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苏老师
文/魏增刚
秋天还是来了。在几场秋雨之后,天更高了,气更爽了,尽管周围的树木依旧葱绿,但环顾四周,发现夏的奔放与热烈已经远去,而秋的悲凉与萧瑟仿佛一夜之间便席卷而来。自然界,总是这么无情地在依照着春夏秋冬的次序循序渐进着,任何人也拿它没有办法,只有不断地告别着过去。
对于自然界是这样,对于人类社会也往往如此。我们的一项工作干得得心应手之际或者正和一个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之际,而此时,离别这样的词语便会紧处加楔而来。

还没有开学,孩子同学群的班主任苏老师发来消息说有新的班主任代替她的工作了,让家长们配合新班主任的工作。同学家长们恋恋不舍地写了告别感谢的话语,写了欢迎新老师的话语,我也不例外。当时,一看苏老师还在群中,后来孩子说苏老师退群了,我一看她果然退群了,也就是说,与苏老师分别了。
苏老师是山东人,中等身材,微胖,总是面带笑容,说话可亲。在西科中学给我的孩子带了初一初二的语文,两年四个学期,600多天的朝夕相处,竟然就在一刹那间结束了。
对于孩子们与她的相处,这里不能尽叙,只能择其一二。苏老师带孩子们去翠华山富平研过学,在翠华山富平县留下了他们相处的欢笑与脚印;苏老师带孩子们参加过军训;苏老师借了《红星闪耀中国》给过我孩子;收了孩子一部手机,孩子贪玩游戏,又收了另一部手机,在今年初二结束时都还给了孩子;苏老师让我的孩子担任了物理课代表;当我向苏老师诉说孩子成绩差懒惰时,她鼓励说孩子进步大,听话,勤快;记得开最后一次家长会时,她还流泪了,她同情孩子们的压力,担心每一个孩子的前途……

如今往后,孩子们的早读,课堂,课间,放学时,休息时,在就餐餐厅……再也见不到往日可亲的苏老师了;开运动会,演讲赛,歌咏比赛……这些欢庆的场所,又去哪里找她?放学路上少了她的叮咛,同学群中没有了她的声音与文字,作业本上少了她的评语,奖状荣誉证书抄行评语表扬信笺上没有了她的鼓励……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一个孩子不断长大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他不断地告别着过去的过程。上了幼儿园,告别了幼儿园;上了小学,告别了小学;当了中学,要告别中学。这期间,就告别了母亲的怀抱,幼儿园的阿姨们,小学初中的老师们。无论过去相处得多么难分难舍,终于还是会残忍地告别。

我们便用影像用文字用物件用记忆来记录友谊,记录曾经相处的点点滴滴与美好时光,记录着当时的太阳,月亮,星星,花朵,草木,土地,流水……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然而,一切的一切还是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中与我们渐行渐远……
这是我们作为人的无能为力!我们应该视之为正常,不是古人也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古难全”吗?

我们要做的,就是且行且珍惜,然后投入到忘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不负众望不负韶华,应该记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与苏老师在这个多雨的季节告别了!希望苏老师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一路顺风!并希望孩子们记得苏老师的陪伴,然后,快乐地生活学习着,不断地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