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大柘聚星学校(大柘中心小学)红色故事概述
姚远东撰文
黉宫百载历沧桑,
红色聚星马列彰。
颂寿当年曾抗日,
玉堂入党志轩昂。
周桢筹备超光社,
发起英才建武装。
播下燎原烽火种,
平阳解放树勋章。
(李颂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受上级梅县梅西党支部泒聚星学校的从事秘密活动的中共党员。陈周桢是聚星学校校长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爱国教育家,先后六位中共党员在聚星学校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宣传抗日和发展党员秘密活动。其中李发英以中共梅西支书发展本乡青年聚星学校老师陈玉堂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平远播下了革命火种,此时陈周桢校长率本乡七十多位青壮成立超光社,超光社是平远早期的抗日救亡的爱国组织。陈玉堂,陈玉湘等本乡青壮为骨干。陈玉堂担任梅平武工队队长期间,多次亲自指挥与白匪展开你死我活的战斗。其英雄事迹感天动地,可歌可泣。后根据党的指示决定梅兴平武工队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梅兴平蕉边粤东支队独立第四大队,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平远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解放后陈玉堂任命为平远县首届人民民主政府县长,军管会副主任。)注:参考《平远解放战争史料集》、《平远陈氏族谱》、《中共平远党史》、《中共梅县党史》《红色烽火》、《红色梅西》、《人文超竹》等书籍。


红色聚星学校(现广东梅州平远大柘中心小学)113周年记
五律 姚远东
百载黉宫长,
男儿当自强。
前贤传警句,
学子诵华章。
岁岁李桃茂,
年年菊桂香。
搜寻忆旧梦,
红史永流芳。
注:本文得到北京王信豪少将、副军级干部、军旅诗人斧正。在此深表谢意!

陈平同志革命事迹简介
大柘中心小学校史室
陈平同志出生于1935年6月15日,少年时期参加革命工作,是我县离休干部。
他出身在贫苦家庭,一周岁时其父亲便出南洋(印尼)谋生,留下母亲,无田无地,生活极度贫困,全靠母亲挑担为生。9岁入读超竹雨化学校,12岁转读超竹聚星学校,在校表现优秀,深受教务主任李颂寿及李发英,陈玉堂,陈凤云等老师的关爱和赞赏,在老师的教育下初步懂得了什么是革命和人生命运的认识。13岁时聚星学校地下党的老师传送纸条(实质上是抗日救亡情报),15岁离开聚星学校,正式参加了地下党组织,成为红色的小鬼交通员,在白色恐怖的时期地下党组织利用小孩子的身份,不容易被人注意密秘地为地下党组织送达情报,他冒着随时被杀头枪毙的危险,经常冒着饥饿严寒深入荒山野岭,勇敢机智地完成了地下党组织交付的各项艰巨光荣的使命。解放后,在平远县人民民主政府任职通信员,负责看守县政府办公厅唯一的老式挂壁电话和传送机密文件工作,解放初期,我国百废待兴,生活艰难,官兵一致,一日两餐,朝八夜四,穿的列宁装和翻毛皮鞋,每月发5元南方券的供给制生活。在1951年县文教科长罗亨奉县长陈玉堂之命叫他回校读完高小。由于平蕉合县,多种复杂原因无法复工。1953年户籍迀入梅县,在梅西结婚生儿育女,那时参加当地土地改革,担任土地登记统计员,合作化,高级社至人民公社,做过民办老师和农村电影放映员等一系列社会宣传教育活动。1960年依照当年国务院关于安排归侨,侨眷参加适当工作的有关文件,户籍迁回梅县地区平远县石正公社陶瓷厂任总务。1963年加强农业第一线下放回家乡务农。在文革期间遭受不公平待遇,受尽迫害。文革结束后始获新生,受聘平远县侨联,深入到乡镇调查全县港,澳,台及海外华侨等一系列原始材料的工作。80年代落实干部政策,恢复了国家干部待遇,正式调到平远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工作。由于工作勤奋,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先后获得广东省侨联和中华全国侨联的多项荣誉。离休后,尤其近几年在超竹家乡亲自为群众办实事、办成事、做好事。深受家乡群众赞扬,同时,多次为侨居印尼的华侨后裔回乡寻根提供帮助,为他们达到亲人团聚的宿愿,在联络侨情方面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正是:夕阳红似火。2019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荣耀纪念勋章。赋诗赞曰:
追求革命少年郎,
情报送达勇担当。
一片丹心明月鉴,
人民政府授勋章。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6周年
姚远东
九州凄雨历沧桑,
倭寇侵华气焰狂。
血染三江施暴虐,
腥传四海罪昭彰。
铁军精武斩魔鬼,
长剑寒锋御虎狼。
国恨家仇千载痛,
雄师百万举钢枪。

作者简介
生于1966年5月。任职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大柘中心小学,毕业于广东省嘉应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自幼热爱诗词。系广东省梅州市诗词学会会员,梅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等。曾在全国报刊杂志及高端平台发表学科论文、短小说、通讯、杂文、诗词歌赋一千多篇,获国家、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奖励多次。现为中国诗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孔子诗歌协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