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凌

五点半了,一阵闹铃声把我从睡梦中叫醒。今天我起了个早,想到社保局跟前的菜市批发点菜做点泡菜,在冬天时食用,又经济又实惠。
满以为我起得早,其实到菜市场时早已是人声鼎沸,生意兴隆。只看见菜贩子穿着黄大衣,带着黄帽子,嘴里冒着热气,不停在过秤。嘴里算的钱数可准了,我试着在地上算,没等我算出来,菜贩子早把钱数告诉我了,这就是长期的实践得出的经验。不服不行啊,我饶有兴趣地和他聊起来...... 菜贩子姓张,家住涧南村四组,今年四十八岁,忙里偷闲和我聊起来说;“我初中没上完就不念书了,跟上几个伙计去了南方打工,混了八年,钱挣得不少,吃美啦,玩美啦,可就是没落下钱。
眼看自己到了而立之年,该成家立业了,父母一天天老去,一咬牙回到家乡。开始推车子转村子卖菜,一天挣三十来块钱,光能够吃。一看这不行,就贷款买了个三轮车转村子卖菜,一天能挣个七八十块钱,还给自己找了个对象,结婚后一起卖菜。卖了几年菜,把家里的老屋扒了重新盖了一下,手里就没剩几个钱了。又贷款在市场弄了个批发店,专门批发菜。那叫一个辛苦呀,每天凌晨一点多就得起床,两点多客就来买菜。一直忙到早上九点算完事了。吃点饭睡一觉,下午五点又开始第二天的生意....... 今年菜价太大,早上批发菜的人特多。

家里有个婚丧嫁娶的事,批发点菜能省去不少钱咧。大青菜零卖一块钱三把,批发二毛钱一斤,一斤可绑十把菜,你算算,要省多少钱呀?青辣子四毛钱一斤,零卖两块钱一斤......我们家一年不买菜,光剩的烂菜都吃不了。好菜不敢吃,还想变几个钱。这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光想自己赶时髦吃好穿好玩好,家里其他人咋办?” 我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我是来买菜的。 我长出一口气,不禁感叹着:哦,一语叫醒梦中人,原本看起来浑身上下肮里肮脏的卖菜人,竟能讲出这么多大道理,我无语了。

从那以后,我就每天起个早,上早市批发菜,去一次可以吃几天,还能听卖菜人讲家长里短事,陶冶情操,真的实惠。你不妨也别睡懒觉,到早市转转,过日子嘛,实在就好。


作者简介
胡凌,原名胡凤英,陕西韩城人,2009年11月21日,编剧,导演,主演的电视短剧《后妈》获得首届西北电视大赛最佳女主角,同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司马故里的女人》和她的《梅花画册》,2014年入编《西部骄子》。2018年被聘为韩城市法院人民陪审员,被评为“自强励志韩城好人”受到政府嘉奖。现任韩城市农业科技服务协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