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谭的德福楼
张卫军
兄弟又开张了,这次感觉小兄弟较之前又深奥了,剃了光头的小谭普陀山拜谒高僧、烧了高香后,连酒店的名字也脱了俗气,隐隐的有了佛家的道份,与光亮如太阳的脑袋一样有了高雅、大道的风范:德福楼。
人有德,则有福,德兮福兮,厚德承载万物,大德兼有福,德在福前,有德方有福,也应了兄弟小谭的心思,积德行善是最大的福气。牛啊,从谭家私房江海鲜出发,一路载歌载舞过来,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如今老店新开已然有了佛家善哉、妙哉之大德和儒雅,以德和福的哲理,让食客有了更多的思考,或许在品味的过程中还多了对生命的寻味。
生命的幸福以我一个俗人的想法,最简单、最直接的应该是舌尖获取五味的快意,在汪曾祺老先生的笔下,即使一口醋也是天南海北从山西、云南、北京叨唠了长长的一段,成了美美的一篇文章。舌尖一滚,口腔芬芳,满满的幸福悠然自得,饮食男女,吃是第一位的,圣人也说“食色性也”,人间最美是清欢,美味绝对能让灵魂得到快乐。我以为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厨师则是幸福之源的催动剂。
无肉不欢的大文豪苏东坡诗赋和书法之外最喜欢的是红烧肉,如《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其乐融融的幸福腾升起无限美美的遐思,可见舌尖的幸福与灵魂跌宕有关。
美味故事是传奇,美食的精致是人打造的,我的兄弟小谭,似乎永远不满足已有和曾经,从江河海鲜的烩杂鱼,到文火慢炖大猪头,与吃货们的心思一起共进是小谭人生的德与福。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如今剃成光头的小谭老板,一门心思搞创新,搞新菜,宛如有志青年追求卓越一样,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快意人生。我去他店里总会打趣他一番:“谭老板,今天又给我吃啥新菜?”小谭兄弟赫然一笑:“也说不上,一会你品尝、品尝”。日日夜夜,聪明的脑袋几经周折,已然多了一条条抬头纹,或许这也是一道道菜肴的记号。清蒸,红烧,小炒,砂锅慢炖,急火猛炒,铁板烧烤,集天南海北各系菜肴精髓,揽江海大地之精品食材,携乡村土味,德福楼的小谭老板变着法的想让食客吃好,用他不加装饰的素朴语言:吃好了才会再来,菜肴好才有回头客。
美食的法则源于食客的感觉和餐馆老板的想象,即使一锅荠菜馄饨,德福楼的小谭也要选择没有开花的、生长了一段时间的野生荠菜,不老、不嫩,让乡村土味的清香和鲜萃充分显现,所以他才有了底气:“主食就推荐一份大家都喜欢的荠菜馄饨,保证好吃”。他最近的一道“鸿运当头”更是帅呆了,将美好的祝愿与舌尖以及眼眸的快乐以鲜香、养眼的形态展示出来。金黄略带乳白的汤汁,五彩的葱丝、剁椒,让精选乡村河道农民用最原始的罾网捕捉到的胖鲢鱼头高傲地端坐在浓郁的锅中,仰面向上,随着小谭老板的一勺滚烫滚烫的热油,哗的一声一声,将食客的嗅觉、味觉、视觉还有听觉紧紧拽住,那美美的味道、美美的气氛简直超越了天堂琼浆玉液。山东滕州美女服务员婀娜着碎步,翩翩然端上热气腾腾的菜肴,瞬间包厢内云腾起菜肴暖暖的温情和食客们隐藏许久的哈喇子,鲢鱼头与小米椒交融的鲜香更添了大快朵颐的激情。
德福楼即使一道呛梭子蟹也是继承了小谭老家如东渔民的传统腌制方式,与时下不断创新的的调料相融合,咸香与酒香交融,发酵后的酸与葱姜的鲜脆交融,嫩白嫩白的蟹肉透着白玉翡翠的想象,淡淡而清香的味道彷如走进了一家绍兴老酒作坊,夹一筷细细品味,飘飘忽忽似痴似醉,蟹肉的鲜嫩,调料的催化,恰到好处的发酵,用我兄弟小谭老板的话是爷爷的味道进入新时代,咸淡酸辣正适宜,所有的心思如同一个高僧,以美味的善念微微点化佳肴的清纯裂变,似乎也应了德与福的关系,海的宽容、酒的豪情、厨师的遐想与吃货们的口感,混合成一味美美的口福,或许也是大自然的造化。
德福楼有德有福,或许德是我兄弟小谭经久修炼、追求的正果,福则是众人的,也是德福楼厨师、勤杂工的,是厨师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美味的孜孜追求。 二〇二一年九月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