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峰多宝禅寺游记
文/王孝亮
长安是我的家乡,今天来写她的游记,实在是很有讽刺意味:既是家乡,必然是再熟悉不过了,然而我对她却知之甚少,尤其今天拜访的这个多宝禅寺,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宛如一个地道的外地人,想不出一个更合适的字眼,只好冠以“游记”罢了。
8月26日晨练时,拳友陈姨邀我27日一同去长安庙里玩玩。她已退休,是经常跑庙的虔诚居士,我欣然应允,因为一则正值暑假,二则长安是我的故乡,三则正好体验一下庙宇生活。
早就听说密峰高村村民建了一座庙,但一直没去过,我怕找不到,便设置起导航来。“这么不出名的地方能导航到吗”我心里直嘀咕,“嗬,真有嘢!”“多宝禅寺财神祠!”


车一会儿就到了长安岭头,导航显示右转,一条窄些的水泥路逶迤入山,路边柴深林茂,一下子变得幽静起来,约莫驶过一两公里,一座带扶手的太师椅形青山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山下便是一座三进制的寺院。“真是好胜形啊!”我心里不由地念叨着,“深山藏古寺啊!”不知怎的,关于佛教的神秘情愫不停地在我脑海里翻腾:高大的庙宇、庄严的佛像、悠长的钟鼓声、急促的木鱼响、听不清也听不懂的诵经声;还有在电视上看到藏胞信徒三步一磕,九步一拜,旋着经筒,嘴里念着佛经,对路人视而不见,全神贯注地活在自己的信仰世界里,这种专注庄重的气氛和执著的精神,总是时时震撼着我的内心;也常常看见网络上流传着许多长老未卜先知、天机不可泄露的灵验玄语,不得不让人惊异信服;最近看到余同友先生的《村里有座庙——1990年安徽东至“1.24海难”民间记忆的打捞》这篇文章,更对庙宇充满了灵异、畏惧之感。当年出事的渡轮“东挂114号”被撞沉,恰恰就死了114人。遇难人员大都是新滩庙村的,以前村口的空地上有个“新滩庙”,解放后,庙被改做学校,再后来学区调整,学校搬走了,庙被闲置,久而久之,村里人就将庙里的砖、瓦、石弄回家,盖脚屋、围墙……出了这场噩梦,人们自然想到是庙里的神灵不满和自身的报应啊。后来,村里家家户户又把砖瓦石送回老庙基,并一起张罗着,恢复“新滩庙”。这种自我疗伤、救赎灵魂的事件就发生在我县大渡口镇。



我们下了车,怀着虔诚和敬畏的心来参拜多宝禅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小土地庙,庙前有香炉,右边有烛台。三高足香炉与众不同的是上方还扣了一个圆顶,下雨天,燃香是不会被淋湿的,烛台不仅有顶,三面还被围了起来,这样风雨更不侵了,真是好设计。土地庙右后方便是一座在建的方形钢混建筑,底下还有一个出水管,大概是蓄水池吧。顺着水泥路往上走,左边一幢灰色的小屋出现了,有水龙头和水池,墙上贴着佛法与自然和环保的宣传牌,走近一看,才知是厕所。走进去,里面很洁净,蹲位是隔断冲水式的,旁边有手纸。男女厕共用一个洗手池,很卫生,让人爽爽的。再往上走,右边一座四角飞檐的木制殿宇坐东朝西,“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八个隶体大字分别镶嵌在拱门两侧,里面正中的玻璃橱中坐着袒胸露肚、憨笑不止的弥勒大佛,想必这就是传说中的天王殿了,绕到殿侧,便见一大幅《吉祥经》张贴其上。再转到殿后,只见二根高高的旗杆立着,一面国旗,一面彩旗随风飘拂。旗杆后面便是一座长方形的铁铸大香炉,飞檐脊瓦,四角悬铃,炉壁上浇铸着:东至县多宝禅寺 住持释演发等字样。香炉后面便是气势恢宏的千手观音殿,它是一座大宋式的建筑,虽是一层,但气势不凡,门前莲叶、芭蕉长势喜人,大殿门两边各有一副长联:发大慈悲普渡众生登彼岸;士林敬仰同修佛果证前因。殿前墙上还贴着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学党史的标语,十分醒目,与时俱进,寺院也在路上。走进大殿,正中是金碧辉煌的三面千手观音,造型高大奇特,甚是罕见。走出大殿后门,回首便见门两边对联:普使世界得光明,能与众生施无畏。门上横幅:千眼照见。我想这便是对三面千手观音佛像最好的诠释吧。横幅上有一匾书“圆通宝殿”四个鎏金大字。是啊,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是我们老百姓妇孺皆知的,他圆通一切,是我们老百姓心中最青睐的神。殿墙上还贴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佛法”、“佛学基础词汇”、“诵经的起源”、“略谈佛教中国化”等宣传介绍文字,这在别的寺庙是不多见的,这些让我似乎更了解了一点佛教。其中“名人谈佛教”更是让我读得兴趣盎然。回到圆通殿门口,向后望去,正对的是一幢有着三层马头墙徽派建筑的大殿,只听见里面诵经声此起彼伏,法器乐声悠扬,原来殿内正在做法事,不敢靠近。右手边是斋堂,门两边联书:吃菜根淡中有味,行好事梦里无惊。好对!紧邻大殿左边的便是千佛殿,里面灯火辉煌,走进一看,正中供奉着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的财神菩萨,而四壁都建有多层多格的神龛,里面供着金装的各路菩萨,看了标签,我才知道,有的是香客认捐供养的。这些金佛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整个殿内金光融融,温暖人心。千佛殿和大殿前建有廊棚,既可遮阳,又可避雨,靠墙摆放着一大排红漆木制沙发椅,供香客游人落座休息,此时一只花猫正在椅上静静地闭目禅修。棚前的花圃里的绣球花开得正旺,硕大的花球压得枝都弯了腰,似乎在恭迎香客。棚下的放生池里一群五彩的金鱼游来游去,无拘无束。盆里的莲花在碧叶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红雅,真是好一处修身养性的雅居啊。

