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容是成功的加速器
文 | 殷乾
当今世界,纷纭复杂。特朗普政府用制裁大棒挑起世界各国的纷争,而我们中国人却提倡包容,走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我们主张:包容是成功的加速器,它将引领我们走向美好明天。
不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具有包容的心才能各用其长。酸甜苦辣咸,各有各的品位。我们要怀着包容的心态,容许它们共存于同一菜肴中,才能百味纷呈。须知,酸菜鱼,辣白菜,猪肉粉条,糖醋排骨,各有所爱。如果我们抛弃包容之心,有时缺酸,有时缺辣,有时缺甜,那么我们烹调的菜肴就一定不会丰富多彩,一定会令许多人失望。一个有本事的厨师,一定是个能兼容并蓄的厨师。他们能烹调出很多不同风格的菜肴,受到各种群体的欢迎。
同理,在建设我们祖国美好明天的时候,我们也要包容不同人的不足,才能发挥好大家的特长和作用。地里种粮食的农民,学校里讲课的教师,工厂里干活的工人,研究所里搞科研的专家……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固然,农民没有教师那么高的文化程度,技术也不如工人熟练,也难搞出什么科研成果。可是,如果我们仅仅因为苛求农民要有熟练的工业技术、硬核的科研成果而不得,就把农民抛弃在建设大潮之外,全国人民就得饿肚子。可见,对各人的不足有包容之心,才能使我们的事业稳步向前。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我们只有包容各国的差异,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就体现了对各国之间差异的包容。几十年来,中国人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与世界上各种政体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不同的国家都可以进行融洽的交流和密切的合作。反观某些大国不能容许与自己不同的存在,一味地企图通过武装打击和经贸制裁逼迫其它国家或变更政体,或改变宗教信仰,还装模作样地打着“人权”、“自由”的旗号。如此行事,一点点不同的方面都容纳不下,又怎么可能维护和平,更不用谈促进发展了。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当牢记“有容乃大”的祖训,对身边的物、事、人怀有包容的心态,而不能找这样或那样的歪理,歧视这样或那样的人、物或国家、民族。只有怀着包容的胸襟,才有可能收获别人的欢迎和支持,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怀有一颗包容的心。这样,我们就可以团结更多的人,凝聚更多的力量,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薛汉忠指导
注:该同学毕业于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