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食堂不“幸福”
——“遇见”社赓镇蔡畲村“幸福食堂”有感
纪者:雷神·衛東
9月3日,纪者“雷神”同志来到社赓镇蔡畲水库,做一次“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地调研,在风景秀丽的蔡畲水库边,遇见了“蔡畲村幸福食堂”,可雷神心中一点也泛不起“幸福感”,涌起的是无限的“忧伤和酸楚”。
蔡畲村幸福食堂,建设在蔡畲水库水库的北岸,背靠水库,面临黄金埠至社赓的大马路,“幸福食堂”的外表还是不错的,书写着“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敬天下老人、扬中华美德”“百善孝为先,以孝行天下”等“孝善文化”,看了让人深受教育。
可是,细观该“幸福食堂”,门口杂草有半人高,右侧的“颐养之家(医务室)”的杂草有一人多高,如此情形,该“幸福食堂”最起码有半年以上没有人来过。

据中新网报道,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农村高龄、空巢老人的吃饭问题成为养老难题之一。余干县多个乡镇推出“党建+幸福食堂”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搭建党群“连心桥”,全方位聚焦解决高龄、空巢老人用餐难问题,为老人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建设便民、为民、惠民的幸福食堂,为独居老人提供营养丰富的助餐服务和丰富的文体活动,让老人们乐享晚年。
幸福食堂的经费来源主要由县财政补助一部分,乡奖补一部分,村级自筹一部分,社会捐赠一部分,个人负担一部分组成,确保了幸福食堂稳定可持续的运营。
根据群众介绍和天眼查询,该“幸福食堂”的用房是夏国和办养殖场的守水库简易房,幸福食堂是近两年用该房改造而成,建成后只营办了一两个月,没有老人愿意到该幸福食堂来吃饭,因为距离村庄太远,实际上是一个“形式上的幸福食堂”,群众对此事也多有不满,也不知道县乡(镇)财政给该幸福食堂补贴了多少钱。
关于蔡畲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江西日报2015年有一则报道《爱心之家的笑声》,而且纪者本人也曾去做过调研,与多位五保老人们一起过小年。在那里,真正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幸福、开心”,那是老人们内心中的真实“幸福感”。
根据上饶党建网的公示信息显示,原蔡畲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于2012年被评为上饶市优秀共产党员,蔡畲村各项工作均名列全市先进行列。
在卢红启作为农村优秀基层党组织负责考取乡镇事业编干部后,新的接任人选由于各种原因,该村各项工作均出现滑坡,党群干部关系出现裂痕,纪者本人也曾接到过多次群众的诉求,曾经就“拆新桥建新桥”一事进行过专题调研,该桥是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成,不到两年,又在该处由交通部门立项建一新桥,两年时间,同一地点,建设同一座桥,群众当时反映强烈,此举严重浪费了国家的钱,拆桥建桥过程又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在调研过程中,纪者还发现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蔡家村小组70余户,居然有30多户是信基督的。在近年来,在各大医疗机构,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到生病的人身边,“义务”为病人做“祷告”,以示“主(上帝)”对他们的关心,引导他们去“信教”。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为当世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近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带领中华亿万同胞赶走了外辱,建立了属于人民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在全国各县乡(镇)每个村委会均有村党支部,是我党在基层“为人民服务”的战斗堡垒。由于一些基层党支部服务意识差,党建工作严重滞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一定范围内还比较严重,漠视群众的声音,侵害群众的合法利益,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民生措施得不到好的落实,更有严重者,变着花样侵吞民生资金,给国家带来不小的损失,伤害了人民对党和国家的感情,让一些人民群众的“信仰”出现偏差……
在与一些“信教群众”交流中,发现这些基督信众,他们认为一切都是“主(上帝)”给予他们的,到了一种盲目的迷信状态。人们的“信仰危机”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地存在,纪者期盼,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认真履职,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宣传好党的好声音,做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党代表”,做人民群众的“亲人”……
♦何为“纪者”:纪实报道者和纪检监察者;
♦何为“雷神”:雷锋精神的传承传播者,雷霆霹雳的正义捍卫者;
♦何为“衛東”:捍卫东方华夏,护卫泽东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