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蝉鸣声中白露来
唐元龙/文

“知了,知了!”伴着夏秋之交的火热和梧桐树高端的优势,这持久、高亢而激越的歌声,时而形 成合奏,时而又变成独唱,歌声传得很远,很远……
这便是笔者儿时在马桑溪古镇每年都要经历的一幕。偶有半大小子爬上树去,将歌者捉将下来,它仍鸣叫不止。于是小子便喊叫起来:“知了,知了,你知道什么了?”有旳成人也参和进来:“我们都听厌烦了,你还不累吗?”
是的,它不累。因为这是它一生的任务,也是它发出的爱情呼唤。
后来才知道,这歌者叫蝉,古镇的人习惯叫它知了。它是一种昆虫,大小如拇指,每年白露时节生活在高大的树丛中,靠吸食树汁的营养生存。其存活期,短的只有三天,长的也不过六、七十天。它在这短短的时间内,需要做些什么呢?呼唤情侣,交配产卵,延续后代,这就是他光荣的任务。诸君知道否?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它需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以中国寿命最长的七龄蝉来说吧。从一枚卵发育成幼虫,然后钻入土中,靠吸食树根的液汁维持生命,要在地下蛰伏2000多个日日夜夜,不管是酷热的“三伏”

或是严寒的“三九”,既不能钻出地面放风,也不能溜到异地避暑。直到即将羽化,才能爬出地面,攀援上树,选择恰当的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蜕去整整穿了七年的衣服(这就是蝉蜕,——一味很好旳中药),并生出翅膀,完善腹腔功能,接下来便是一心一意地呼唤情侣。
这世上的昆虫也是奇奇怪怪,与蝉几乎同一季节出现的萤火虫,每到夜晚,雄虫的腹部就会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亮,并在野外的庄稼地或草丛间飞来飞去,其目的是为雌虫引路。而蝉对女友发出的邀请信悉,则是歌声。许多人都问过同一个问题,蝉一天唱歌不止,它不累死呀?!其实,在蝉的腹部有个类似于音箱的构造,随着鸣肌不间断地快速地伸缩,发出声音,再通过音箱放大,就能传出特别响亮而激越的声响。所以蝉能持续不断地发声。不过,能发声的只是雄蝉,它的发声就是情歌;雌蝉虽不发声,但在腹部的同一位置有一个接收器。据专家考证,雌蝉在方圆1000米范围内,都能收到雄蝉的邀请,然后循声赴约。两者相见后,很快便发展为新郎新娘,并请树娘为媒,金风为证,举行婚礼。接着新郎便乘着火热的情怀,将毕生的委曲与抱负一古恼儿倾泻给自己旳新婚妻子,然后,带着骄傲与满足的神情,撒手坠入幸福旳深渊;而新婚的妻子则根据丈夫的遗嘱,精心选择几处合适的枝条,分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把夫妻俩的唯一寄托一一数百枚受精卵排放出去。之后,妻子便带着如释重负的放松心情,不吃不喝,数日后便追随丈夫而去。
所以说,蝉,可以承受生命之重一一若干年的负重、等待与期冀;蝉,却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一一几天或几十天的鲜活、快乐与激情。一句话,蝉的爱情何其伟大,又何其悲壮。
在此,笔者要奉劝那些抱怨蝉鸣的同胞,多听一听吧,这是世上最真执的爱情宣言,也是最动听的新婚进行曲,让我们为一双胸怀绝世真情的恋人祝福吧。

也有人说,蝉鸣是为了迎接白露节气的到来,这也不假。白露是每年公历9月7至9日太阳到达黄经160度的时候出现的,2021年的白露交节时刻为9月7日17:52:46(农历八月初一)。这是一个反映自然界导至气温变化的节令。这时的气候特征是,基本结束了夏天的闷热感,天气渐渐变凉,早晨会有露珠生成,所以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于金,金色白,用白来形容秋露。故《礼记》中说:“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就是这个道理。
但白露时节也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段,所以人们一定要适应其变他,特别不能贪凉。俗话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处暑依旧热,每天仍应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体了。什么趋短裙、露脐装要暂时收藏起来了。特别是有上呼吸道疾病的人,更要预防感冒。这里笔者有个切身体会,我是一个几十年的老慢支炎兼哮喘患者,曾多次住院。2019年去社区医院注射一剂流感疫苗,2020年又加注了肺炎疫苗,结果这两年就未发病。当然,还要特别注重日常自身护理,愿与读者中的此类病患者共勉。
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有些花也更加娇艷了,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鸡冠花、雁来红。尤其是桂花开得芳香四溢。在我居住的小区花园里,就有十几棵桂花树,正是农历八月开花。这些花形小如栗,却香味宜人。一枝枝,一丛丛淡黄色的花,点缀在深绿色的桂叶间,观其色,闻其香,赏其形,真让人不忍离去。怪不得古代诗人有写不完的桂花诗。例如北周一位诗人写道:
一枝犹桂馥,
十步有兰香。

