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何启桂 发自湖北武穴
假期一直在思索楼栋的命名,既立足教育,又诠释学校文化。
翻看《左传》,有言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心中怦然心动,“立德、立行 、立言”实为人生通往得道境界的钥匙。少年“立德”,树立正确的三观认识,青少年起要“立行”,敏于行动,方能立功。而“立言”则贯穿于行动始终,包括对已获真理认识的表达。
国家提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乃成才之基,德之不修难为人。德是最重要的核心素养。
行政楼命名为“立德楼”。生活中处处可见“德”的影子。热爱国家是德,孝顺父母也是德;遵守公序良俗是德,同情弱者、诚信待人也是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老师的“德”;谦虚好学,礼貌待人是学生的“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对广大教师而言,德就是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育人。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春风化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育者首先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
对于三中的学生来说,德就是对照“九六三”精神,围绕“三生三自”的年级目标,培养二十七个核心素养。做一个遵守学校秩序,彬彬有礼、积极向上的有德之人。
南教学楼命名为“立行楼”。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初生牛犊不怕虎。对学生而言,我们更强调“行动”,在做中学,在做中改进方法、总结经验,永远不犯错误的人是从不做事的人。学习中当然会遇到各种困难,犯下许多错误,没问题啊,找到卡点,解决问题就好了。想起看到的一组漫画:书生拦着牛犊说“不会耕田,怎能下田?”老农斥之说“不去下田,怎会耕田?”
北教学楼命名为“立言楼”。孔子曰:“一言可以兴邦”。可见立言是非常重要的。立言,原意是如何做文章,把学到的东西说出来,写出来,传承文明薪火,为更多的人服务。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立言”就是要培养有口才,能说会说的人。知识学习和人际交往都离不开说。学会说话,事半功倍。立言之先为“言行一致”,我们不能做“口的巨人”,轻诺必寡信,学会说“不”也是学问。立言有时需要我们注意场合,当然该说的要勇敢地说,不该说的要记住“慎言谨言”,因为“言多必失”,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切忌“伤人自尊”。至于学习上,我们可要多说,大声地说了。因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也”,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立言”的好机会。回答问题和帮助同学讲解知识,那更要提倡敢言会言了。反正说错了,自然有老师解释指正。当然有时候,给老师提意见,是要注意方式和场合的。
诚然,“立德”“立行”“立言”乃前人所言“人生三不朽也”,耳濡目染之下,希望对师生有所启发,有所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