟弟,还要负责驱赶来偷袭蜜桃的鸟儿。
鸟儿知道蜜桃美味,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们也都知道蜜桃好吃,但都不舍得多摘几个来吃。这些蜜桃成熟后,父母要拿去卖换来钞票给我们交学费,购买生活必需品。树枝压弯了腰,年幼的弟弟走在树下都可以随手摘果,懂事的弟弟却只是站在树下,撅着嘴抽动着鼻子去闻蜜桃散发出的香味。父母心疼我们从树上摘下鲜亮、红艳艳的蜜桃让我们兄弟姐妹们吃,我们都推让着不舍得多吃,我们知道用蜜桃换来学费,换来明天的光明比饱一时的口福更重要。

蜜桃成熟了,颜色诱人,味道能够十足的打动味蕾,这些鲜亮的桃子吸引了鸟儿也“诱惑”了偷桃“贼”。那是一个黑夜刚隐退,天空刚抹一点亮光的清晨,突然屋后的桃园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打破了微曦的清晨,随后就传来一阵阵果子纷纷掉落地上,撞击地面发出的“咚咚咚咚”的碰撞声……
早起做早餐的父母闻声,慌忙推开进入桃园的木门,只见另外一个村子患有智力障碍二十多岁的“傻子”,嘴里叼着一个红艳艳的蜜桃,双手紧握竹竿,双目圆瞪,“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正在用尽全力奋力地横扫满树的桃子,疯狂肆掠过的地方满地是张牙舞爪面目全非的果子,竹竿掠过的枝头“幸存”的桃子也“破了相”。
“傻子”看见我们父母面带怒色瞪着他,对着他大声吼到:“把竹竿放下!”,他不仅不逃跑,还站在桃树旁边对着我父母“嘿嘿”的傻笑。要知道,母亲还计划等我们队和邻村放电影时,趁看电影的人多,顺便把桃子摘去卖了,换一点钱回来给我们交学费,如果还有多余的钱,母亲还打算准备买一点夏天的布料回来,亲自给我们几子妹缝制几件换季的衣服。

这一切计划都被这个疯狂的“傻子”对桃子的“虐待”而打乱了。但是,令我们深感意外的是,通情达理、善良的母亲,面对“傻子”时而木讷、时而傻笑的面孔,并没有继续大声呵斥,也没有愤怒驱赶他,而是从另外一棵树上摘了好多又大又红的桃子放在他的背篓里,随后好言好语告诉他,想吃水蜜桃告诉我们一声,千万不要再做“傻事”,并告诉他站在高高的斜坡上打桃子,一不小心摔下来会摔断腿。傻子摸摸他自己那瘦小的腿,再看看我的母亲然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真的再也没来“虐待”我们家的桃子了。
后来,母亲也婉言谢绝了“傻子”父母,登门认错顺便带来赔偿的一大袋麦子。我们善良的父母还不断安慰着,自责没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傻子”父母 。八十年代的农村好多人家过的都是“青黄不接”的日子,母亲说傻子也真的很可怜,他父亲身体也不太好,家里穷得叮当响,这袋小麦是他们一家一个月的口粮了,谁都不忍心收下。他父母回家时,我的母亲还不忘给他们再捎上一筐水蜜桃,捎上一点时令蔬菜。
朴实善良的父母总不会忘记邻居和亲朋好友们,在我们小时候家里经济那么困难的时期,他们也是那么“大方”,总会在桃园飘香时,摘一些又红又甜大大的果子,送给左邻右舍品尝,她们就是这样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无声的教育着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健康成长。
家乡老屋后的那几棵桃树,在八十年代那贫苦的岁月里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为我们兄弟姐妹们求学路上交了无数份“答卷”。它用那香糯、清甜的味道陪伴着我们长大,随着岁月的流逝,桃树“老了”成了枯枝败叶消失在我们遥远的记忆里,回想,一切就像在昨天。

作者简介:李菊秀,四川人,文学爱好者。爱好文学的我,在广播电台、多家报纸和平台上发表过数十篇文章,并在大型征文中多篇文章获奖。

龙头乡土文艺编委
五月风 紫贝壳 大山 又到每年秋雨时 傲雪寒梅 星星点灯 山阳人 杨柳青青毛线花卉 杨菊绸 李菊秀 华年似水
欢迎来稿:乡土故事,魅力家乡,人在他乡,乡愁乡恋,情感驿站……要求有真情实感。
必须原创首发,散文,诗歌,小小说,随笔杂文,情感美文。做好错别字校对,文责自负。
字数体裁题材不限。文后附作者简介,清晰照片。一周内未见刊登可投他处。
作品发布之日起七天内赞赏的七成为作者稿酬,余留平台运营。后期及十元以下赞赏不计入结算。
文中图片音乐视频等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