李清照赞颂桂花到了无收复加的地步,声称: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而白居易则把桂花捧上了天,他在《山中桂》诗中说:
遥知天上桂花孤,
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天地,
何不中央种两株。
去年我游走桂花丛中,也写了两首新诗。
其一
我们小区的桂花
聚丰花园的桂花,
依傍着清清的池塘。
云竹与她为伴,
玉兰也投来羡幕的
目光。
聚丰园的桂花,
邀来秋风打赏。
花树只有一个心愿,
请把芬芳带进每一扇
画窗。
聚丰园的桂花,
为何总有几枝含苞
未放?
老桂悄悄告诉我:
是要留给今夜的
吴刚。
桂花树下随想
风一程,雨一程,
打造出满树旳星星。
太阳为她添彩,
巧绘出无数会笑的
眼睛。
花一季,树一轮,
苦等着八月的光阴。
待到嫦娥起舞,
好把香气铺满朗朗
亁坤。
说到花,就联想到花粉,如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请谨慎赏之。笔者就是典型旳过敏者,但幸好只对春花过敏,故可放心地近观久赏桂花矣。
回顾中国的24节气,大多有祭祀的成分,或祭天,或祭地,或祭日,或祭月,或祭神鬼,或祭先人。这也因时因地而宜。那么白露又是祭拜的谁呢?答日:水路菩薩大禹王。

大禹率众治水13年,开九州,通九道,输九泽,度九山,最后来到震泽,就是现在的太湖,发现太湖闹水患,全系湖中水怪作祟。于是大禹令在湖中央的孤岛(即今苏州吴中区金庭镇西山鸟)上修一庙,镇其水妖。后人们就将此庙叫作禹王庙。数千年来或修缮或重建,成了中国最正宗的禹王庙。
每到白露时节,秋水横溢,鱼蟹生膘,为了在随后的秋冬季节的捕鱼作业中有个好收成,渔民们纷纷于白露节来此祭拜他们心中的水路菩薩。开初只是太湖沿岸渔民,后来连苏南、浙北、上海的渔民也加入进来。据清代史料记载,禹王香期一般为七天,前三天祭拜,后三天酬神,最后一天送神。各地渔民还要在庙前布置香棚,并献上本地的特产,虔诚祭祀。一时间这个孤岛成了盛大的庙会。有卖香烛等贡品的,也有卖各地农付产品的,还有卖生产工具和纺织品的……其景况可用“千帆云集,商船罗列”来形容。直到1958年因大炼钢铁,此庙被拆毁。1990年代中期,渔民们又重新在此举行祭拜活动,让这一习俗得以延续至今。

一般来讲,这祭祀活动分两种,一种就是象太湖禹王庙的朝拜形式,另一种则是将先人的功绩与成果著述成文,以传之后代。例如,笔者曾根据重庆老作家姚益强提供的资料写成的文章《中国最早的诗歌诞生在南岸塗山》,这也与大禹有关。原来大禹婚后三日便外出治水,长年在外,令妻子十分挂念。常常走出塗山,沿长江南岸前行,站在一块巨石(即呼归石)上翘首以待。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就自然而然地自编自唱了一首歌,歌词只有四个字“候人兮猗!”“候”是等待的意思,“人”是指大禹,“兮”和“猗”是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汉的“啊”、“呀”或“哟”,翻译成现代口语就是“等待着你呀,我的夫君哟!”每当塗山氏女唱起这首歌时,就感心情舒唱,就感到有了希望。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流传开了。连《吕氏春秋.音初》篇也有记载:“禹行功,见塗山之女,禹未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塗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 ”。后人评价说,这是古老华夏民族第一首爱情诗,也是中国最早的民歌,连大名鼎鼎的闻一多也称它为“中国音乐的萌芽,孕而未化的语言。”
2021年8月3日
完稿于重庆南坪


【作者简介】:
唐元龙,笔名荒田,男,汉族,1941年生,中共党员,原重庆市龙门浩职业高中常务副校长,现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重庆市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