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赏巨人稻
文/刘如春(广州市)

羊城晚报 近日一则痴迷眼球的
热辣辣社会新闻
惊艳 栽入了我喜出望外眸子里
2米高的巨人稻
在共和国 大西南蜀地重庆
一声长啼棒棒哒横空出世
炫耀众生 诧异尖叫
诱惑地球村子民竞相虔诚仰视
爆炸似的新闻 曼妙唤醒
德高望重水稻之父袁隆平魂灵
他那“禾下乘凉”的绚丽构想
终于美梦成真 成就聪明勤劳勇敢
黄帝子孙又一前无古人
耸立乾坤科技巔峰 高大上历史
哦,当下民富国强的华夏
悠悠五千年 与水稻携手生长
无穷智慧与力量
铿锵踏响璀璨中国梦 复兴大道上
愈战愈勇优雅聚集
即将火山般喷发气势磅礴人间奇迹
2021年8月31日


编辑网摘: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实现了2米高“巨型稻”在大足试种成功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
重庆市纪委监委网站
原标题: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实现了2米高“巨型稻”在大足试种成功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
来源:重庆日报

近日,15亩“巨型稻”在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达2米左右,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生为之奋斗的两个梦想,如今袁老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近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传来消息,今年在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的15亩“巨型稻”试种成功,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
在试验田,阵阵秋风夹杂着水稻的清香扑面而来,一簇簇绿油油的秧苗茁壮成长。放眼望去,犹如高粱一般的稻株粗壮挺拔,穂长粒多,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达2米左右。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副主任陈杨朴介绍,“巨型稻”株型高大,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其叶挺色深,光合效率高,平均有效分蘖达40个,单穗最高实粒数达到500粒左右,不仅抗病、抗倒伏能力强,而且耐淹涝、耐盐碱,还能为植株带来充分的营养,为水产、哺乳类动物遮阴避凉,提供最佳栖息场所。
据介绍,该中心计划明年在重庆继续扩大“巨型稻”种植面积,同时在稻田里发展“稻鱼共生”试验项目,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今年5月22日袁老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老离去已三月有余,但许多网友在看到“巨型稻”试种成功的消息后,仍纷纷表达出对袁老的怀念之情,“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袁爷爷,您的梦想成真了!”……
诗作者简介:
刘如春,男,跨界作家、记者,江西定南人,现居广州。中国散文学会与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和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科普创作“有突出贡献”者,广东省地质局原调研员及地质学会科普委主任。发表各类作品近千万字,出版散文、诗歌和科普、新闻、养生等图书19部。多次获奖。
