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毕业”了
文‖倪双民
我的故乡在商洛,故乡山清水秀风光美,鸟语花香惹人醉。美中不足的是每到夏季,降雨量充沛多发水患,容易引发灾难。家乡的人民曾经经历过去年“8·6”水灾的洗礼,今年又经受了“7·22”水灾的冲击,在灾难面前党和政府积极应对,及时转移撤离安置受灾群众,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共同面对,齐心协力战灾害,奋发进取建家园。
“7·22”水灾发生后,在麻坪镇峪口村避险安置点就安置了近300名受灾群众。时值暑假,大人们要参加一些灾后重建工作,安置点里的孩子无人管护,只能胡追乱跑相互打闹,既存在安全隐患又不便于管理。为此党委政府积极倡导,中心小学党支部具体安排在安置点设立了临时教学点。由我和马荣两人共同担负起三四十名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管理任务。
这里的孩子来自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不同年级,年龄差距较大,家庭状况和性格特点有明显差异,管理起来自然不易,教学活动也较难组织。为了抚平水灾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阴影,我们先对孩子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使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从而产生敬畏生命珍视生命的情感。面对灾难来临时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爱心人士的无偿捐助,教育孩子们知恩感恩,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能用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回报社会,将仁爱之心传递下去。与此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安全避险常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避险技能以保障自身安全。
每天清晨,清亮的哨音响起,孩子们就会排着队准时出操,步调虽不够整齐,气势也不够宏大,但孩子们的心情却是格外的舒畅,做完早操,孩子们尽情在院子里嬉戏玩耍。“进教室啦!”老师的一声呼唤孩子们就会快速走进教室,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开始上课。在音乐课上,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歌唱党和人民;在美术课上,孩子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美好的生活;在阅读课上,孩子们用高亢的语调颂扬社会正能量;在作文课上,孩子们对未来的生活进行了美妙的遐想,期盼着灾难早日过去,美好早点到来!
一个多月的临时“课堂”就要结束了,孩子们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和学问,首先心智成熟了许多,尽管面容依然天真稚嫩但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学会了包容、理解、忍让、同情和关爱。知道了生活中既有鲜花又有荆棘,有阳光也有乌云,有欢乐也有忧伤,学会了勇敢和坚强,理解了责任和担当!
抬头是夏,低头是秋。在这绵绵的秋雨中,我们的孩子“毕业”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们付出了许多,烈日下陪孩子们奔跑,秋雨中与孩子们嬉闹,欢笑中有甜,劳累中有酸,疲倦中有苦涩的味道。但离别时看着孩子们像摸像样的彼此祝愿,相互留言,尽情拥抱时,我们的内心倍感欣慰。愿这段清纯的记忆永远留在孩子们的心里,伴随着孩子们成长的脚步,勇敢的迈向前方!
今天“毕业”了!孩子们,再见!但不是在这里,在更加美好的地方!
作者简介:倪双民,陕西商洛山中一名普通教师,求真务实之人,崇尚修身向善,对教学艺术略有研究,闲暇之时,喜好玩味文字,偶有感悟成文。有文字在平台及报刊发表,愿向文友学习,以提高自己!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