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编者按】:
郑毅先生诗词,构思新奇,立意优雅,风格秾丽,韵美辞工,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其虚实对仗,结构严谨。文笔之洒脱,感情之奔放,心境之辽阔,语言之流畅,不同凡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又逢周末时,还读郑公诗。
细嚼平凡字,欣然解渴饥!
——开卷有益
郑毅诗作欣赏(92)


七律. 听秋(之一)
八月廿八日
烟雨楼前幻景过,比随四月胜清和。
霜声潜下高天缓,风谷平摇老树多。
淡远勾闲浪秋水,疏离释圣响晨蛾。
待晴忖度听无厌,云满心头散是歌。
【注】:“疏离”,非人事疏远也,此乃借用孔子所倡“君子之交淡如水”之境界也。

七律. 听秋(之二)
八月廿九日
寻秋沉醉雀之音,风秀如轻吻我心。
活泛牵些灵动目,清虚认个好怀襟。
何讥天德无情定,岂起江声带雨任?
狂不敢诗听一唱,耳边翅拍是飞吟。
【注】:“天德”,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天德施...”句,此引用,乃反其命里有天德贵人星之人,会一生吉利、享荣华富贵之意。

七律. 听秋(之三)
八月卅日
阴久还晴日抹红,麓林试我踏山功。
步移樵地心敲木,阶接云潮迹扫空。
深径问村呼置酒,老墙着劲遏扶风。
秋音浮上群梢脆,也诉飞黃渐远中。
【注】:
“麓林”,铁山坪行经处。
“扶风”,疾风。出自《淮南子·览冥训》中“降扶风,杂冻雨” 句,高诱注:“扶风,疾风也”。

七律. 听秋(之四)
八月卅一日
一饱花间笑胜春,形骸痴梦不相闻。
虫儿已撵霜潜白,車笛回环队结殷。
料想水天叨雨句,衍生草木共晴氛。
秋声为织山颜色,勾动苍苍缀翠云。
【注】:“饱”,满足;出自《诗.大雅.既醉》中“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殷”,众,多;出自《诗·郑风·溱洧》中“士与女,殷其盈矣”句。

七律. 听秋(之五)
九月一日
行踪又发青幽处,自解聊寻然几许?
奔汛长流放浊身,藏雷不至临娇暑。
郊延广厦掩新畦,我要清风为旧侣。
盈耳松溪倚石时,抟山旋叶飞秋语。
【注】:秋期早晩凉爽,下午无酷热,虽眼见为实,却也耳听亦未虚,故咏。

七律·秋诉
九月二日
当秋心植美之花,衬景如春不惜车。
街过香枝拾流韵,光生霁气似添霞。
借风难上窥天月,走岸虚飞打浪沙。
闻说凉来遂新梦,灯窗谁数万千家?

七律. 敬咏志愿军第八批忠骸归国安葬于沈阳
九月三日
寂中棺椁一排排,更裹红旌上礼哀。
立国时拼新胆魄,还家后奠旧风雷。
魂焉盼久忠长叩,军亦祟初义已来。
剑出辽东披甲地,报恩花满在陵台。
【注】:“上礼”,最高之礼。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句。


言言若抵玑,好个郑公诗。
不厌萦回品,直教来者痴!
【作者简介】:
郑毅,大学专攻汉语言及古典文学。从事过工农军学商教政警等职业,长期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同时作为社会学者,曾连续参加中韩东亚文史学术交流、全国和省级海峡两岸文史学术交流并宣读诗词研究成果,连续为教育部中美交流项目中的美国高校教授访华团开办诗词讲座等。
历经人生甘苦心路,重学养、重生活积累,包括长期囯内外行旅经验,创作大量诗词,极少投稿,诗词作品及理论研究也尚未整理出专著。担任市内外一批文化、经济团体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