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携程 书画同行——走进北京》之走进香山公园(2) 每天更新 转发有礼

走进香山公园之二
当我先后两次徒步登上香山顶峰香炉峰的时候,我颇为感慨,可以说大有意犹未尽之感。
登香山香炉峰也好,游览香山公园也好,这里的旅游服务设施齐全。上山可乘大型吊椅式游览索道,其全长1400米,落差431米。不仅如此,其松林餐厅、香山别墅又是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我虽只有短时间在此,但在这里散步,即可到达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向东数公里便是驰名中外的颐和园了。再往南还有八大处公园等。
如昨天所述,关于香山的历史,可以说源远流长,自晋代葛洪的丹井始就有记载。 这里我们根据相关史料的记录和介绍,不妨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将其展现在大家面前。

我在香山顶峰
早在金代之时,金世宗、章宗两朝皇帝就营建了香山,并为其营建的寺庙赐名"大永安寺",章宗帝还先后七次到香山游幸,并留下梦感泉等多处遗迹。
时间到了元代,也就是皇庆元年1312年,仁宗帝赐钞万锭重修香山大永安寺,并更名为“甘露寺”。文宗至顺二年,也就是1331年,耶律楚材的后裔耶律阿勒弥创建了碧云庵。形成“香山八景、碧云十景。”
时间到了明代,英宗正统六年,即1441年,司礼太监范宏出资七十余万“捐赀市材命工重建殿堂、楼阁、廊庑、像设焕然一新,规制宏丽蔚为巨刹。事闻乃赐额永安禅寺。”
时间到了清代,乾隆帝在旧行宫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仅用九个月的时间就在香山建成了大大小小的园林八十余处,其中乾隆帝钦题并赋诗二十八处,成为明噪京城的二十八景,乾隆帝赐名"静宜园"。正如前所述,香山、静宜园占京西"三山五园"中一山一园。只是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将包括静宜园在内的三山五园内的大量珍物劫掠一空,建筑几乎全部被焚毁。1900年,八国联军再度劫掠一代名园,至此,这里瓦砾遍山,几近荒废,惨不忍睹,也可谓奇耻大辱。
后来到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香山的大部分风景区又被"达官贵人"、"军阀巨商"所占有,并且建为私人别墅等。
时间到了1925年的3月12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京逝世后,曾在香山碧云寺内停灵长达四年之久。移灵南京紫金山后在这里设孙中山的纪念堂和衣冠冢供人瞻仰。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时间到了1949年的3月25日,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毛泽东在双清别墅工作和居住,并在此指挥了著名的渡江战役,筹建了新中国,翻开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崭新的一页。
可喜可贺的是,1956年香山作为人民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现如今的香山公园“不仅有峰峦叠翠的千年名山、珍贵稀有的古树名木、清冽甘醇的自然泉水、闻名遐尔的漫山红叶更有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派生机。它们向人们倾诉着香山昨日沧桑的历史展示着香山生机勃勃的今天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