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光,大名朱浩君,八零后,天生异相,容貌虽丑,可他心灵手巧,真诚善良。他是四级智障人士,从小痴迷泥塑艺术。在他的世界有两束光,一束照亮别人,一束照亮自己。这光源来自于他的梦想,他用泥塑和世界对话,展现民间手工艺之美;他用泥塑展现残障人士的精神风貌;他用泥塑实现了“自强脱贫,助残共享”的愿景。

“ 扬州八怪”和“扬州丑八怪”
仲夏清晨,一阵疾雨,空气变得有些粘稠。光光今天就起了个大早,趁太阳还没那么辣,他就从家里出发了。
上个星期,光光因哮喘发作,住进了医院,区残联领导派人去看望了他,令他好生感动。他刚出院两天,就接到社区电话,让他抓紧做一组的泥塑作品,市里要作为礼品带到宝岛台湾。他一口应承下来,这次任务重,时间紧,只有两天,无论如何,他要克服困难。
这么热的天,光光一滴汗也淌不出来,他因为患有先天性汗腺闭塞,导致的无毛症,会诱发胸闷和气喘。他来到扬州八怪纪念馆主展厅,不停地打量着“扬州八怪”大理石群雕。这是一组石雕人物,在绿竹掩映下分外风雅脱俗,以金农、郑板桥为首的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齐聚一堂,向世人展现扬州文化标新立异的风貌。此刻,光光的眼睛成了扫描仪,不漏过一个细节;他的心,成了大块磁铁,要把雕塑的精髓,吸得一点儿屑子也不剩。
光光长得圆头滑脑,怕是“扬州八怪”在世,都要嫌他怪呢。他的脸中央,好像发生过八级地震,鼻梁塌陷、眼眼眯缝,嘴唇外翻,仅有的两颗的大门牙,裸露在外,从嘴角到耳根,斜长着两条发青的鬓毛,有人叫“”丑八怪”,他不介意。“我长得很丑,可是我做的泥塑美呢。”光光说话是时,腰杆子总是挺得直直的。
中午一回到家,他就把自己关了起来,将空调打开,就趁热打铁干起活来。一个不锈钢的台面,就是他的舞台。光光把两只短袖撸到肩头。看他,十八般武艺就耍起来,满桌都是”武器”,钳子、锤子、卷尺、竹签、木棍、胶水、卷尺和牙签。他会施魔法,全凭一双手,将软陶一揉、二搓、三捏;十次、百次、千次,他不知疲倦地拿捏着。这活得自下而上做,依次腿、身、膀、脖,手,都好了。为人物都设计了以黑、灰、蓝为主色调的冬装,显得沉稳大方。一群人围着八仙桌,一群围着画案。吟诗的,作画的,书法的,读书的,作揖的,不一而足。
天色暗了,晚饭刚吃过,光光又做到“不锈钢”面前了。八怪人物追求形神兼备,脸部表情最重要,灯下,光光仔细用刻刀刻画着。他瞪大了眼睛,拿着牙签,好像捏着绣花针。此刻他屏神静气,加工,再加工,眼耳鼻舌,衣纹褶皱,甚至人物的抬头纹,鱼尾纹都绝不含糊,纤毫毕现。只见桌面上的郑板桥,此刻双眉紧锁,手中握笔,抬头仰望天空,想必他要写下“一枝一叶总关情”。其他几位人物,金农、黄慎、李方膺、高翔、李鱓、汪士慎、罗聘也被光光捏得风神俊朗,桀骜不俗。最后一道工序,将作品放进微波炉里烤干,终于大功告成了!一群活脱的手工泥塑“扬州八怪”,就这样“诞生了”。此刻,已经是凌晨三点,光光吃苦受累,心里感到值得。
身陷泥淖和仰望梦想
光光觉得自己就是泥巴造的,而且他是遭到破坏的残次品。漂亮的妈妈生下他,体重4斤9两,可是8个月后,只剩下4斤7两。营养一点没吸收,急死人了,怎么办?妈妈抱着他到上海儿童医院,诊断为佝偻病、败血症,四肢综合症,挂了当时最先进的药水,一个星期后,医生说这个孩子没有用,350元卖给我们医院,做实验,做标本吧,妈妈一口回绝了。她决定把儿子带回农村的奶奶家,他大伯母说,“这孩子怕是得的‘疳积’,割掉,也许孩子还有用”。他们找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郎中帮忙。老郎中,用小刀,从虎口处一割,从口子挑出鲫鱼籽大小的结晶,后来每周去割,共割了四次,全淌黄水,奇迹出现了,光光生命自此有了转机。
打那以后,皮包骨开始长肉,爸妈开心的同时,发现儿子没有汗腺,不淌汗。夏天,他在澡盆水里,大理石上,才可以入睡,等有了空调,光光才好过些。他五岁才喊“妈妈”,才会走路。那年,妈妈生下了妹妹。七岁时,光光看到门口捏面人,特别感兴趣,就要爸爸买来橡皮泥,开始学着捏小动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培智学校毕业后,他做了八年的社区保安,经历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为他赢得了好口碑。这期间,他的泥塑技艺不断攀升,蜕变。从网络上找视频,在玩具柜台找模板,从动物到卡通人物,从传统人物到写实的人物。制作材料也在更新换代,从橡皮泥到超轻土,再到软陶。他不断总结窍门,研究制作的方法,费了不少脑筋。机器猫、黑马警长、米老鼠、钟馗、财神、观音、四大金刚、关公、项羽,轮番练手。京剧脸谱、戏剧人物、服装服饰,都是雕龙画凤的,富有立体感、对光光有吸引力和挑战性,他逐个击破。

上帝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为他打开一扇窗。“功夫不负有心人”,光光获得江苏省残疾人泥塑展第一名,还作为江苏省残疾人代表,赴日本参加中、日、韩三国残疾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光光也在人生路上收获了爱情。找到了爱人吴俊,结婚了婚,生下了儿子朱俊洋。为了养家糊口,他在老城区东关街上,摆了露天摊位,专门出售泥塑作品。2019年10月,光光的作品《中国历史神话人物》又荣获华东区六省一市文创 工艺品大赛第二名,这让他颇受鼓舞,在追寻的路上,荣誉就是一束光源,照得他心头亮堂堂。
光光的泥塑,一直作为“八大家”社区的一大特色,他先后为社区设计并制作了廉政文化、反腐倡廉、二十四孝,扫黑除恶等题材的作品。光光试图通过泥塑,表达他对社会的看法,体现文化内涵,展现残疾人的现状,为残联增光添彩。
光光还定期到他的母校------培智学校,怀着一颗感恩心去教学。尽管缺乏教学的经验,但他会不断改进,培养孩子们对泥塑的兴趣。看母校越办越好,光光很开心。光光暗暗下了决心,把泥塑教好,成为学校教育的亮点,作为学校的品牌之一。
技术上,光光感到存在不小差距,特想拜真正的大师学艺,他一直在等待有机会。生活中,他希望作品借助平台,得到展示,让他的作品能够实现更高价值。他仰望星空,不断追求,梦想着通过他的努力,得到政府以及残联的支持,成立一个团队,让泥塑事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决定人的命运的不是机遇,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越努力,才会越幸运。光光坚信,只有自强不息,依靠政府和残联,未来的世界会更加光明的,有能力,就有舞台!祝愿光光的世界,永远充满光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