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们只为共产主义真
——重温优秀影片《红色娘子军》
文/刘玉伟
近日,我又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为建党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播而播放的老电影《红色娘子军》。这部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0年拍摄,1961年在全国上映的经典影片,再一次感染和教育了我。我又一次看完这部电影后,真的要为编导和主演们点赞!他们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他们在我们的心里永远都是最棒的!
《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是由梁信编剧,谢晋导演,祝希娟、王心刚和陈强等人联袂主演的彩色故事片。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岛上的大恶霸南霸天家里的丫头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故事。影片也真实的反映了,海南岛红色娘子军在战火中成长壮大的经历。
我至今都记得,1961年《红色娘子军》上映的时候,我还是西安市东四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校组织我们排着队伍,去位于西一路上的解放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学校的音乐老师还教会我们演唱电影主题歌:《娘子军连歌》。那时候“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的歌声,整天都响彻在我们的校园里。
弹指一挥间,六十年过去了,当年还是少年的我已经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今天重温这部经典电影,心情还是那么的激动,还是会沉浸在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之中。从吴琼花被打,被推入水牢,到她被装扮成“华侨富商”的洪常青带走,到她被洪常青解开绳索,洪常青还给了她四个银毫子,让她到椰林寨的红石乡去找红色娘子军。当吴琼花眼含热泪看着那四个银毫子时,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她的父亲就因为打了南霸天家的狗,就被南霸天活活打死了。她也成了南霸天家的奴隶,整天挨打受气,过着地狱一样的生活。洪常青不仅仅救了她,还给她指出了一条翻身得解放的道路。
吴琼花路过红莲家,她饿的啃着生地瓜吃,喝着屋檐上滴下来的雨水。当她看到红莲十岁就来做童养媳妇,却陪着一个木头人的“丈夫”睡了整整十年的遭遇后,两个苦命的女人就决定一起去参加娘子军。
娘子军连连长问吴琼花为什么要当娘子军时,她扯开领口露出身上的道道鞭痕。她咬牙切齿地说:“就为这个!造反!报仇!杀那些个当官的,吃人的大肚子!扒他们的狗皮!”这也是她第一次执行任务,当见到南霸天时,就不顾一切地朝南霸天开枪。
洪常青事后对吴琼花说:“你以为就你一个人有怨仇吗?哪一个无产者不是眼泪泡着血。要都是个人乱闯能行吗?你是一个革命战士!”她在洪常青的开导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懂得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道理。
吴琼花又一次执行任务时,面对南霸天家被打的姐妹们的哭喊声,她强忍着愤怒没有露出一点声色。在追击南霸天的时候她受伤了,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老军医为她取出了身上的子弹。老军医感动地对洪常青说:“没有麻药,她居然挺住了,这阿妹真坚强。”洪常青问她感觉怎么样时,她眼含热泪说:“没什么,这比挨地主的鞭子好受多了。”
洪常青带领部分娘子军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留守在战场上的几个娘子军战士都牺牲了,洪常青也因受伤昏迷而被敌人抓住。南霸天劝他投降自首,他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为了主义真,杀死洪常青,还有后来人。”他大义凛然地走到榕树下,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义。
吴琼花在山上亲眼目睹了,洪常青壮烈牺牲的场景,她眼含热泪拿着洪常青埋在战场上的公文包,决心继承烈士的遗志,带领红色娘子军和南霸天斗争到底。最后她带领娘子军配合红军主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亲手打死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最后,吴琼花成为娘子军二连的党代表,在娘子军的红旗下走向更大的胜利。这时《娘子军连歌》再一次响起:“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共产主义真,党是领路人,奴隶得翻身,奴隶得翻身。”
在《红色娘子军》的电影里,吴琼花的扮演者祝希娟,洪常青的扮演者王心刚和南霸天的扮演者陈强等老师都是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他们三个也都是1962年国家评选出的22大电影明星。祝希娟那愤怒的眼神,王心刚那坚毅的表情,陈强那坏到骨头里的奸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红莲的扮演者向梅,小庞的扮演者牛犇,阿贵的扮演者铁牛,红军师长的扮演者金乃华等老师也都不愧是老一代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他们在影片中恰到好处的表演,也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因此,在1962年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评选中,《红色娘子军》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导演四项大奖。
祝希娟老师后来回忆时说过,他们为了拍好这部影片,光是导演和演员就先后三次来到海南岛体验生活,历时将近一年的时间。如今又有哪一部电影能做到这些?任何艺术都来自生活,都来自人民,这就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
电影《红色娘子军》虽然说拍摄于六十年前,那色彩虽然说比不上今天的彩色影片,但依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那极富南国热带风情的风光,那挺拔的椰子树下,英姿飒爽的娘子军女战士正在训练的画面;美丽的万泉河边,姑娘们恢复了女儿的天性,彼此嘻笑打闹的画面;还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娘子军战士拿起武器和敌人进行着殊死战斗的画面,也都让我久久难忘,记忆犹新。

根据这部电影改编的舞剧和京剧,也都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已成为人们心中难以丢舍的经典作品。我从小就是个电影迷,也喜欢唱歌跳舞。因此,我对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更是百看不厌。我不但在西安北大街上的五四剧院看过中国舞剧院(就是后来的中央巴蕾舞团)的《红色娘子军》,虽然说不是电影上的原班人马,但我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因为那是我在剧院门口等了好久才“钓”到的一张高价票,在1972年五块钱的票价足够我在职工食堂里吃上半个月的饭菜了。
我后来还在西安钟楼附近的人民剧院看过陕西省歌舞剧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也在铜川的工人文化宫看过铜川市歌舞剧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可以说几十年来,我对电影《红色娘子军》,不论是故事片还是舞剧片都情有独钟。就是现在,我也经常会在手机上看这两部电影,对这些经典的优秀电影,我真的是百看不厌!

刘玉伟,2021年9月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