“王老师,进来喝茶吧。”只见一位戴眼镜的儒雅师父手拿茶具向我招呼着,听陈姨介绍,这就是多宝禅寺住持演法大师,我连忙合掌:“谢谢师父!”他把我们领进千手观音殿的厢房里,房内挂着多幅字画,还有一幅众多高僧大德合影的镜框,一幅多宝寺远景规划图贴在墙上格外醒目,特别是寺后山上屹立的那座宝塔,更是让我难以忘怀,茶台上清香袅袅,师父边用热水器烧水,艺茶,边和我们聊了起来。渐渐地,我对这座寺院和师父慢慢熟悉起来:多宝禅寺位于东至县东流镇密丰村高村组元宝山下,因三山相称,酷似元宝,故名。古有庙基,但毁,因梦显远近,常有各地信徒前来朝拜,香火不断,后经本村村民高国安同数名信士发心复建,有殿堂四间、宿舍四间、斋堂等建筑,并铺修了水泥车道近两公里。师父释演法,字净喜,俗名:叶林,男,1976年9月出生于陕西安康,2000与江西吉安清源山净居寺礼妙安大和尚剃度出家,2002年受戒于江西云居山,后参学于净居寺,江西佛学院宝峰寺,又于2010年在江西百丈禅师于本焕长老座下增受具足戒,后参学于江西武宁弥陀寺期间任知客,后于浙江普陀山法雨寺,期间任悦众。 2017年冬于信众邀请,得此胜缘,入住多宝禅寺至今,不断地完善老殿堂的维修、改建和装修,老旧佛像的翻新,解决了水电等生活问题。每天忙于寺务并坚持早晚功课,领众熏修,应信众的修学需求,并定期开展佛学专题讲座,尽最大能力带动信众们开展慈善救助等公益活动。坚持佛教中国化,走社会主义道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现已完成宗教规范《四进四有》等配套设施。


