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一百元》
作者/佚名
编辑/洛阳四绝
初秋的一个中午,我到校门口张师傅那儿去修鞋。
张师傅身有残疾,五十开外的年纪,看上去要苍老的多,他胡须花白,满是皱纹的脸上沟壑纵横,一双粗糙的手布满老茧,指头皲裂的伤口上缠绕着胶布。他一直没有娶妻生子,过单身。修鞋技术虽然精湛,但找他修鞋的人却越来越少,因为现在很多人鞋没有穿坏就扔掉了。
修完鞋张师傅说要三元,我拿起手机问张师傅:“扫码可以吗?”他说我的手机只会接打电话,不会扫码。可我的钱包碰巧只有整百的大面额,没有零钱,只好拿出一张百元钞票让找零。他找过我了九十七元。谢过张师傅回到办公室。
没一会有人敲门,拉开门一看,门卫带着张师傅站在门口。张师傅说:“对不起,刚才我找给你九十七元,可你没有给我一百元钱啊!”我被张师傅这话弄蒙了,怎么会呢?给他钱的时候我记得清清楚楚。我沉思一会,拿出钱包,看了看里面盛下三百元,早上出门放入四百元钱,给张师傅一百元钱,没差错啊。
张师傅急得说话声音有点沙哑,眸子里似乎浸满无辜的眼泪。这怎么能说清楚呢?这时我想,张师傅一天工作辛苦,收入很低,我的收入相对他算是高的。平时我也经常做慈善,就当又做一次慈善吧,不管怎样再给他一百元算了,这样想着,我掏出钱包,又抽出一张给了张师傅。
我违心地对张师傅说:“刚才急急忙忙忘了给你钱了,不好意思”。张师傅接过钱千恩万谢,嘴里不住嘟囔着:还是老师好,还是老师好!双眼放出感激满足释怀的光。
我陷入思索,在考虑这件事情的过程。走到操场转了几圈,想到了人与人的相处,想到了人与人的矛盾的产生。在校园内慢慢的渡步。忽然,有人在校门口大声喊:“李老师”“李老师”。我走到校门口,见张师傅手里拿着一百元钱,急促且不好意思的说:“对不住了,李老师,对不住了,李老师,那一百元钱我找到了,放在了另一个修鞋包的最低下了”。此时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和张师傅说:“张师傅,你干活辛苦收入低,这钱我不要了”。张师傅攥住我的手,硬把钱塞进我的掌心,不停地说“对不住了”“对不住了”。
一百元钱不多,在这个过程中考验了我,也考验了张师傅。自己在想,如果张师傅第一次来找我,我就说钱给你了,事情会怎样呢?会不会发生矛盾,言语过激或动手呢?如果张师傅找到那一百元钱不来还给我呢?我又陷入深深的思索中。人与人的信任,人与人的理解,构成了社会的和谐与否。小小的一百元钱,折射出来的东西是很多的,引人思索的故事远远不是一百元钱所能展现的。我把那一百元钱粘在了家里的墙上,每当看到这一百元钱,总是在思索出现的多种可能性,感谢一百元钱让我思考,感谢张师傅让我重新审视人与人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