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作者/刘其强

处暑过后,暑气渐渐消退殆尽。凉风习习,秋意日浓,季节已经逐渐演变为秋天该有的样子。

预报中的一场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的秋雨又粉墨登场了。从8月30日下午6点左右,淅淅沥沥的雨丝开始光临鄃城。晚饭后因下雨无法外出,自己比平时上床休息早了些。依枕而卧,翻看着近期生活点滴,浏览一下时事要闻。耳畔不时传来窗外雨落平川、轻打树叶的“嘀嗒”声,一时之间,秋虫隐去了鸣响,静谧的秋夜除了绵绵的雨声什么也听不到了,时空好像已完全被这场不期而至的秋雨占据。伴随着细雨敲窗舒缓的乐章、在噼啪噼啪雨滴与梧桐叶的击打声中,慢慢地倦意来袭,自己不觉和衣而眠了。朦胧中,听到了风雨在窃窃私语,“风借雨势、雨助风威”,我们是风雨同舟的好兄弟,要一起为中华沃土行云布雨,为五谷丰登助一臂之力;看到干渴的大地露出了笑容,似乎在说“秋雨,真是及时雨,在我干渴难耐的时候你及时赶来了”;还看到整齐列阵即将成熟的玉米激动的手舞足蹈,好像在说“你的到来,使我为人类做更多的贡献有了可靠保障”;又看到田间劳作的老农笑了、嬉戏的儿童笑了,充满对丰收的喜悦和美好未来的憧憬;一会又似乎看到绵密的万千雨滴化作了花花绿绿的钞票,盛世中华人人丰衣足食、笑逐颜开,甚至连猖獗的新冠疫情也在这场秋雨中知难而退、无影无踪了。

一觉醒来,已是凌晨2点多钟,窗外悠扬的雨声仍未停止,在幽静的深夜中按着固有的节奏,不急不缓、不慌不忙,润物无声、给即将成熟的秋季作物及时补充着必须的水分。此时,已是万籁俱寂,在无边的暗夜中自己独自聆听着这久违的夜雨缠绵、感受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丝丝凉意。思绪翻滚,感叹大自然和天公造物的神奇;神游天外,遐想着风霜雪雨、日夜变幻的美妙。

这场雨持续时间之长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一直到早饭后,从头天傍晚开始的雨不但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一阵一阵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似在顽强的向人们诠释着什么是秋雨连绵、淫雨霏霏。忽然我冒出一个念头,何不到野外来个雨中观荷、近距离感受一下雨落平湖、浮萍承珠的别致呢!于是开车到了九龙口湿地,静坐车中,闭目倾听刷刷的落雨声和雨点与车顶的撞击声,享受着安然与闲适。偶尔远眺看到雨落湖中激起圈圈涟漪,碧波中满湖荷叶青翠欲滴,落满晶莹剔透的银珠,酷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一番韵味!旁边竟然还有两三顶红黄色钓者遮雨伞点缀,原来雨天也没有影响钓者临矶垂钓的兴致,想来也和我的想法差不多,是来感受雨中垂钓的别样乐趣吧!

雨还在下,一时半会也没有停的意思。我就想,同样是下雨,但夏天的雨和秋天的雨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夏天的雨往往来势凶猛,来的快去的也快,疾风暴雨居多;而秋天的雨则是平缓缠绵、绵绵不断,像极了饱经岁月洗礼的长者,成熟稳重、定力十足,踏着既定节拍、按着自己节奏,敲出秋的交响乐章,送走夏天的酷热,迎来舒爽的秋凉,收获硕果累累的金秋。

我喜欢春风的柔顺和美,喜欢夏雨的气势磅礴,更喜欢秋雨的缠绵悱恻。滴水穿石、以柔克刚,演绎着功到自然成的千古不灭的真理。这场秋雨过后,我们将挥别炎热,迎来爽秋。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场秋雨都是一个季节转换的分水岭。那么,这场持续连绵的秋雨更是一个分界线,预示着要走向深秋,收获成功,迈向春耕夏管之后的最高境界_成熟。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如此呢?

作者:刘其强

作者简介:刘其强,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人,公务员。平时喜爱文学,工作之余开始尝试诗词创作,作品散见于诗词选刊、夏津棉花地等刊物及部分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