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作者 李玉萍
今天是母亲走的第五个月,一百五十多个日日夜夜里,无人的夜晚,我无数次的哭泣,却再也看不到母亲勤劳、快乐、单薄的身影。无论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到母亲的一瞬,所有的一切在她慈爱的目光里,得到释然。
母亲分享着儿女的快乐,也分享儿女的痛苦,更多时承受儿女在生活中压力的宣泄,和对现实中种种的不满。她总是用她瘦弱的身躯,替儿女分担家务,分担忧愁,甚至分担钱财的欠缺。她自己一生简朴、勤劳,总是用自己赚的不多的工资养活儿女、父母、甚至不富裕的亲戚朋友。
母亲惦记每一位亲人,不管贫穷和富有,只要有求于她,她总是无怨无悔的去帮助他们。而且,事后总是唠叨她们家在落难时各位亲戚姊妹的帮助。正是因为母亲的善良、博爱,使我们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感受到一丝亲情和温暖。
母亲提起每一位对她有帮助的亲戚朋友,如数家珍。她总是看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而对于伤害她的人,总是一笑而过。她用她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善良、勤劳、简朴是人一生中最可宝贵的品质。
母亲无疑是聪明的,她幼年时家境富裕,但她的祖父仍在她五岁时,让她学会纺花、拾柴火,使她从小就养成勤劳的习惯。少年求学时,聪明好学、要求上进,在她那个年代是村里为数不多在城市求学的知识青年。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母亲在家乡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母亲于无奈中带着年过六旬的外公外婆,投奔远在新疆的二舅。
母亲年轻时,浓眉大眼、皮肤白皙,眉宇间透着逼人的英气。母亲为人正直善良,她把对生活的热爱倾注于职业里。母亲为人师表,一言一行对儿女影响很深。年轻时,父亲工作繁忙,常年在连队蹲点、破案,母亲无怨无悔承担家庭的重担,三个幼小的儿女,还有年迈多病的外婆,老家的爷爷、小叔、小姑,印象里母亲瘦弱的身体里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上班时,她衣着干净整洁,一丝不苟,我曾偷偷看过母亲写的教案,字里行间透着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聪明 、睿智。
生活中,母亲麻利干脆,干什么从不拖泥带水。她还总是用不多的业余时间,给我们做衣服、绣花、织毛衣,给有求于她的朋友剪喜字,剪花边。母亲课讲的好,对她的学生也是爱意满满,小时候牵着母亲的衣襟走在街上,总遇着老大不小的哥哥姐姐,毕恭毕敬的和母亲打着招呼。这份骄傲一直留在我心底里,渴望长大成为母亲一样为人师表。母亲临走前的近一年,还有来自临省学生的看望。
母亲对来看望的每一位学生、朋友,热情友好,总是提前吩咐我们带人家去附近的景点游玩一遍。有时不顾年迈,身体不适,陪着客人尽兴而归。母亲会写诗,识简谱,称得上上得厅堂入得厨房。母亲做一手好饭菜,身体好时,会在家做一桌好菜,招待每一位来家的客人。母亲多才多艺、聪明善良、知书达理。母亲虽然离去,但对母亲的思念刻骨铭心。母亲,我爱您!愿您在天堂快乐、健康,再也没有病痛的折磨。(辛丑季夏)
作者简介:李玉萍,女,河南洛阳人。洛阳市洛神诗词学会会员。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