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我的文章
文/魏增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烦恼。像许多六十余岁的人,他们都有耐心,在老家种个菜什么的。说实话,我尽管在老家盖了房,也可能以后在老家呆不了一天。为什么?因为一回到老家,思想马上就又飞到了别处。说务菜,那真是骗人呢,也许饭都不做,去别人家吃现成的或者去镇上买的吃。
于是便想到了我的文章。说实话,看了我的许多文章,我自己都说不出它们的好坏来。当然有好的也有差的,当然更多的作品是属于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直来直去药到病除的那种。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烦恼,闰土有他现实的烦恼,“鲁迅”有他无以名状的烦恼,这烦恼我们不能说出谁的大谁的小,闰土是看不到远方生活的希望,“鲁迅”是已经看到了远方,但是也没有什么希望。但闰土对于生活却十分消极,而鲁迅在失望着,却一直地探索着奋争着解决着这些烦恼,犹如在漫漫长夜中不断地摸索向前一样,其实,这摸索向前,本身就是积极的,就是价值,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说文学作品一是为了愉悦人的心灵,再就是解决人思想的困惑去了,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不要总是嘲笑作家没有出息,古人云,师不必贤于弟子,路遥一生也没有发财,但许多读者读了他的书后却发大财了。
我的作品有审美的,但更多的是在指点迷津,尽管可能常常少不了以毒攻毒。
我曾经说过,我是一个普通作家,其实可能连一个普通作家也够不上,充其量只是一个普通作者而已。
因此,我的作品十分的普通。没有生僻字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高深的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魏增刚,男,47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