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香山公园(3)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香山公园之三
我们昨天简要地回顾了香山的历史沿革,从中看到了香山厚重的历史文化。今天我们从现实的角度,进行一下阐述。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香山公园于1993年至今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景区,2002年被评为首批北京市精品公园。上述相关情况,我们在后续讲述中还要涉及。
那么,可能有朋友会问,香山源何而得名呢?换言之,其名称来源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

香山公园一角
我在徒步登顶香山海拔557米最高峰时,其顶部有一块巨大的乳峰石形状,“像香炉晨昏之际云雾缭绕,远远望去犹如炉中香烟袅袅上升”,据此,故名香炉山简称香山。
另据有关资料记载,古时香山曾是杏花山,每年春季杏花开放之时,这清香四溢,香气扑鼻,令人流连忘返。《帝京景物略》中有记载"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
谈及香山文化,不能不提及曾经在香山公园举行的第23届香山红叶文化节。此时正值中国共产党刚刚走过九十华诞。据介绍,此次活动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颇有影响力。
说到香山红叶这个话题,尽管我曾短时间的身临其境,但又无法支撑系列文章之所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不求甚解和孤陋寡闻,所以仍不得不查阅一些相关资料。据介绍,在30多种变色树种中以黄栌为代表的香山红叶,主要以红色为主,但每棵树甚至每片叶子由于气温、种植位置不同其所含的色素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会出现橙红、深红、紫红、艳红等多种红色。而元宝枫会出现两种变色,有的变成黄色,有的会变成红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勤政殿前的两棵元宝枫,每年都是一黄、一红两种变色。到了11月底的时候,虽然大部分红叶都落了,但这里的红叶仍然很美、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