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作家要尽情书写
文/魏增刚
作为一个优秀的作者,一定要热爱生活,相信生活的美好,相信人的善良和我们的社会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行。
要对生活敏感,要对文字敏感。真的,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升华我们的感情,提高我们的修养;而且从它优美的句子章法,可以欣赏到汉语言的独特的质感,就如我们学习英语的句子一样,英语的句子也十分优美。老祖先留下的汉语言是十分优秀的语言!当然作文,要从字词句开始,而且要从字词句严格的开始。为什么?因为一方面,符合标准的一般的普通的章法人们不会认为它是病句,这就是一个通用的符合;另外一个就是这样的组合是有气质的美的组合。所以,任何人不要人为地凌架于这种美之上,不要人为地破坏这种种章法,而应该对这种种章法有敬畏之心。
陈忠实说过,好衣架不住三次穿,好文章可以经得住多次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文章意境与文字魅力的完美结合。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本身会促使我们有迫切看下去的欲望,而且百看不厌,看了之后,一种美感油然而生。
作为作者一定要时时,特别在作文时要保持我们的心灵达到至美的境界。我们会说力透纸背,我说过,作者的思想是什么,文字会作为载体原封不动地把这思想封存于文字之中,然后读者读了文字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句子美,而且透过文字,可以读到作品反映的美的境界与思想。
我们把路遥的作品掩卷之后,就发现他的作品有一种特别的文学气质,这是一种文字与思想完美结合的气质。这气质是大气的,爽朗的,单纯的,唯美的,气势磅礴的,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而贾平凹和谷孙犁的一些散文,它如月光一样也是唯美的,但多了柔软与泪水,有小巧碧玉的柔美。这是两种不同的美。我们可以想到他们在创作时,把一切琐事放于一边,把屋内把桌子上下的东西摆放得十分整齐,桌面地面扫得一尘不染,把心灵升华,然后才开始创作的。
文学是人学。尽管搞文学是需要天赋的,但我们要相信,如果我们把自己封闭封闭再封闭,把感情升华升华再升华,让心灵纯洁纯洁再纯洁,还是可以创作出一些优秀的作品的。而许多的文学爱好者,由于没有抵挡住花花世界的诱惑,被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卷了起来,心底的真善美被这风卷走了,他们如何努力,也创作不出让人感动让人流泪的唯美的文学作品。环顾周围文友,面对着浩瀚的文学书籍,我们发现,真正优秀的能让我们心潮澎湃的让我们流泪的心软的,含有泪水与心血的文学作品少得可怜!我们的时代,呼唤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的普通劳动者,需要文学作品来滋润他们的心灵。
我们的生命无比的宝贵,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值得我们付出青春的时代!我说过,如果物质条件允许,可以把文学尽情地追求。因为文学可以记录我们的人生,可以升华我们与读者的感情,可以呼唤真善美的回归。
新时代的作家作者朋友,特别是中青年朋友,要不负时代,不负众望,不负韶华,弘扬正气,弘扬主旋律,创作出一篇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回报我们深爱着的祖国与人民,回报我们深情的土地与岁月!让我们把新时代尽情描绘,把无悔抛洒于这个蔚蓝色的星球,把无愧写进自己宝贵的生命吧!

渡人就是渡己
忽然间,便想到了父亲的去世来。父亲是1986年五月端午去世的,去世时才45岁。他的去世可能是早有准备的,因为在1986年春节时他和母亲领着我去村长家让我“拜”了干爸干妈,在去世前把亲朋好友欠他的钱列了单子交给了母亲,去世当日还刮了胡子洗了头穿上了新的中山装……。
当我在悲伤之后,我再次分析父亲去世的原因时就发现父亲的去世与他脑子有问题有关,更多的应该是他对生活对周围的人产生了失望,也就是说,他失望了别人之后,便失望了自己。
我于是想到我的周围来。比如,我想出一本诗歌散文集,征求让文友同学工友预购,他们绝大多数采取了沉默的态度,我找了几个老板几个作协,也是没有音讯;我于是又征求高中同学说一块儿向母校献爱心,把我的书向母校捐赠一些,他们也都沉默寡言着。
我们常常对别人失望着,继而便产生了对自己的失望来,然后就没有了生活的激情,然后便没有了理想,浑浑噩噩起来,最终“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当然,我们便会称赞一些文友,比如西安的牛虻老师,闫忠录老师,扶风的闰土老师,晚年出了书奉献了社会,把生命用文字作了记录,实现了生命的永恒存在。一些文友给碑林区图书馆捐了自己出的书,亮了相,出了彩,同样奉献了社会。
在看新闻时,看到我们的宇航员在夜里在太空舱俯视茫茫太空,看到银河系璀璨夺目,他说,那不是漂亮,那是太漂亮了!他随后说,群星不但自己发光而且互相照耀才光彩夺目的。
我们人类是万物之灵,但我们也要时时地向宇宙万物学习,比如我们要学习群星的互相照耀的精神。
我有时就想,为什么植物能生生不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因为植物总是在奉献着自己,完全地奉献着自己,这精神感动了造物主,造物主就让它们有了长久的生命。
我有时就感动着造物主对我们人类的偏爱,在造我们之时,就造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我们,使得我们没有如苍蝇一样,自始至终就只有与屎尿为伍。所以我就说,我们要珍惜自己是人,既然是人,就应该把“人”字写好。当然,我们把“人”字写好了,我们也就实现理想了,也就无悔了,也就如植物一样,生生不息,与天地共存了,也就如“水流原在海”,如“月落不离天”了。
拿现实生活来说,尽管人最终还是会永远告别这个星球,但人应该热爱生活,不要对生活和别人失望,其实,对生活对别人失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失望,要多做公益,学会渡人,其实,渡人就是在渡己,古人云:“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人也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奉献的人生才是积极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自己的生命因为有了奉献,便有了乐趣,有了活力和动力!
还是让我们把路遥的话再次抄录下来,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