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遐方怨-基廷怒斥莫里森
——糊涂随美反华令澳洲深陷泥坑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
9月4日光明网综合澳洲媒体消息,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9月3日在《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上以此为题发表专栏文章,严厉批评澳现政府:“莫里森政府为取悦美国而挑衅中国”,将对华关系带入“死胡同”。基廷认为,澳现政府对中国进行了不必要的挑衅,强调应认识到中国既没有攻击别国或强迫别国建立军事同盟,也不寻求输出普世性的意识形态,更没有施加核威胁。

基廷说,中国唯一的“原罪”就是它已经成为“和美国一样强大的国家”,并有实力“变得比美国更强大”。这对总以“胜利者”姿态自居的美国来说是“不可原谅的罪过”。基廷感叹,这种想法已然蔓延到部分对美国“阿谀奉承、卑躬屈膝”的澳大利亚人身上:“中国怎么敢在经济上超越美国。”

尽管澳大利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从二战以后,澳大利亚一直紧跟美国的步伐,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都不断“美国化”,在外交战略上更是“唯美国马首是瞻”。基廷分析称,澳大利亚有(与美国类似的)想法首先是因为“被中国的崛起吓到”。中国的现状和体量完全不在美国的“剧本”中,中国的成功更是对美国“优越性”和“天选之地”的一种“冒犯”。基廷批评莫里森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无能”与“对美国的极力奉承”,实际上把澳大利亚带入与中国的“冷战”中。

基廷指出,澳大利亚与中国没有任何领土争端,两国间的距离远到乘飞机都需要12个小时航程。然而,澳大利亚驻美大使西诺迪诺斯竟然在9月1日发表声明,宣称“中国在太平洋的胁迫是比‘9·11’更严重的威胁”。澳国防部长达顿宣称澳大利亚有能力保卫其水域安全。基廷认为这些都是缺乏理性的糊涂认知,他嘲笑达顿的言论是“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暗示中国可能是一个军事侵略者”。

基廷说,莫里森政府正“不必要且不负责任地推动澳大利亚与中国进行正面对抗”,背后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华盛顿把其当成“讨人喜欢”的助手。基廷感慨道,澳大利亚曾经相对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已经被莫里森政府“从属于另一个国家”的政策所取代。

基廷曾于1991年至1996年担任澳大利亚总理。作为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拥护者,他多次站在澳大利亚本国利益的基础上,批驳澳大利亚政客与媒体煽动“中国威胁论”和“反华思维”的错误行径。2019年他参加《澳大利亚人报》主办的“战略论坛”活动时,曾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注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和亚洲的主导者,世界各国迟早要面对这一现实。同时,他反驳西方所谓“中国的技术成就完全靠盗窃西方”的错误观点,认为中国的现代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立足本国发展的。基廷还认为美国的“脱钩战术”很难奏效。

笔者认为,阿富汗的悲剧,让世人看清了美国对于“盟友”的自私;菅义伟近乎成为日本又一个“一年游首相”,让“盟友”看清糊涂甘当美霸奴仆的下场。现在澳大利亚原总理基廷对现任总理莫里森的怒斥,不失为一剂“苦口的良药”。莫里森悬崖勒王未迟!特赋《遐方怨》为评为纪。
楼自拆,
莽需停。
从美糊涂,
梦残酸果秋夜惊。
澳洲仇华坠深坑。
险崖当勒马,
听基廷。
——2021年9月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