喝完茶,演法师父主动带我们到庙前参观,他指着天王殿说:“小寺简陋,条件欠缺,这个天王殿就是修建后面大殿多余的一点木料凑成的,他日条件好了,将以千手观音殿为中轴线,在后面一排殿基上建起一座高大雄伟的大雄宝殿,同时再扩建这座天王殿。”我们来到天王殿前,师父指着前面低凹的地形说,每每看到勤劳的人们,老来孤苦无依,总是难以释怀,发愿成就一所有特色的养老院(安养院)。提供给年老的出家人,及其出家人的父母,以减少他们后顾之忧。更为有信仰的老人及其因各种原因致孤无人所依之人,利用信仰养老,让人们身有所养,心有所依,终有所归,让此地成为他们心灵栖息之所,能够更好的安享晚年。造福和谐社会,政府和佛教是殊途同归啊。我回首望着这座规模不大的寺院,再抬眼望着其后的山巅,想到多宝寺规划图中的的那座宝塔,入夜,塔身亮彩,大雄宝殿灯火通明,木鱼声声,经声阵阵,下面安养院的老人们在此天籁和氧吧中安眠,这将是一个何等幸福的桃源啊!我激动地对师父说:“元宝山背倚巍巍大历山,毗邻美丽长安村,面居千年东流古镇,滔滔江水不息,多宝禅寺必将兴旺发达!”师父也说:“是啊,政府、佛协、水电所、林场、居士、村民等各界人士都对小寺很关心,我们也为县里开展的全域旅游倾心尽力啊。”说完,师父又低下了头,我知道,师父一个外地人,只身来到这里,短短几年,让一个小财神庙摇身一变初具规模的寺院,其间的艰难和不易可想而知。然而信念是强大的,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是行而无畏的。演发大师忽然抬起头,镜片后闪现出他坚定平和的目光,刹时,我坚信师父建寺、弘法、安养的宏愿一定能够实现。因为他年轻、勤勉、慈悲。一个遥远的外乡人,甘愿在此抛洒一腔热血,驻定在此弘愿,多宝禅寺何其有幸,东流人民何其有幸啊!“好,我们去吃饭吧。”演发大师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们来到斋堂,一位清爽的女居士早已烧好了一大桌素菜,味道好极了,席间我把久藏于脑的疑惑提了出来:西藏的佛教与我们内地的有何不同?师父听了,微微一笑,便向我作了详细说明,让我知道了佛教的分类: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以及他们的区别。接着他又向我们点拨了“寺、庙、院”的区别,让我涨知识不少。他知道我是老师,便又说:“你们书上的胡说八道、一丝不挂、世界等词语都是来自我们佛教的。”其知识渊博,让我佩服投地。接着他又讲大文豪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一个禅宗故事。苏轼与佛印一直是关系十分要好的朋友,一位是名声远扬的文人才子,一位是道行高深的佛门中人。有一天,苏轼与佛印和尚在禅房静静品茶,谈论佛法聊到高兴之处时,苏轼突然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和尚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轼哈哈大笑,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坨牛粪。”佛印和尚也是哈哈大笑,并没有回应他的话。苏轼十分高兴地回到了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妹妹苏小妹,并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在禅机对法中,胜了佛印禅师一筹。但没想到苏小妹却对苏轼说:“傻哥哥,你输了!佛教最讲究心境,境随心变,相由心生。佛印禅师说你像一尊佛,是因为禅师心中有佛;而你说禅师像屎,是因为你心中只有屎啊!”苏轼听闻,顿时面红耳赤起来。啊,心中有佛,时时处处都是佛!师父吃完放下碗筷,招呼道:“吃饱了,锅里还有锅巴米汤啊!”好熟悉温暖的话,就如同在家一样,原来寺院、高僧并不神秘,平常得如同红尘世间,平常心便是道啊!

饭后,师父又去法堂做佛事了,我便和厨师居士闲聊起来,她说:“演发师父可好了,常常去外地做法事,深夜回来,从不惊动他们,饿了就泡点方便面将就或冲点葛粉喝喝。内衣和袜子都是自己亲手洗,从不麻烦他人。斋堂事务完全放手厨师打理,每月还时常从有限的功德款中抽出一部分接济斋堂。”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就是故去的刘海峰老师的母亲!她告诉我:“来到庙里,吃喝睡比家里好多了,熟人都说我比家里年轻多了呢!”我微笑着点头,心里默默地祝福她。在斋堂里,我还遇到了章师娘,她穿着居士服也来寺里做义工,我便和她攀谈起来,她说:“我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来,有时庙里有大活动我也过来帮忙。对家边的庙,大家都应该有功德心,有时间、有能力都应该尽一片心,出一份力,你们队里的荷秀也常来这里做义工……”我听了,很是开心,这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啊,演法师父禅修净土、文化教育、信仰养老、慈善公益的宏愿一定能够实现!
太阳西斜,法堂经声与器乐齐鸣,演法师父正在做法事,我们一行不忍去惊扰,便不辞而别,心底似乎又很想说点什么,忽然看见墙上的一段话,说得太好了!我就以此来结束这篇游记吧: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善良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作者简介】
王孝亮,男,1971年出生,职业小学教师,爱好摄影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